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透《道德經》第15章,得”道”的人的表現

古之善爲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惟不可識,故強爲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惟不盈,故能敝不新成。


古時候善於行道的人,精妙通達而深刻玄遠,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爲不能認識他,所以只能勉強地形容他:

他小心謹慎啊,像冬天蹚着水過河;

他警覺戒備啊,像防備着四周的圍攻;

他恭敬鄭重啊,像要去赴宴做客;

他融合可親啊,像冰塊緩緩消融;

他純樸厚道,像沒有經過加工的素材;

他曠遠豁達,像深幽的山谷;

他渾厚寬容,像不清的濁水。

誰能使渾濁安靜下來,慢慢澄清?

誰能使安靜變動起來,慢慢地顯出生機?

保持這個“道”的人不會自滿。正因爲他從不自滿,所以能夠去故更新。


在這一章,老子詳細描述了得道的人的形態和心境:慎重、戒惕、威儀、融和、敦厚、空豁、渾樸、恬靜、飄逸,這些都體現在他的人格修養和精神面貌上面。

這個世界上,有些事情很微妙,看起來很神祕,但又都說得通,比如人性。

影視作品中,那些深不可識,也就是深藏不露的人,纔是真正厲害的人,這樣的人說話纔有份量,纔是真正的老大,而那些張牙舞爪、叫囂呼喊的人,一般來說都只是小馬仔,這樣的人,即是當上了老大,結局也不會好。

現實生活中更是如此,那些叫得最兇的、鬧得最兇的,都是在虛張聲勢,俗話說,叫得兇的狗不咬人,就怕那種低着頭的,一聲不響地走過來,冷不防地咬一口,防不勝防啊!

人心難測,處世須謹慎,滿招損,鋒芒太露易遭禍,也很難有大的發展。


人在年輕的時候,難免氣盛而鋒芒畢露,這是人都要經歷過的一個階段,但鋒芒太露,就像頭上長了兩隻角一樣,容易傷到別人,也容易磕到自己。

你看那些兇狠好鬥的牛,它們頭上的角,幾乎都是不完整的,也時常遍體鱗傷,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哪裏有常勝將軍?

只有不去合別人競爭,永遠都不和別人打,甩開競爭者N條街,活在別人的想象之外,纔是真正的常勝將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