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教有句著名的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可是手中的刀放得下,心中的刀能放得下嗎?

矛盾

青陽縣郊外有一座寺廟名古禪寺,寺廟的主持是雲化大師。雲化平時樂善好施,免費幫助百姓治病。長久以往,他的名聲慢慢傳開來了,成了寺廟乃至青陽縣德高望重的主持。

古禪寺外住着一屠戶,姓張,大家都稱呼他爲張屠。張屠爲人非常勤快,雞鳴時就起來殺豬,太陽東昇至山頭便將宰好的豬肉送往青陽縣的小販手裏。因爲張屠的豬肉從不攙假,肉質很好,而且他還免費幫人殺豬,於是他贏得了大家的信任,成爲青陽縣最大的屠戶。

張屠在雞鳴時就起牀殺豬,寺廟的僧人通常也在這時候開始做功課。但是張屠殺豬的時候豬叫得特別淒厲,聲音傳到了寺廟內,搞得大家無法專心念經。傍晚時分,張屠家煮豬肉,那肉香飄進寺院,僧人們紛紛流口水,更沒心思念經了。

雲化大師看這樣長久下去始終不是辦法,就去找張屠商量一下,能不能讓他搬家。

辯論

雲化來到張屠家門前,此刻張屠和客人砍價,一會兒客人提着二斤肉高高興興地走了。

張屠看雲化大師來了十分開心,朝和尚說:“大師,有空來我家幹嘛?”

雲化向張屠鞠了一躬,道:“阿彌陀佛!施主有禮了,貧僧這次前來有一事相求施主,但是有些爲難,不知道該如何啓齒。”

張屠用那油膩的手摸了摸後腦勺,道:“大師先說吧,不說清楚我又怎麼答應。”

雲化道:“實不相瞞,施主殺豬的時辰與弟子做功課的時辰有了衝突,那豬叫聲傳到寺院裏影響了我們做功課的進度。今日我特地前來請求施主能不能搬去他處,這搬家的費用可由我寺承擔。”

張屠一聽臉上露出不悅的神情,道:“大師,這是你的不對了。我雖是一屠戶,但也知道佛家講過四大皆空,那《心經》有‘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一句。分明是你的弟子學藝不精,纔會被外物所影響,你要求我搬家就有點強人所難了吧?”

雲化道:“貧僧也知此事對施主爲難,所以前來和施主商量,弟子確實學藝不精被施主取笑了。但佛門乃清修之地,施主這般營生不僅打擾了佛門的清靜,而且還有傷天和,還望施主考慮清楚。”

張屠道:“我不懂你說的那些大道理,我只會殺豬,不殺豬我拿什麼養我老婆孩子?你們出家人一個個講什麼四大皆空,又說我殺豬礙着你們清靜了,我看你們吃飽了撐的沒事找事幹。”

雲化道:“施主說這話就有些過了,我們既然受百姓恩惠,當儘自己的力量爲百姓祈福。施主既然知道《心經》,想必也知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說法,施主爲何不試一試?”

張屠搖頭道:“我不信,我現在放下刀就能成佛的話,那你們唸經頌佛那麼多年豈不是白唸了。”

雲化道:“施主有所不知,放下屠刀不僅是放下手中的刀,更是放下心中的刀。那刀是指人的七情六慾,當你放下七情六慾時,你就看見了佛性,那時你就入了佛道了。”

張屠還是搖頭道:“我不信,七情六慾是人的本性,哪會放得下,我敢說連大師你都放不下。”

雲化聽到這話臉色變了,張屠看到雲化變臉急忙解釋:“大師莫怪我粗魯。依我看,若是人沒有了七情六慾,跟那行屍走肉有什麼區別?”

雲化嘆了口氣,道:“施主此言差矣,一念生,萬惡作。你看那惡人作惡多端,無非是爲金錢名利所誘,倘若人能斬斷七情六慾,自然就不會生惡念了,惡念不生,人自然清靜了,天下自然就太平了。”

張屠冷笑道:“大師你想得過於簡單,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如果佛祖大公無私,那麼他爲什麼要接受世人賄賂?”

雲化道:“施主你錯了,我們供奉佛祖是因爲他告訴我們脫離煩惱的智慧,我們感謝他。你所說的賄賂不過是信徒們的一廂情願,他們不願意親身力行,佛祖又怎會教化他們?”

