漢堡王的會員卡:新瓶豈能裝舊酒?

在移動互聯網的浪潮下,許多企業都在尋找與互聯網的銜接方式。有些企業不甘於被侷限在微信-淘寶-團購網的鐵三角中,希望做些更貼合自身需要的產品設計。這本身是值得鼓勵的探索,但傳統企業的互聯網尋路之旅並不一帆風順。

 

昨晚路過漢堡王,看到門前立着一個易拉寶,上面寫着綁定會員卡即可獲贈一隻火炬冰淇淋、享受8.5折的字樣,並附圖說明如何通過微信一步步添加會員卡。有多少優惠還在其次,推出的新玩法卻頗爲吸引人。於是,我就根據易拉寶上的指示,按步驟操作。

首先,掃描二維碼,自動添加名爲“漢堡王中國”的微信服務號,再點擊右下角廣深會員,跳轉另一個頁面。奇葩的是,還需要點擊“漢堡王南區”字樣,然後出現另一個二維碼,再長按識別圖片二維碼,添加關注“漢堡王南區微信號”。於是,這一步的操作實際上要讓用戶關注兩個微信服務號,一個是“漢堡王中國”,一個是“漢堡王南區”,這兩個服務號有什麼差別?爲什麼不在一個賬號內解決?用戶怎麼知道在什麼時候該用哪個帳號獲得什麼服務?在使用路徑上給用戶出選擇題,這是要挑戰下用戶的辨別能力。

搞定添加電子會員卡後,要求最低充值100元才能使用會員卡享受的折扣,果斷充了最低數額繼續玩。到店內排隊購餐,跟服務員說有電子會員卡,想試下線上支付。這是個很裝逼的說法,而服務員也明顯被這裝逼的態度嚇到了,一臉茫然。支支吾吾了一會兒,請了一個穿深紅色制服的女人過來,看起來她的資歷更深。然後,就開始奇葩無比的線上電子會員卡支付體驗了。

我首先被告知會員卡享受的8.5折,只針對於正價產品,超值套餐並不包括在內。我聽後懵了,自己在掃描二維碼時並沒有注意到有明顯的文字提示8.5折只針對正價產品,到了實際使用時纔跟我說折扣有限制範圍,有種被騙的感覺。其次,作爲追求性價比的屌絲一族,在漢堡王多數時候是選擇超值套餐(漢堡+薯條+可樂),而極少選擇正價的單品漢堡。這樣限定折扣的使用範圍,實際上是在保護自己的超值套餐零售價,8.5折優惠也就跟屌絲一族的關係不大,而更像是對正價產品的促銷。

那麼,爲何要對正價產品進行促銷呢?我選擇了一款正價區最便宜的鱈魚堡,原價17元,折後價14.5元。麥當勞也出過一款白芝麻雙層鱈魚堡套餐,一個漢堡搭一杯可樂,售價15元。漢堡王這款鱈魚堡即使打折扣,依然在性價比方面輸麥當勞。至於口感,當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但從客觀角度來說麥當勞是雙層鱈魚,漢堡王是單層鱈魚,而售價漢堡王還要高於麥當勞。客戶稍一比較,哪個更有吸引力,高下立見。

 

再說下支付方式,這個更讓人無語。微信、支付寶的二維碼掃碼支付已經很成熟了,我原本以爲這個具備充值功能的電子會員卡,可以通過微信的二維碼掃碼支付。哪知道服務員要我報下會員卡卡號,我又懵了,有幾個新開卡的用戶會記得自己的卡號?她大概感覺有些不對,又說報下自己的手機號碼就好了。接着,她在收銀機擦了一下一張綠色的卡,輸上我的手機號碼及所點的餐,打印出一張賬單要我簽字。報手機號碼這個行爲不像是微信支付的模式,更像是普通的會員卡,走到超市前面報下自己的手機號碼來積分或者扣積分卡;而在賬單簽字這個行爲更是詭異,我又不是刷銀行卡爲何要簽字呢?簽字這個行爲讓我區別於使用現金支付的客戶,同樣一張單爲何要區別對待呢?從用戶體驗上來說,這樣的設計讓人有些莫名其妙。

歸納一下在消費過程中我覺得存在的問題:

1)申請成爲會員卡要添加兩個微信公衆號,程序煩瑣,使用路徑不明確;

2)折扣範圍有保留,並且未用顯著字樣提醒,有耍小聰明欺騙消費者的嫌疑;

3)部分店員對於電子會員卡的操作不熟練,說明與該新舉措配套的服務管理沒跟上;

4)使用微信公衆號平臺,而支付模式退回到超市會員卡模式,新瓶裝舊酒。

從漢堡王的角度來說,可能會有這樣、那樣的理由來解釋這些問題。我只是從一個普通用戶的角度來講自己的體驗,爲什麼會這樣的問題並不在我的考慮範圍之內。況且,作爲一個經營者,你無法要求客戶從你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客戶體驗到的就是最爲真實的存在。

無論漢堡王曾經的歷史如何輝煌,對於客戶服務積累了多少跨區域、跨種族的經驗,在具體到任何一項關係到用戶體驗的新舉措時,都希望能夠慎之又慎,多從用戶的角度來考慮問題。


同系列文章:

麥當勞系列4:奇怪定價背後的心思 

麥當勞系列2:食品安全與標準化

麥當勞系列1:吃麥當勞,你會不會收拾盤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