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解千愁,再笑了煩憂

          身處塵寰修喜樂之心,信步紅塵育嬉笑之能




前幾天無意中重溫了鬼才黃霑譜寫的《滄海一聲笑》。我仍舊像多年前那樣被悠揚的樂曲所感動。然而此時聆聽,卻多了幾分對歌詞的領悟。如詩般的歌詞飄逸着一種看盡浮華後的灑脫,又隱隱流露出超然物外的出世心態。

在此收聽歌曲:https://mp.weixin.qq.com/s/v_ZICTpxeV600wIooZ5vKA

然而,待我們看盡世間浮華、參透人生後才能獲取這一份超然物外的瀟灑,我們能享受此怡然心態的日子也許已不多了。常言道“生年不過百,常懷千歲憂。”我們短暫的一生中承載着多少世俗煩憂啊!


估計茫茫苦海中的衆生已喝了大量雞湯,那些“要看淡名利得失、追求內心平和與充盈”等的文章也能背出好幾篇吧。誠然,改變你的人生觀的確能解生活之痛,但正如一位來向我傾訴的讀者所說:“讀了那些文章,覺得句句是理,很想照着做。道理嘛,心裏都明白了,可一回到現實生活中就是辦不到啊。”況且,世人如果都沒有了慾望、追求和夢想,世界也就會停滯不前了。


佛家有“入世修行”一說。我在心理輔導中借用了這一理念。“入世心理修行”在心理輔導中的運用爲:給被輔導者佈置心理訓練項目,讓其在日常生活中修煉,以助其提高心理免疫力以及增強自我解決心理問題的能力。入世心理修行是通過改變心理認知及行爲來積極解決現實中的問題,不同於以性空無我思想來緩解心理壓力。


提高心理免疫力以及增強自我解決心理問題能力的訓練有許多。我今天以“笑”爲主題來聊聊我設計的一些提高心理免疫力以及增強自我解決心理問題能力的訓練。


心理學研究發現,笑的確如民間所說,是一劑良藥。笑可以提高身體的免疫力,降低心率,降血壓並促使身體產生內啡肽、多巴胺和血清素三種能使人產生快樂感、滿足感和輕鬆感的化學物質,內啡肽還有鎮靜和止痛作用。因此,笑不僅有助治療心理疾病,在對抗生理疾病上也有療效。大笑還有減肥作用呢!科學家經過計算得出:如果每天大笑10到15分鐘,根據各人笑的強度以及體重的不同,將會燃燒10到40卡路里。一年下來可減掉0.5-1.8公斤。


笑有這麼多功效,但你可能會說:生活工作壓力那麼大,我都焦慮、鬱悶死了,沒找到什麼讓我開懷的。然而,你也許不知道“假笑”也同樣有效!“對鏡造笑”就是一種心理治療手法。這也是我經常給被輔導者佈置的一項練習。當你覺得心情苦悶、情緒低落;又或是瑣事千頭萬緒理不清,讓你煩躁不安時,那你就走到鏡子前,對着自己微笑吧。你也許覺得這樣做有點兒傻冒。可是心理學界的多項科學實驗證明,假笑跟真笑一樣能改善心情和減少壓力。人腦是一件奇妙的東西。當你不斷地對自己微笑,大腦就會被這一行爲所欺騙,產生了你開心微笑時同樣的效果。


我讓被輔導者每天做這項練習,不僅對自己微笑,還要對擦肩而過的路人報以微笑,對家人、同學、同事微笑。你的微笑不僅僅讓你的大腦發放正面的信息,你還會發現你的微笑會影響着你身邊的人,他們也會回以微笑。他們對你的微笑又進一步加強了你大腦所接受的正面信息。


笑,是人與生俱來的。嬰兒幾乎一出生就能微笑,但這是反射性微笑,如同吮吸,是人類生存的本能(一種假想稱:微笑時嬰兒更招人喜愛,這會使他們得到更多的照顧,從而提高生存機率)。寶寶三個月大左右開始懂得真正的微笑,即社會性微笑。這是嬰兒發育的一個里程碑。儘管笑是人類的本能,但每個人天生笑的能力有所不同。然而,笑的能力可以從小培養。


或許你對培養笑能力這一說法感到陌生,但如何培養幽默感的話題應該不會少聽。其實,少兒時期笑能力的培養是成年後幽默感的基石。兒童在成長各階段有不同的幽默表現。如果父母在孩子成長各階段根據其年齡特徵陪玩陪笑加以鼓勵,孩子將會成爲幽默樂觀的人。


嬰兒期(6-12個月):

這個時期的孩子主要是通過聽覺、視覺和感覺來感受幽默。當他們聽到古怪的聲音、誇張的表情和滑稽的動作,他們就會笑。撓癢癢更能讓他們笑個不停。在這個時期,父母可以學各種動物叫聲,多扮小丑逗孩子笑,也可經常玩撓癢癢等。


幼兒期:(1-3歲)

