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的源頭,一次日常的講座

之前因爲想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就問了同學復旦大學中文系MFA的課表。也是運氣,在其中某一位老師的MFA課程上,聽到了趙麗宏老師的講座《寫作的源頭》。講座的主題就是說對於作家而言,寫作的源頭是什麼,靈感來源在哪裏。

那麼趙麗宏老師提到了幾點:
1)閱讀,多閱讀,廣泛的閱讀;
2)挖掘自己的內心;
3)做夢、靈感的剎那,要記下來。

那麼聽了之後,確實有些幫助。但現場的講座其實對我來說是有一些失望的,因爲這些都是比較廣泛的理解,不屬於作家內心的隱祕。我想如果是一位經常寫作的人,差不多都會有這樣的手段。

然而,看書的人很多,但那些人寫不出東西、寫不好東西。那麼其中的差別在哪裏?趙麗宏老師並沒有說到。更多的是作家談了自己的過去經歷,小時候的故事,挖掘這些故事,能敞開說這些事情,我也是蠻佩服的,敞開自己的作家還是蠻少見的。

在提及以上三點的時候,作家提到了上海的幾位近代作家之後沒有繼續寫東西了,因爲閱讀太少造成,或者內心被挖掘完了之類。自己很容易被掏空。

還提及到,一本書如何去看,應該通過作家去看,這樣靠譜。書太多了,各種各樣的,我們看書如果你覺得這個作家不錯,那麼就找同類作家看,這樣靠譜,沒有危險性。

這些擴展的說法,比較具體,操作性很強。
不過對於看書很多的人來說,這些也是知道的。

所以呢,我覺得這次講座比較平常,稱“寫作的源頭”有些名不副實了,在我看來是一次日常的行爲。我覺得“寫作的源頭”,是作家的個人衝動,這個衝動的契機是什麼,是作家自己對待生活的思考,是一個內核的東西。這個內核東西怎麼來的?

內核影響到你看到、聽到、日常行爲的消化。我認爲重要的是如何看待這件事情,是什麼核心機制去運轉處理這些看到的東西。表面的行爲,“多看書籍”,這樣行爲僅僅是表面的,要看你擁有的是什麼內核分析它們。

我蠻想聽聽作家對於這些的說法。

作家中的作品是需要有細節,細節就是讓作家觸動的東西。觸動的細節、剎那的那種生活性的東西,把它反映到作品中。

有的人擅長找童年的源頭,有的人通過着人性的源頭,有的人深挖自己的內心等等。深挖自己的內心,瞭解自己,也不失爲一種寫作的源頭。

還是很有意思的一次講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