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 PK 出租車:用戶體驗的背後是什麼?

出租車跟Uber的火拼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隨着Uber補貼力度的降低,很多人覺得出租車行業熬過了嚴冬,市場的天平開始向出租出行業回移了。市場上的宏觀數據統計不好掌握,我想從這周兩次乘坐出租車的經歷說起。

第一次的經歷是乘車從珠江新城到越秀,本來想通過Uber叫輛車的,剛好路邊停着一輛出租車,懶得掏出手機了,就直接上了出租車。前面的行駛還算順利,只是快到目的地時,發現司機並沒有走我們熟悉的路,而是兜了一個小圈轉到了目的地。雖然不算太大的問題,畢竟感覺被算計了。莫名其妙兜了遠路,連個解釋也沒有,錢雖然沒多幾塊,但在眼皮底下看着自己被宰,內心還是有種莫名的怒火。又能如何呢?顧客跟出租車司機的關係從“招手上車-付費下車”爲止,至於在車上發生了什麼其實屬於一片空白,下車後關係自動解除,你連出租車司機叫什麼都不知道。有人可能說了,不是每個公司都留有投訴電話嗎?有問題,可以通過電話來投訴司機的行爲。

事實上,這樣的熱線電話對於客戶來說“然並卵”,你的投訴只是彙集到了出租車公司,處不處罰司機、如何處罰司機都是公司說了算。你作爲客戶,只有建議處罰的權力,沒有必須處罰的權力。說白了,一旦發生問題,客戶往往處於弱勢方,出租車公司跟司機纔是利益共同體。於是,保障客戶乘車的制度其實是不健全的,這看似無關緊要,缺在用戶體驗方面留下來不小的隱患。

第二次經歷是與人拼車的經歷。出發的點夜深地偏,打車不易,司機看到有兩個人都要用車,一問兩人還是順路,就讓我們兩個人一起上車。問題來了,拼車這個行爲事先並沒有說清楚支付方式。拼車的兩個人默認的是一人負責一半的車費,而到了下車時,司機卻說你們各付各的,“誰跟你們說兩個人一起付的?”

這個質問也有道理,問題是在交易發生之時,大家並沒有對規則達成默契,客戶之間想的是一套規則,而司機腦子裏是另一套規則。你可以說客戶太傻,不懂規矩,但不懂就是不懂,不知道就不是不知道;也可以說司機太壞,故意不講規矩,但在他看來,拼車各付各的是天經地義。

於是,在司機與客戶之間,由於規則的不明晰,產生了觀念之上的隔閡,這種隔閡之間導致了在付費時雙方的齟齬。如果規則是清晰的,大家在如何支付前已經達成了默契,還會出現這種我問題嗎?客戶跟司機都可以雙向選擇,是否要繼續拼車這種模式的交易。但現實中,大家在沒有溝通好、或者說沒有意識到雙方概念差異的時候,繼續進行一種交易行爲,就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從一個客戶的角度來說,這次乘坐出租車的體驗極差,而客戶也沒有影響司機的能力。

如果是通過Uber叫車會如何呢?至少我知道在支付的環節,客戶可以給司機點評,由此來制約司機的行爲。當客戶可以制約司機的時候,司機就會想方設法主動跟客戶解釋清楚規則。因爲,違反規則的代價會直接影響他的評級,進而影響他的收益,違約風險這麼高,由不得Uber的司機偷懶,或者故意不講明白規則。

當然,Uber的模式不僅於此,它們會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拼車對於出租車行業來說,是個灰色的領域,這個領域出租車沒法去管,也不願意去正面解決。只要客戶只給了錢的,這一程載的兩個人認不認識,其實司機無法或知。但從互聯網公司的角度來看,通過拼車來降低交通成本這個市場是存在的,他們就會想辦法拆分出來這個市場需求,進而設計相應的制度規則,來保證這個細分市場的生態環境。

出租車行業從出現以來或許有幾十年了,但這幾十年中的商業模式有什麼根本性的變化嗎?在提高用戶體驗層面,有什麼新的突破嗎?他們的服務真的認真關注用戶的每一個需求了嗎?在既有的盈利模式下,那些與盈利不是直接相關的客戶需求可能很難得到重視。給用戶一個笑臉,跟不給客戶笑臉,客戶付的車費是一樣時。司機是否有動力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這個問題我比較悲觀。

用戶體驗包括的東西很多,舉出Uber用戶體驗好的地方,也能舉出出租車用戶體驗好的地方。單純比較用戶體驗上的細節優劣,不是我所關注的重點。我更有興趣的問題是,什麼樣的動力才促使用戶體驗提升?對於傳統的出租車行業,用戶並沒有能力直接影響司機的行爲,而在互聯網基因的Uber體系裏,用戶對司機的影響是直接而有力的,“爲人民服務”被Uber加上了制度性的保障。

用戶體驗只是細節問題嗎?

或許不是,它的背後其實一整套制度設計在保障,而制度設計的背後是理念上的差異。不同的理念造就不同的制度設計,而不同的制度設計會映射在用戶體驗上。你覺得你的用戶體驗沒做好?去重新審視下你的制度設計吧。

21世界最缺的是什麼人才?設計制度的人才。’

(歡迎轉載,後臺留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