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的持戒

我喜歡寺院那個環境,清淨無語,心無粗雜。

每一次來到持守四分律的寺院,我就會變得肅穆起敬,戰戰兢兢,心裏本有的慾望消失的蕩然無存。比丘也稱賢聖僧,雖然剛持戒的比丘還不是賢聖,但位在補處,只要堅持下去,就能升起功德。寺院的僧人經常“誘惑”我,和我說出家的功德,跨我聰明伶俐有慧根,但我都不爲所動。

雖然對修行有所向往,但問題是我特別吃不起苦。

比如進廁所要換鞋子,看到廁所門口那一雙雙不知多久沒有洗的拖鞋,想到自己的腳,不知是否會不會感染什麼腳蘚;比如廁所裏面爲了節約水不怎麼沖洗,你能想象到的那種,產生了一種心惡;比如晚上回到房間,一開燈十幾只蟑螂在蚊帳、桌子上亂爬,胃會開始莫名其妙的抽搐。

那麼我爲什麼還能待在寺院呢?

想來想去,只有兩點:第一持戒寺院殊聖;第二挑戰自我極限。

有一段時間,寺院的食堂出現了一種形象上與雞爪、五花肉很像的素食,品類衆多,但我不怎麼愛吃。我非常不解,爲什麼會出現這樣像肉食的素食品?我的理解是,作爲人類來說,食肉已經是一個固有的習慣,要改變很難,而作爲寺院持戒的人,是不能吃肉的,所以這種像極了肉食的素菜成爲了一種折中的方案,許許多多的食材藝術加工者們,兼顧作爲人的習慣與慈悲的不殺生的心態,創作了一個又一個種類繁多的素菜,用豆腐雞爪子,豆腐素鴨餵養着人類體內暗藏的野獸,用這種假象餵飽了大腦,形成錯位,讓它變得甜蜜而安詳。

作爲待過寺院的人來說,我發現其實這類素菜的創作,都非常公式化,它們把握了下面幾條規律:1)食材的形狀特別像某一類動物或其某個部位,比如像一條魚或一隻鴨子的腳爪子。2)食材加工出來,雖然是素菜,但精美小巧,討人喜歡,兼具觀賞與口味。3)食材特別有質感,一口咬下去,不太像素,口感上有着肉所具有的纖維質感,極具欺騙性;4)特別的食材,在成分上是兼具營養與能量的雙重功效,滿足了口味與營養的雙重體驗。

只要掌握了這一規律,那麼這類食材的創作,一點也不難。我不得不承認,在寺院的日子無法吃肉,對於初學者而言,是極爲難熬的,有了這些形似的食物,突然感覺到日子的美好。然而我也逐漸在這樣的環境中產生懷疑,持戒本身就是一件艱苦的事情,用來磨練意志,使得粗雜的、狂暴的心能逐漸安靜下來,見水知底。我彷彿看到大腦、內心的野獸在對着我得意洋洋的說,“終於屈服了吧,你吃肉了,雖然是假的,但它滿足了你,填補了你的錯位感、空虛感!”

事實上,持戒在初級階段的體驗,是一種身心的規訓,一種與人社會屬性習慣的不協調,以其綜合的姿態來到初學者的面前。這種看似不協調的身心規訓方式,打開了人身體、腦神經學、生理學跨學科綜合體驗的大門,初學者通過持戒,體驗到了成爲[真正的人]的可能。

我對野獸帶有攻擊性、針對性的發言感到垂頭喪氣和懊惱,這與某一天偷偷下山買了炸雞的我,有什麼區別?本質上是一樣的。我從順了自己的內心野獸的習慣。換句話說,我屈從了它的想法,而不是我自己的想法,我無法控制好自己的身體。

帶着這一想法,寺院的上座師告訴我。

人的身體從誕生之日起,就有着自己的身心習慣,一時一刻是很難改變的。有的人艱苦的壓迫自己,是可以承受住;有的人艱苦的壓迫反而會崩潰和退縮;有的人會歪曲這樣的訓練、規訓、修行方式。種種綜合的環境條件下,纔會有兼顧作爲人的身心習慣與慈悲爲懷不殺生的那類素菜。修行之路還需要繼續走下去,一味的艱苦已無法適應現在的人,需要更爲善巧的方法。

上座師的話激勵着我,需要對自我的挑戰,控制好自己。想法與身體的合一是一種非常寶貴的體驗,無論以後留在寺院還是離開寺院,都能幫助到我在未來的路越走越遠。

現在幾年過去了,每次回憶起來,油然而生對持戒的神聖。細細體會,感恩在寺院艱苦的磨鍊日子,也感恩寺院在極困難的身心規訓環境中,創造了一種甜蜜的東西,讓挑戰自我的人們不覺得那麼艱苦和孤立無援。

這也是一種人性的甜蜜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