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人的情商教育

圖片發自簡書App

昨天,單位組織一場培訓,下午就需要去學校報到,雖在同城但離家較遠,於是我簡單地裝上幾件衣物住校去了。

下午剛到學校,豆爸就發來語音,打開是小傢伙泣不成聲的哭聲,還以爲是我沒在家所以哭成這樣。

從他斷斷續續地邊哭邊敘中,我才知道,原來是爸爸答應帶他去上樂高課,結果爸爸一覺睡過了頭,錯過了樂高課時間,沒去成。

這下,小傢伙可不願意了,他對樂高那可是絕對的真愛,滿滿的期待突然落了空,這種傷心絕望我還挺能感同身受的。

我趕緊打了視頻過去,小眼鼻子哭得通紅,這兩年還沒看過他因爲什麼事哭成這樣。

我趕緊幫他想解決辦法,“不然現在讓爸爸帶你過去看看老師還有沒有在?如果在你就上,如果沒在就讓爸爸帶你去家樂福買東西?下週媽媽帶你去,絕對不錯過,好嗎?”

這樣的安慰還比較有用,小傢伙漸漸收了哭聲,跟着爸爸出門去。

今天放學回家,在給小傢伙洗澡時,我又想起了這件事,想着不能讓他覺得爸爸媽媽說話不算話,也不能讓他的這股情緒一直停留在心裏,哪怕好像淡忘了不少。

於是,我認真問他:“昨天爸爸沒能帶你去上課的事,你生氣嗎?”

“生氣。”小傢伙想都沒想就回答。

“那你知道爲什麼爸爸會睡過頭嗎?”

“不知道。”

“因爲爸爸現在工作很辛苦,覺睡的很少,所以一不小心就睡過了。你可以原諒爸爸嗎?”

“可以的。”小傢伙鄭重答道。

“這個週末,媽媽帶你去上課,讓爸爸睡覺,這樣就不會錯過了,我們可以拉個勾。”

於是,大手勾起小手來。

我不知道這樣做對不對,但我覺得這樣可以讓他一來真切地面對自己的情緒,不迴避不退縮,生氣就是生氣,沒關係,這都只是情緒,會來也會走;

二來讓他知道情緒因什麼而起,源頭在哪,如果能從源頭上化解,那情緒自然會消散不少;

三來學會體諒他人,認識到他人的不容易,做一個謙和的人。

四來願意繼續相信爸爸媽媽,繼續對喜歡的事情充滿美好的期待。

這或許就是情商教育吧。

以前,我以爲情商高是指一個人世故、八面玲瓏、左右逢源,這樣一對比,我發現自己情商太低了,經常是被套路的那一個。

後來,我才發現,是我對“情商”這個詞的理解有誤。

對於“高情商”,蔡康永是這樣定義的:“所謂的高情商,就是我們承認自己是一個有情緒的人,也接受別人是有情緒的人。我們不用情緒去困擾別人,不去綁架別人,讓別人跟我們相處,會感覺到如沐春風,會覺得舒服。”

此外,我覺得有必要加上對自己情緒的識別和管理,同樣不拿情緒綁架自己,不深陷情緒泥潭,有自救的意識和能力,與自己和睦相處。

看來以後任重道遠,希望能和小小人一起成長爲高情商的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