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国内领先水平!智慧柳州时空云平台是怎样炼成的?

作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的试点项目,智慧柳州时空信息云平台是是2017年柳州市的重点项目工程。依托数字柳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成果,在建立健全地理信息数据、服务规范和管理、服务机制的基础上,构建地理信息时空云,为政府、企业和公众提供地理信息云服务,为“智慧柳州”的建设提供支撑,同时也为广西乃至全国时空云建设提供参考。项目启动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上线试运行,同年9月通过验收。

在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组织的科技评价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仁忠、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胥燕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基础测绘司副司长陈军、重庆市规划局副局长张远、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研究员邓颂平共5名专家出席会议并对项目成果进行了科技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建设成果丰富,在技术、模式、机制等方面具有创新性,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1. 基于微服务架构,采用容器技术、多租户技术,实现市县云平台的一体化建设、运维以及弹性伸缩管理,具有技术上的先进性。
  2. 利用地理信息服务总线技术(Geo-ESB),开发了能力服务API,实现了智能化应用组装,满足智慧柳州多领域应用,是地理信息服务的模式创新。
  3. 创立了“研究、开发、运维”一体化的建设运营管理模式,是时空信息云平台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创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项目建设成果

项目建成了一套标准规范、一个数据库(时空信息数据库)、两个平台(时空信息云平台、“天地图•柳州”平台)、两个区县级节点(鱼峰区、柳城县)。
平台依托柳州市电子政务外网搭建,汇集了国土、规划、发改、执法等25个部门的540个专题数据资源,建立了柳州市地理信息电子政务目录,通过平台API对政府、公众、企业用户提供服务,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提供时空信息服务,建立了“天地图•柳州”平台,提供了公众在线制图、企业网店管理、学区查询、社区医生等诸多便民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1.构建全空间一体化的时空大数据体系

项目整合了2004年至今的柳州市基础地形数据,发布了2003-2017年高分辨率影像数据,扩展了实景三维、倾斜摄影模型、BIM等新型测绘产品数据,整合了540类专题数据和各类物联网数据资源,形成了地上地下、室内室外、静态动态、二维三维、历史现状等一体化的全市时空大数据一张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确立了智慧柳州时空基础设施的地位

项目建立了包括时空数据管理、资源融合共享、专题应用开发、运维管理服务于一体的时空信息云平台,支撑了25个部门及相关领域的45个应用系统,成为智慧柳州的时空基础设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项目应用成果

智慧柳州时空信息云平台一期项目创新了三种云服务模式,包括便捷式的数据托管、智能化的应用组装和接入即用的能力服务API,有效支撑了政府、公众和企业应用,为平台的规模化、跨部门应用打下基础。基于平台的云服务模式,开发了重大项目管理、网格化社会管理、民政智慧社区管理、发改委新型城镇化应用、土地储备中心安置房管理以及两个区县节点等14个应用,支撑了住建委白蚁防治应用、公安部门服务节点、教育学区管理应用、农村地上建筑物应用等31个其他应用系统,共计45个应用系统服务,极大地促进了柳州市信息化建设与信息资源开发应用水平。同时,通过时空云平台,融合多源数据及不同应用服务,对外按需提供平台服务API,有效提高了用户使用时空信息资源的便捷性,降低了应用系统建设成本。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项目建设亮点

1.空天地一体化的数据采集与更新保障体系

在数据获取上,柳州市综合了多种数据采集与动态更新手段:在天上,通过卫星,每年采集更新影像数据;在空中,采用航飞或无人机数据采集手段,按需采集更新重大项目、地质灾害发生区等重点区域的影像和倾斜三维数据;在地上,每年普查更新基础地形变化区;在地下,整合地下管线、地下空间数据,同时,对地名地址、精细三维模型、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等其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定期整合更新;对空间规划等公共专题数据进行在线整合与动态更新,对视频监控点、环保监测点等智能感知数据进行在线整合与动态更新,全方位保证了数据的现势性与准确性,建立了空天地一体化的数据采集与更新体系。

2.构建地理实体、整合部门专题数据 推动政务公共信息资源共享

智慧柳州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地理实体主要包括政区、河流、道路、绿地、铁路、院落、建筑物等,通过统一的实体编码与部门业务专题数据关联,形成了地理实体和业务专题数据的统一组织、同步更新、协同服务的建设模式,进一步推进基础地理信息应用价值的发挥,同时有效推动政务公共信息资源共享。以建筑物数据为例,完成了建筑物数据的实体化建库工作,并通过建筑物编码实现了建筑物地理实体与不动产登记专题信息的关联,实现了时空信息云平台与不动产登记系统的对接,支持建筑物数据及其不动产专题数据的实时更新,在地质灾害分析应用中,可准确计算出地质灾害影响范围分析中的受灾建筑物数量、面积、户数及影响人口数等。

3.通过创新云服务模式,极大提升应用规模

IaaS层,依托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云服务平台搭建;PaaS层,基于地理信息服务总线技术,融合多源数据及不同应用服务,并进行统一注册、管理、发现与应用,对外以API方式提供按需服务,方便使用平台的时空信息资源,降低应用建设成本;SaaS层,通过数据托管云服务,业务部门可实现对本部门时空专题数据的管理,通过应用托管云服务,业务部门可在线定制自己的业务应用系统。系统通过提供多种云服务模式,一方面节约了政府资金投入,提升了资金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使得政府、企业、公众应用构建更方便和快捷,极大提升了应用规模。

4.构建时空大数据分析指标体系,服务政府决策

构建了时空大数据分析指标体系,转变传统数据服务方式,由表格式、单列式向综合性、智能性服务方式转变,围绕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服务的全过程,建立了社会经济、行政区划、自然资源、旅游资源、交通运输、城市运行、城市应急、城市建设、国土管理、社区管理、人口管理、生态与环境、基础地理等13类时空分析指标,并将指标与实体数据关联,从宏观到微观上全面描述分析城市体征,为城市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服务。

5.探索建立开发运维一体化模式,实现平台长效运营

智慧柳州时空信息云平台,是智慧柳州的基础性平台,平台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支撑应用,后续将秉承“平台支撑应用,应用完善平台”的理念,不断完善平台,为政府、企业、公众提供资源更丰富、使用更便捷的时空信息服务,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螺旋式发展的过程。在平台框架搭建完成,投入应用后,平台合理运营成为平台生命力的重要保障。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本项目以部门需求为导向,以构建时空信息云平台应用生态为目标,采用敏捷开发模式,对各部门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需求进行快速响应,逐步构建以智慧柳州时空信息云平台为中心的智慧应用生态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