這個時期的孩子喜歡動作性的玩笑,例如躲貓貓。這個時期的孩子對世界有了一定的認知,能理解什麼是常態。覺得那些有違常態的東西特別有趣好笑,例如看到襪子被套在手上或者自己穿上大人的鞋子。在這個時期,父母同樣可以扮小丑逗孩子笑,但不僅僅停留於表情動作,而需要多一點兒想象力,故意做一些打破常規的滑稽事兒。越是出人意表的事兒,越能引孩子發笑。到了3歲左右,孩子開始自己製作笑話了。他們會故意做一些傻事來自我娛樂和引別人笑。這個時候,如果別人很投入地笑(不管你是否覺得好笑),孩子就感到非常有成功感和滿足感。


學齡前:(3-6歲)

這個時期孩子的語言能力逐步提高,會使用語言來逗笑。他們會故意把媽媽喊作爸爸,會編造一些詞語,會自創一些發音;他們對廁所幽默特別感興趣,對於屎屎、尿尿、屁屁一類情有獨鍾。在這個時期,如果父母對他們的笑話表現出欣賞,並參與其中,將更利於他們的語音能力發展和想象力的加強。


如果父母在孩子年幼時一直鼓勵和培養他們的逗笑能力,到了少年時期,他們的這種能力就會發揮得淋漓盡致。由於理解力增強,他們會開始對抽象的笑話感興趣。“英國文化園”曾經開設一個笑話欄目,讓可鑫介紹一些英國笑話(請看介紹文:話說英國:英國人繞腦子的幽默)。在幽默感的刺激下,他們的想象力越發豐富,經常會冒出一些鬼點子。兩個娃娃一有逗笑點子就會迫不及待地與媽媽分享,逗笑形式也多樣化。以下視頻是可鑫以“出其不意”爲手段來製造幽默,用繪畫形式來逗笑。

在此觀看視頻:https://mp.weixin.qq.com/s/v_ZICTpxeV600wIooZ5vKA

可鑫給媽媽展示她畫的外星人。外星人笑容可掬,還帶有幾分耿厚和可愛。可鑫介紹到:This is a nice friendly alien... (這是一個友善的外星人。)然後她一聲大吼,同時把摺疊的畫紙展開:Ahhhh(roar)...ummm...maybe not that friendly after all! (啊......嗯......看來並不那麼友好!)


懂得找樂子的孩子會較少感到孤獨,他們會自我娛樂並以此獲取內心充盈,不會對別人產生心理依賴。幽默感能使他們更有心理彈性,更有智慧處理生活中出現的問題(請看看可鑫如何幽默地處理媽媽的錯失:通緝令)。


教師和家長如能挑動孩子的笑神經,孩子的學習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兩個娃娃除了上學,從沒上過一個課外興趣班。媽媽也曾問她們想不想像別的同學那樣在課後去學跳舞、學畫畫,她們聳聳肩說沒興趣。估計她們是怕失去了玩樂時間吧。她們放學回家就是跟媽媽嘻笑打鬧,沒幹啥正經事兒。可媽媽在嘻笑打鬧中偷偷混進些想讓她們學習的東西。


媽媽17歲左右就迷上了瑜伽,這麼多年來一直練習從未中斷。懷孕時練習孕婦瑜伽,寶寶出生後練親子瑜伽。兩個娃娃逐漸長大,爲了保持她們練習瑜伽的興趣,媽媽自編了一套“爆笑親子瑜伽”。我把各種瑜伽動作串起來,胡編亂造了些爆笑故事和歌詞。兩個娃兒邊做邊笑,樂此不疲。下面舉幾個例子。


1. 一個不留神,一頭扎進了魚塘(摔個兩腳朝天),嚇得一條魚兒蹦出了水(嚇死我啦,趕快用尾巴遮住眼睛)。

2. 兩隻大螃蟹在打架(你給我讓開,別擋道!)。

3.大老虎伸懶腰

4. 小青蛙睡大覺

5. 鱷魚叼了一隻貓

6. 兩隻青蛙看誰蹦得高(用手把身體支撐離地)

這種幽默思維一旦在孩子頭腦中建立,他們便會不經意地運用在學習中。我教兩個娃兒學中文,一般教一個新詞要重複幾遍她們才能記住。可是,當她們抓住了可笑之處,便不費吹灰之力記住詞彙了。例如我教她們國內親人的稱呼,其中一個是她們的表姨,稱爲“蓓蓓姨”(我用粵語教她們親人的稱呼)。她們一聽便笑個半死,而我卻摸不着頭腦。原來她們說這稱呼聽起來像“poo poo wee”(屎屎尿)。就聽我的發音一遍,竟然牢牢記住了。更神奇的是,這“poo poo wee”其實只是跟“蓓蓓姨”有點兒相似,她們發的粵語音卻非常地道,聽起來並沒有像是“poo poo wee”。我不得不佩服她們的想象力和語言能力。


試想,如果教學和學習都能這般逗笑,孩子、家長和教師的人生會減少幾多煩憂,增添多少喜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