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放手”

现在做家长的,平时最喜欢对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揽”:吃的送到口边、用的送到手里、穿的洗好晒干。

孩子只需学习,就连请辅导老师和上辅导班也是家长给物色好的。

孩子几乎没有任何的自由空间。

同事小F 给我们讲述了他是怎么培养孩子独立的。

为了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同事小F的孩子小学刚读完,他们就把孩子送到离家二十公里外的私立寄宿制初中。

小孩两个星期回家一次,学校有校车接送,除了棉厚衣服,孩子都是在学校自己洗衣服,家长平时也几乎不到学校去看孩子。

到初三时,孩子回家和上学就不坐校车了,改乘公交车。

即便到他学校要倒两次公交车,下了公交车还要坐一段三轮车, 车费比校车还贵。

这样,中考时,考上市里的一所仅次于一中的高中。

在高中三年,小F让孩子住宿舍,不.在外租房子住,这样能培养同学间的感情 。(遗憾的是,现在的孩子,同学间的感情似乎都很淡漠,小F 说。)

其他不少的孩子都在校外租了房子,家长“陪读”。

陪读就是家长不工作了,只给孩子做三顿饭。孩子晚上下完晚自习还要在租房里继续学习。

学校周围的房子,租金高的吓人,还租不到。

高考分数下来,孩子考了个二本,填完自愿,在等待录取通知书的日子里,当那些考上大学的孩子已经四处旅游的时候,小F让孩子去打暑期工了,在他的指导下,孩子顺利地"上班"了。

酷暑的时节,小f感觉孩子坚持不了几天,并且告诉孩子随时都可以不干。

孩子却坚持了整整一暑假,身子晒得乌不溜秋的,挣的钱多少不是重要。

暑期工结束,小F告知孩子:这只是刚踏入社会的水中试一试,还不知道深浅,得到的锻炼却不是金钱能衡量的。

为此,孩子自己注册了支付宝,并与暑假打工的工资卡绑在了一起,上大学的车票,生活、学习用品都是孩子自己买的。

这次去武汉上大学,孩子是非得坚持自己走的,不让家长送。

到了学校,小F给孩子打电话,问,全校里像你这样的“独行侠”估计就你自己吧?你的同学有人说你是“孤儿”了吗?

孩子嘿嘿的笑道,不知道。孩子说,反正他的同学至少都是父母陪同的!

还有一个同学姥姥一家和奶奶一家就差“石头、剪子、布”来确定这次谁来陪送上学了。

孩子已经十八岁了, 肯定无法做到真正的独立, 也还不可能 对他们放任自流。

我想的说是,该松手的时候就松手 , “ 扶上马,送一程”。

我们总不能跟着他们一辈子,毕竟,将来的路,还要靠他们自己行走。

放手的时间越早,孩子成长的越快,当然正确的指导和引导还是必然的,以上做法和观点,见仁见智。

小F的做法,不知道能否引起共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