張屠道:“大師不妨我和你打個賭,你來我家當三個月的屠戶,與我吃穿同住。若是三個月後,你的弟子還尊你爲主持,我就搬家。如果你家弟子對大師不服氣,那麼就是我贏了,你就不能要求我做什麼。”

雲化聽後思索了一番,答應了。



爭論

雲化回去後向弟子宣佈了這件事,頓時引起軒然大波。弟子都紛紛表示反對,請求師父不要去做屠戶,其中以大弟子慧空態度最爲強烈。慧空道:“師父,你經常說‘掃地不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照燈。’您竟答應去做屠戶,行那傷天害理之事,您這樣做不僅有辱自身形象,而且還有辱我們佛門清規吶!”

二弟子惠戒道:“師父您切不可爲了答應那屠戶的要求而犧牲自己啊,我等自當堅信信心,抵禦那外在的誘惑。”

衆人爭吵越來越激烈,師父不管,只在那閉目養神。

這時三弟子慧聰開口道:“師父的苦心諸位師兄還不懂嗎?”

衆人爭吵停止了,看着三弟子慧聰。

慧聰道:“那張屠與師父打賭無非是爲了證明我們所學的佛理毫無根據。如果師父不答應,那麼張屠必然會加深對佛法的誤會。如果師父答應併成功讓張屠認輸的話,自然會增長我們對佛法的信心。師父這是以身作則!”

雲化滿意地看了一眼慧聰,衆人釋然,念一聲阿彌陀佛。



開始

雲化打點好寺廟的一切後,起身來到張屠家。

張屠一家人都曾受過雲化的恩惠,所以一直很尊重雲化和尚。張屠雖然和雲化打了賭,但也不敢怠慢大師,早早吩咐老婆張氏準備了一間客房給大師居住,雲化拒絕了,將行李安置在柴房裏。

傍晚張屠家開始收攤做飯。張氏想做素餐供給雲化大師,雲化表示不必考慮他,用他的話來說:“貧僧既然同施主打了賭,自然要遵守賭約,與施主同吃同住是貧僧必須做的。”這倒把張屠弄得不好意思了。

用餐的時候,桌上的菜色都與豬有關。雲化和尚面不改色,對着豬肉念句阿彌陀佛便夾起豬肉送進口中。張屠三人看見大師這樣都目瞪口呆,張氏的眼睛瞪大了,道:“大師你這樣真沒事嗎?要不我明天給你換素餐吧!”

雲化和尚雙手合十道:“施主不必,正所謂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若我不入地獄,又怎能向張施主證明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道理呢?”張氏颳了張屠一眼,張屠身體莫名抖了一下。

殺豬

殺豬分爲三個流程:一殺二放血三解剖。先綁住豬的四肢,然後用一把尖刀捅向豬脖子,隨後用一個大盆子接住豬血,等豬血放完,最後進行解剖。整個流程最爲關鍵的是刺進脖子,如果不能一刀刺到心臟的話,豬會慘叫得特別厲害,甚至還會掙脫束縛到處狂奔。所以這個流程最考驗屠戶的技術,可以說一個好屠戶腳下踩着上百頭豬的屍體。

而張屠殺豬關鍵靠那一身蠻力。俗話說一力破萬法,張屠能在給豬放血的時候強按住豬頭,無論它怎麼掙扎都不能逃脫張屠的手,只得慘叫着流血而死。

雞鳴三聲,張屠去柴房叫雲化大師。雲化大師換上粗布衣裳,帶着香爐跟隨張屠前往屠宰場。

這次的目標是一頭350斤重的黑豬,雖然黑豬綁了四肢,但是那體魄讓張屠感覺心裏有點懸。張屠心想雲化大師第一次見識這個場面會害怕,便向雲化大師道:“大師你第一次做這個,就給我打下手吧!”

可讓張屠懵逼的是大師不聽他的話。

雲化大師先上了三柱香,雙手合十唸了阿彌陀佛。隨後大師左手順着黑豬的喉部慢慢撫摸,右手順着豬的頸動脈摸向心髒部位,豬居然不叫了,而且哼唧哼唧很舒服的樣子。

張屠看見黑豬這樣子有點楞,以前他殺豬的時候豬叫得很慘烈的,現在那麼舒服?

雲化大師繼續撫摸黑豬,嘴裏唸唸有詞道:“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爲上。”

那豬正在閉着眼睛享受雲化大師的撫摸,突然雲化大師抽出一根長針刺進黑豬的頸動脈,在黑豬剛發出第一聲慘叫的時候大師迅速刺了三針,分別刺進腦部心臟和喉部,那黑豬迅速暴斃!整個過程堪稱行雲流水,令張屠目瞪口呆,直到雲化大師示意他來放血時才反應過來。

張屠指着死豬道:“大師,你……你這是怎麼做到的?”

