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之爭


亡秦必楚

駕馭有兩種手段,制度塑造行爲,文化塑造思維和心靈;制度如緊箍咒之於孫悟空,心靈如託孤之於諸葛亮。

分封

秦國滅亡後,項羽舉行了分封大會,分封了十八個王。把楚懷王封爲義帝,遷到湖南彬洲,自己建都彭城,同時把魏王遷到山西運城,佔了魏國的領土。關中劃分三部分,分別給了三位投降的秦將章邯、司馬欣、董翳(yi)三人,言下之意,就是說這幾個將領投降纔是秦朝滅亡的重大事件,劉邦入咸陽是撿了便宜。同時,項羽給了劉邦三萬人,把劉邦封到了漢中,劉邦很生氣,就想找項羽,被周圍的人勸住了,同時劉邦也明白到目前實力不如項羽,就得認輸。
由於張良輔佐項羽,而張良本身是韓王成的人,所以項羽把韓王成扣了下來,不讓回國,之後就是廢王位、殺之。
整個分封下來,由於項羽私心,不僅劉邦,山東六國等人也很不滿。

拜將

韓信,淮陰人,他就是個無業遊民,窮,做不了什麼善行,不能推擇爲吏,不事生產、也沒本錢經商,經常去別人家蹭飯,人們都很討厭他。
反秦的時候,他跟着項羽混,一直沒什麼進展。分封以後,他就去投奔劉邦了。韓信隨着劉邦去了漢中,一開始劉邦也沒看上他,是蕭何、夏侯嬰等人力薦,劉邦才任命他做了個管理糧餉的事務官,韓信對此不滿,就跑路了,然後就是蕭何月下追韓信,蕭何追了兩三天才把韓信追回來。
其實當時的情況,跑路的人非常多。因爲劉邦他們是蘇北人,很多人想着滅秦後就可以回家了,誰知劉邦被封到了漢中,所以不少人思家便逃,其中還包括不少將領。這時韓信跑路,蕭何知道後來不及報告,立馬就追上去,這時有人報告劉邦,說蕭何也跑了,劉邦頓時就傻了,連丞相都跑了,這不得快散夥了嗎,哈哈
等到蕭何回來,劉邦且驚奇且喜,得知蕭何是爲了追韓信之後,就奇怪問:"那麼多人跑你不追,怎麼偏偏追韓信?"。蕭何就說如果你想爭霸天下,非韓信不可!而且必須正正經經的儀式下,給大將軍的職位,他纔不會跑。劉邦從之。這時韓信還只是一個年方二十八的小夥子,從敵對陣營中跑來,還啥功都沒立,可見劉邦決斷力之強。
拜將之後,韓信和劉邦說,你沒項羽勇悍,待人接物也沒項羽好,言談不太會顧及別人面子,不過項羽有很大的缺點,就是匹夫之勇、婦人之仁。匹夫之勇,只是自己強悍卻不會知人善用;婦人之仁,只做表面功夫,實際涉及利益分配時,非常吝嗇。還不懂政治,失民心、失天下之心。而劉邦的優勢在於,一路打來,非常愛惜自己的羽毛,贏得了非常好的名聲。劉邦聽韓信一路分析,大喜。同時韓信建議劉邦明修暗道,暗渡陳倉,突襲關中,劉邦從之,很快就拿下了關中地區。而項羽此時,還在山東收拾各種反抗勢力。

爭霸

拿下關中後,張良和項羽說,劉邦對分封漢中不滿,就是想要關中,拿下後就不會繼續東進,而山東這幾國確是想滅了你項羽。所以項羽先沒考慮西邊的劉邦,而是繼續收拾東邊的勢力。
本來呢,劉邦確實沒理由繼續東進,出師無名。而項羽卻在此時派人把義帝沉江了,這下就出師有名了,師出無名,大事不成;明其爲賊,敵乃可服。
由於項羽主力在山東平定,所以劉邦集結了五六十萬大軍,很快就打到彭城了,彭城很多從咸陽帶過去的金銀美女,劉邦本性又來了,天天大宴賓客,各種(。・∀・)ノ゙嗨,項羽得知後,主力留在山東前線,自個兒帶兩萬精騎只撲彭城,把劉邦打得落花流水。劉邦要去家鄉接家人,後來走散了,最後父母兄嫂都被項羽抓了,逃跑過程中遇到兒子和女兒,就把他們拉上車,上車後車就重了,跑得很慢,劉邦又把兒女推下車,隨從夏侯嬰又抱回來,反覆三次,最後還是順利帶着兒女逃回去。
回去後他和張良說(此時韓王已死,張良投奔劉邦):我一個人打不贏項羽,你看又誰可以共天下,可以把打下來的地分封給他們。張良建議了三個人:九江王英布,楚之驍將,和項羽有茅盾;河南樑地彭越;還有劉邦部下韓信,也能獨當一面。
這時劉邦的策略就是聯合盟友,他在中原地區拖住項羽主力,其餘盟友和韓信,開闢新戰場。項羽用力氣打仗,劉邦是用謀略打仗。
劉邦在和項羽在中原周璇,就沒贏過。辛虧盟友給力,後面就是著名的垓下之圍。
項羽勸降韓信失敗,龍且的大軍在山東覆滅,彭越又斷了他的糧草,無奈之下和劉邦議和,以鴻溝爲界,東邊西楚,西邊大漢。一個月後項羽回去了,劉邦怕其東山再起,用張良、陳平之計,約齊王韓信、魏相彭越,聯合攻擊項羽,結果韓信和彭越都沒來,劉邦的四十萬大軍被項羽的十萬兵馬又是打得落花流水。張良和劉邦說,贏了你平定天下,但是別人卻一點利益都沒有,怎麼可能來幫忙。然後劉邦就把利益分配講清楚,淮陰、除地給韓信,彭越封王,漢五年十二月,各路大軍六十萬,韓信總指揮,把項羽的十萬楚軍圍於垓下,最後項羽自刎烏江。

項羽不懂政治,不借鑑前人經驗,不知人善用,奮其私智,導致了最後的失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