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的個體心理學觀點

丈夫對妻子的愛不可在孩子面前過分表現。夫妻之間的愛和他們對孩子的愛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事情,他們之間沒有任何衝突。但是在孩子心中往往產生這樣的想法:父母之間的愛太多了,對自己的關愛就會減少。這樣孩子就會心生嫉妒,從而在父母之間挑事。

關於性伴侶的問題,我們必須足夠重視。當孩子遇到性問題的困惑時,一般要父親向男孩解釋,母親向女孩解釋。父母一定要記住:只解答孩子提出的問題或他們在所處年齡應該知道的問題,不能主動去講那些他們沒有提問的問題。因爲如果向孩子解釋過多這方面的問題,反而會加重他們的好奇心。如果隨便將性知識講給自己的孩子聽,與不向孩子解釋任何性知識而含糊了事一樣沒有益處。最好的方法就是告訴孩子他們想了解並能夠接受的知識,不要隨便講出我們認爲他們應該明白的事情。我們要讓孩子認爲我們是真誠的,讓他們認爲我們在與他們合作,並幫他們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只要這樣去做,就不會產生大的錯誤。

夫妻之間不可常常圍繞錢的問題來說事。那些沒有經濟來源的女人對錢的敏感程度會甚於男性,如果有人說她不懂得節約,定會對她的內心造成很大的傷害。金錢問題也應該是家庭問題中的一部分,同樣需要以合作的方式解決。妻子沒有理由去強迫丈夫承擔家庭中的全部開支。如果在金錢問題上夫妻之間一直意見一致,就不會有人覺得自己是被施捨或被剝奪的一方。

父親應該明白,孩子的未來並非只靠金錢來保證。我曾看過一個美國人寫的很有意思的書,在書中他敘述了一個由貧民變爲富豪的人。他想讓自己的後輩永遠富貴,爲此他去諮詢一位律師。律師問他想富裕幾代人,他說十代。

律師說:“你能做到,但你要清楚,任何一個十代子孫,都有五百個以上的先輩跟你存在血緣關係,這些人都會自認是你的後代。如此一來,你還認這些子孫嗎?”

我們在此以一種極端的例子說明一個道理:人們無法與社會同胞脫離聯繫,無論爲後代留下什麼,其實都是在爲整個社會服務。

在一個家庭中,可以沒有統治者存在,但是卻不可沒有合作精神。在子女教育的問題上,我們一定要團結一致,共同努力。但是,要記住一點,不管父母哪一方,都不要對任何一個孩子有過分的寵愛。過分寵愛的危險,常常是我們無法預料的。童年時期的孩子心情壓抑,常常是因爲父母過於關心他的兄弟姐妹而忽視了他的結果。也許你會說這樣的結論沒有依據,但是在各方面都受到平等對待的孩子是不會有這種現象的。如果父母重男輕女,女孩就會產生自卑心理。孩子的心靈往往更加敏感,他們常常因爲感覺父母對他的寵愛不如對其他的孩子而走上錯誤的道路。

當然,父母總是有意無意地對家中優秀卓越的孩子更加偏愛。但是我們應該利用一些技巧和辦法,不讓這種偏愛顯露在外。否則這個優秀的孩子會讓別的孩子感到自卑和沮喪。他不但會引起別人的嫉妒,還會讓其他孩子喪失自信,同時也會影響他們的合作能力。父母說自己一直公平地對待着每一個孩子遠遠不夠,他們還要觀察在這些孩子中有沒有被父母偏愛的疑慮。

——阿德勒《自卑與超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