雲化大師道:“罪過罪過,貧僧出家之前也曾是一名屠戶。後來得高僧指點才知造下了許多殺孽,於是入了佛門就不再做這營生。”

張屠祈求道:“那大師傳授我這門技藝行不行,我學會這項本領的話,你們也不用天天聽這豬叫聲了。”

雲化大師道:“不是貧僧吝嗇,而是這門技藝貧僧練了五年才小有火候,施主想要在短短三個月之內練成是不行的。”

張屠一聽就知道沒戲了,只好苦着臉去放血解剖黑豬。雲化大師要了豬的毛髮和指甲,說是誦經超度豬。



不忍

日子一天天過去,張屠越來越害怕了。

在他看來,豬就是豬,生來就是被人宰被人吃的,他殺豬沒有任何負罪感。自從雲化大師來了以後,一切都變了。每當大師誦經超度豬的時候,張屠都會覺得自己是在做壞事。

兩個月後,張屠熬不住了,他決定向大師求教。

張屠道:“大師,爲什麼你超度豬,我會有愧疚的感覺?”

雲化:“可喜可賀,施主你領悟了不忍心。”

張屠:“大師,什麼是不忍心?”

雲化道:“所謂不忍,即是不忍見到他人受到傷害。張施主見貧僧超度豬施主而心有愧疚,這正是不忍的表現啊!”

張屠:“……大師殺豬時也會有不忍心嗎?”

雲化道:“有,所以我殺豬時會提醒自己要以哀慟之情送它上路,死後以往生咒來超度豬施主。”

張屠道:“大師你能不能告訴我那往生咒怎麼唸的?我想減輕心中的愧疚。”

雲化並沒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問張屠:“施主知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句話的由來嗎?”

張屠道:“怎麼來的?”

雲化雙手合十,道:“從前有個小和尚因爲燒死了一隻青蛙而被主持逐出寺院,小和尚就想從山崖跳下去。這時候一位屠夫來了,屠夫問小和尚爲何要跳崖,小和尚說自己燒死了青蛙,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過,所以自己想跳下去以死謝罪。屠夫心想自己殺的豬牛羊起碼有上萬頭,犯下的罪孽豈不是比小和尚還要多?想到這裏,他便對小和尚說就讓他來承擔小和尚的罪孽。話剛說完,屠夫扔下屠刀,跳下山崖。

當屠夫落到山崖半腰時,突然從天上竄下一隻仙鶴,將屠夫銜走了。屠夫由此便修煉成佛。施主,這位屠夫放下的不僅是刀,而是過往造殺孽的自己。當他放下的時候,他便看到自己的佛性,他就入了佛道了。”

張屠道:“我有老婆孩子,我不想出家!”

雲化道:“貧僧並非想讓施主出家,只是想讓施主明白:不忍之心,人皆有之。施主若是能抱着佛心來看這個世界,自然有另一番感悟。”

張屠看着雲化大師若有所悟。



放下

三個月後,雲化結束了賭約,衆弟子歡迎師父回寺,張屠徹底服了雲化,依照賭約搬到寺廟二里之外殺豬。

第二天,慧聰在禪房發現雲化師父自縊身亡,腳下留有一份遺書。衆弟子打開信一看,只見信上寫道:對不起,我沒能放下!

雲化大師已死,衆弟子共同推舉慧聰擔任主持。按照佛門慣例,衆弟子爲師父唸了三天的大悲咒,如今開始執行火化儀式。

因爲雲化大師於百姓都有恩惠,所以當天很多百姓前來弔唁,其中就有張屠一家三口。

慧聰問:“張施主,我們有一事不明,能否請你解惑。”

張屠道:“小師傅請講。”

慧聰道:“師父臨死前曾留下遺書,遺書寫着‘對不起,我沒能放下。’這幾個大字,我們一直不明白師父意指何事。你和師父打賭過,你明白嗎?”

張屠聽完後痛心疾首地道:“放下屠刀,放下的不僅是七情六慾,更是過往的自己!他放下了又拿起了,結果他還是無法再次放下啊!”

衆弟子聽完皆嚎啕大哭。


故事只發在簡書上,其他平臺一定是盜版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