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我不再說「需求」,而說「問題」?

語言影響思維。

1.模糊 VS 準確

現在,請問問自己:什麼是「需求」?

相信很多人會發現:天天掛在嘴邊,卻一時不知如何表達?

當調研用戶需求時,你所指的「需求」是什麼?

當運營同學向你提一個需求時,你們說的「需求」是什麼?

當開發問你要需求時,你們所說的「需求」是什麼?

……

是不是突然發現:「需求」是一個模糊的概念?

是的,「需求」有相當多的定義。經濟學上、產品經理的定義、開發的定義等等。

一般來說:

當調研用戶需求時,我們所指的「需求」是用戶想要什麼

當運營同學提需求時,往往是提一個具體的解決方案,比如這裏加一個按鈕

當開發向產品經理要需求時,往往是要一份完備到足以指導開發順利完成的需求文檔

……

當一個概念是模糊的,拿這個概念去思考,就可能出錯,因爲你思考的基礎就是錯的,這種錯誤是因爲我們在不恰當的場合用了不恰當的概念——最容易出現的就是:當我們一提起需求,我們自然想起的就是具體的產品解決方案,比如一個具體的交互,點擊一個按鈕有怎樣的反應。但實際上呢?我們可能是在用戶調研,這時老想着具體的產品解決方案,是不恰當的。

日常中,我們所說的需求,往往是「滿足需求的東西」

所以,我們找到另一個更準確的詞——問題

問題很容易定義,就是我們遇到的困難,不存在什麼歧義,因此思考的基礎沒有問題。

PS:關於需求的明確定義,曾經寫過一篇:「需求」到底是什麼?

2.表面 VS 本質

「需求」只是表面,「問題」才更本質

產品圈子中有一個著名的故事:亨利·福特曾說:“如果我最初問消費者他們想要什麼,他們會告訴我‘要一匹更快的馬!’”有人說:“如果真這樣,汽車大王就不會出現了。”

是的,當我們說到需求,第一反應往往是表面的解決方案,而不是更本質的用戶需求。

如果亨利·福特問用戶:你在出行中遇到了什麼問題?

這時用戶可能就會說:出行速度不夠快、不夠舒適

這就能給人更本質的啓發——用戶需要的是更快、更舒適的出行方式,馬只是其中一種解決方案。

日常生活中也一樣。

當一個人餓了,如果被問道:你有什麼需求?他往往會說:我想要吃飯。

當一個人餓了,如果被問道:你遇到了什麼問題?他往往會說:好餓啊!

當我們思考:用戶很餓,那我們要做什麼產品來解決用戶問題時,我們就有了很多選擇,比如麪條、米飯、包子、饅頭、大餐、快餐、外賣……

當我們思考:用戶需要吃飯,那我們要做什麼產品來解決問題時,我們的思維就被大大限制,我們自然而然會想:我要爲用戶做一份飯。

因此,「需求」只是表面,「問題」才更本質

樑寧也提過:在騰訊內部,他們往往會提「服務」而非「產品」,因爲提到「產品」,大家就會想着如何設計一個產品,而不是想着如何滿足用戶;而提到「服務」,往往就會想着如何解決用戶的問題,也會有更多的服務方案,而不是被產品所侷限。

也就是說:服務比產品更接近本質。

一個簡單的例子是:

滴滴打車提供什麼服務?出行服務

滴滴打車是一款什麼產品?在線打的產品

邏輯上也是如此

需求從何而來?可以用下述式子表達:

用戶 + 場景 => 需求

也就是說,一個人,在一個特定場景中,纔會產生需求。這是客觀事實,人不可能離開場景而存在。比如你不會憑空就肚子餓,而是在每日三餐的時間點肚子餓,這時你往往會在某個地方。當然,有些人可能一天到晚肚子餓。。。

但仔細想想,這個式子還不夠準確,更準確的表達是:

用戶 + 場景 => 問題 => 需求

小明,中午12點剛下班,在辦公室,遇到一個問題——肚子餓了。於是產生一個需求——吃飯。

所以,邏輯上,問題就比需求要更爲本質。

產品經理思考問題,要更接近本質,否則會很容易被帶偏。

據說這是王興的口頭禪:這個問題的本質是……這個生意的本質是……

3.產品管理員角度 VS 用戶角度

相信做過產品經理的人都有過這樣的體會:做着做着就YY了,做出了很多複雜的功能。而這些功能用戶是不是真的有必要?我們也不確定。

當我們想着「需求」,我們往往想的是具體的解決方案,這是站在產品管理員的角度思考

當我們想着「問題」,我們往往想得是如何解決用戶的問題,這是站在用戶角度思考

典型的案例就是微信支付官方文檔。

最近用到微信支付,產品經理、開發都是第一次對接微信支付,產品經理和開發都有很多不滿。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很多細節沒提到,因此不得不自己摸索

比如在已開通微信商戶號的情況下,開通公衆號支付後,如何綁定對應公衆號?不好意思,按照正常操作,你只會看到如下頁面:

並且,下方還有一句解釋:商戶已有H5商城網站,用戶通過消息或掃描二維碼在微信內打開網頁時,可以調用微信支付完成下單購買的流程。

此時給人的感覺是微信公衆號支付已經開通,可以使用了。

但實際情況呢?還得將微信商戶號綁定對應公衆號。這件事竟然沒有任何提示,而這個功能在什麼地方呢?就在這個頁面側邊欄的「APPID授權管理」。

最終發現這一點時,繞了很多彎子,不細說了。

其實這裏的問題是:作爲一個微信商戶平臺的新手用戶,如何開通對應公衆號的支付功能,他並不明白。因此,在官方文檔或者產品功能上,如果能按照用戶的使用流程來設計,顯然更適合。比如申請開通微信支付成功後,旁邊可以加一個提示:需要綁定對應微信公衆號。或者在官方文檔中按照用戶的使用流程來說明。

但是,微信官方文檔的很多地方都不是站在用戶角度而是產品管理員角度設計的,所以會把各種內容都放上去,用戶實際使用中,除了參考官方文檔提及的,還得有很多摸索,這個過程的體驗可以說想當差。

據說馬化騰很推崇的一本書叫《Don't Make Me Think》,但顯然,微信支付的很多設計,讓用戶的智商得到了很多提高,哈哈。

當然,這都是調侃。產品做成什麼樣,是一個權衡的結果。如果微信支付很在意這些成本,目前的形態也可以理解,畢竟大多數用戶都是做產品經理、開發這些熟悉互聯網產品的用戶。但儘管如此,用戶體驗是真的差,咱也不恭維。

而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比如很多投資社區,不同水平的用戶去了之後,容易不知所措:

作爲小白用戶,如何閱讀更好?先看什麼?後看什麼?

作爲中級用戶,如何再提升自己?有沒有什麼參考案例?

……

所有人看到的,都是差不多的界面,推送着碎片化的新聞、分析等等。想要提升一下自己,千難萬難。

而打開Keep,迎面而來的就是一些問題,在做完這些問題之後,Keep會給出對應的運動建議,這就解決了大多數人的問題——該做什麼運動才能達到我的目標?該如何鍛鍊才能達到我的目標?比如減肥。

這就是站在產品管理員角度與站在用戶角度的區別。站在產品管理員的角度,就容易陷入YY當中,產品體驗也難以做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