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之争


亡秦必楚

驾驭有两种手段,制度塑造行为,文化塑造思维和心灵;制度如紧箍咒之于孙悟空,心灵如托孤之于诸葛亮。

分封

秦国灭亡后,项羽举行了分封大会,分封了十八个王。把楚怀王封为义帝,迁到湖南彬洲,自己建都彭城,同时把魏王迁到山西运城,占了魏国的领土。关中划分三部分,分别给了三位投降的秦将章邯、司马欣、董翳(yi)三人,言下之意,就是说这几个将领投降才是秦朝灭亡的重大事件,刘邦入咸阳是捡了便宜。同时,项羽给了刘邦三万人,把刘邦封到了汉中,刘邦很生气,就想找项羽,被周围的人劝住了,同时刘邦也明白到目前实力不如项羽,就得认输。
由于张良辅佐项羽,而张良本身是韩王成的人,所以项羽把韩王成扣了下来,不让回国,之后就是废王位、杀之。
整个分封下来,由于项羽私心,不仅刘邦,山东六国等人也很不满。

拜将

韩信,淮阴人,他就是个无业游民,穷,做不了什么善行,不能推择为吏,不事生产、也没本钱经商,经常去别人家蹭饭,人们都很讨厌他。
反秦的时候,他跟着项羽混,一直没什么进展。分封以后,他就去投奔刘邦了。韩信随着刘邦去了汉中,一开始刘邦也没看上他,是萧何、夏侯婴等人力荐,刘邦才任命他做了个管理粮饷的事务官,韩信对此不满,就跑路了,然后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萧何追了两三天才把韩信追回来。
其实当时的情况,跑路的人非常多。因为刘邦他们是苏北人,很多人想着灭秦后就可以回家了,谁知刘邦被封到了汉中,所以不少人思家便逃,其中还包括不少将领。这时韩信跑路,萧何知道后来不及报告,立马就追上去,这时有人报告刘邦,说萧何也跑了,刘邦顿时就傻了,连丞相都跑了,这不得快散伙了吗,哈哈
等到萧何回来,刘邦且惊奇且喜,得知萧何是为了追韩信之后,就奇怪问:"那么多人跑你不追,怎么偏偏追韩信?"。萧何就说如果你想争霸天下,非韩信不可!而且必须正正经经的仪式下,给大将军的职位,他才不会跑。刘邦从之。这时韩信还只是一个年方二十八的小伙子,从敌对阵营中跑来,还啥功都没立,可见刘邦决断力之强。
拜将之后,韩信和刘邦说,你没项羽勇悍,待人接物也没项羽好,言谈不太会顾及别人面子,不过项羽有很大的缺点,就是匹夫之勇、妇人之仁。匹夫之勇,只是自己强悍却不会知人善用;妇人之仁,只做表面功夫,实际涉及利益分配时,非常吝啬。还不懂政治,失民心、失天下之心。而刘邦的优势在于,一路打来,非常爱惜自己的羽毛,赢得了非常好的名声。刘邦听韩信一路分析,大喜。同时韩信建议刘邦明修暗道,暗渡陈仓,突袭关中,刘邦从之,很快就拿下了关中地区。而项羽此时,还在山东收拾各种反抗势力。

争霸

拿下关中后,张良和项羽说,刘邦对分封汉中不满,就是想要关中,拿下后就不会继续东进,而山东这几国确是想灭了你项羽。所以项羽先没考虑西边的刘邦,而是继续收拾东边的势力。
本来呢,刘邦确实没理由继续东进,出师无名。而项羽却在此时派人把义帝沉江了,这下就出师有名了,师出无名,大事不成;明其为贼,敌乃可服。
由于项羽主力在山东平定,所以刘邦集结了五六十万大军,很快就打到彭城了,彭城很多从咸阳带过去的金银美女,刘邦本性又来了,天天大宴宾客,各种(。・∀・)ノ゙嗨,项羽得知后,主力留在山东前线,自个儿带两万精骑只扑彭城,把刘邦打得落花流水。刘邦要去家乡接家人,后来走散了,最后父母兄嫂都被项羽抓了,逃跑过程中遇到儿子和女儿,就把他们拉上车,上车后车就重了,跑得很慢,刘邦又把儿女推下车,随从夏侯婴又抱回来,反复三次,最后还是顺利带着儿女逃回去。
回去后他和张良说(此时韩王已死,张良投奔刘邦):我一个人打不赢项羽,你看又谁可以共天下,可以把打下来的地分封给他们。张良建议了三个人:九江王英布,楚之骁将,和项羽有茅盾;河南梁地彭越;还有刘邦部下韩信,也能独当一面。
这时刘邦的策略就是联合盟友,他在中原地区拖住项羽主力,其余盟友和韩信,开辟新战场。项羽用力气打仗,刘邦是用谋略打仗。
刘邦在和项羽在中原周璇,就没赢过。辛亏盟友给力,后面就是著名的垓下之围。
项羽劝降韩信失败,龙且的大军在山东覆灭,彭越又断了他的粮草,无奈之下和刘邦议和,以鸿沟为界,东边西楚,西边大汉。一个月后项羽回去了,刘邦怕其东山再起,用张良、陈平之计,约齐王韩信、魏相彭越,联合攻击项羽,结果韩信和彭越都没来,刘邦的四十万大军被项羽的十万兵马又是打得落花流水。张良和刘邦说,赢了你平定天下,但是别人却一点利益都没有,怎么可能来帮忙。然后刘邦就把利益分配讲清楚,淮阴、除地给韩信,彭越封王,汉五年十二月,各路大军六十万,韩信总指挥,把项羽的十万楚军围于垓下,最后项羽自刎乌江。

项羽不懂政治,不借鉴前人经验,不知人善用,奋其私智,导致了最后的失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