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學會提問-用提問中獲得的啓示,激勵自己

4.被否定時,通過提問改變現狀——這件事中蘊含着什麼樣的機遇?

某些項目有很多人蔘與時,我們有可能會遇到被他人否定的負面狀況,例如:你所說的內容難道不是錯誤的嗎?要是那樣的話就太不合理了,讓人難以理解。特別是,當我們所提出的新方案,會改變一直以來所沿用的工作方式時,這樣的狀況就會比較多見了。

這種時候,我們往往會將其視作“自己被否定了”“自己被攻擊了”,但是這樣一來的話,我們可能也會變成進攻模式,從而同樣想要去否定對方:“不,難道你們不才是真正錯誤的嗎?”

這樣的狀況會讓周圍的旁觀者很困惑,說不定也會被牽扯進來。

雙方互相攻擊,只能帶來負面的情緒。最初,我們可能針對的只是對方的意見或者想法,但是最後就演變成了對對方的全盤否定。這樣也根本談不上能有什麼工作效率。

其實,我們可以靈活運用提問,來化解這一問題。

這件事中蘊含着什麼樣的機遇呢

在第2章中我曾經說過,當我們遇到對自己不利的狀況或者困境時,可以試着去問一問:“其中是否蘊含着什麼樣的機遇呢?”這也同樣適用於人際關係的處理上。

當被人說了否定的話時,有的人也許就會暴跳如雷了吧。其實,我們可以將其當作一件正面積極的事來對待,朝着情況的反方向去提出問題。

當然,已經發生的負面狀況是沒法被改變的。但是,即使改變不了現狀,我們也應努力從中尋找到對自己有意義的內容。

例如開頭所說的例子,當我們提出的新方案受到強烈否定時,我們可以試着問自己:爲什麼會招來大家如此的攻擊呢?

以此來加深我們的思考,說不定就能從大家臉上那不安的表情中讀懂些什麼。因此,我們就能明白,應該事先準備好能讓大家安心的材料。

基於這樣的感悟,下一次我們就會試着先去了解大家的“心聲”了。這樣一來,壞事也變成了好事。通過提問,讓我們從原本負面的狀況中找到了值得注意的地方,這也不失爲一種成功的體驗。

找出值得自己學習之處

“沒問題的話,就照我說的去做吧”,當對方像這樣持高壓態度時,我們心裏會很彆扭,或者產生一種牴觸情緒——“明明我有自己的工作方式”。

這種時候,我們可以將自己的視角擡高,試着從上司的視角看問題——爲什麼他會迫不及待地想要推進工作呢?這樣的話,說不定我們能夠找到這樣的答案:可能比起質量來,其更加看重的是速度吧。

那些擅於工作的人也大多都是這樣的,他們無論在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都能以“學習的態度”或者“單純地接受對方的態度”來對待工作。

“單純”也是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態度,因此,首先我們要問一問自己:能從這件事中學到什麼呢?

我從在麥肯錫工作時開始,就見過很多了不起的人,但越是真正了不起的人,越是能在提出“好的提問”的同時,又抱有單純的態度。其不會讓自己的工作方式受到任何約束。

首先,會讓自己去嘗試;然後,當遇到不順時,馬上提出不一樣的假設,並再次進行嘗試。像這樣快速地重複這一過程,最終才能很快修正自己的軌道,並儘早取得成績。

那些能提出絕佳“問題”的人,從不會把自己擺在絕對正確的位置上。他們會讓自己的思想更加包容,可以接納各種不同的意見,並能以“從零開始的思考”嘗試前所未有的方法,從而最終獲得成功。

<可用於頭腦風暴或會議中的提問>提問時要注意對場面的觀察——此時此刻,大家是何感受

那些在頭腦風暴或者會議的場合能提出絕佳問題的人,都是會仔細觀察現場氣氛的人。

這並不是指一言不發,只是在觀察場面,而是留心此時此刻大家都處於什麼樣的氛圍之中,然後再基於此提出必要的問題。

例如,大家是不是都沒什麼興趣,都很疲勞?討論的焦點是不是偏離了問題的本質?是不是該放鬆一下?等等。要根據不同的現場氣氛提出相應的問題。

我在進行團隊建設和團隊協作時,最留意的就是現場的氣氛。

甚至誇張點來說,我對於每個成員發言時說了什麼,反而並不是太過關注。比起你來我往的發言內容,我更注意仔細觀察的方面,如:他的發言是基於什麼樣的心理呢?爲什麼會這樣說呢?現場的氛圍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原因就在於,如果整個現場的氣氛是向好的方向發展,那麼不管討論的內容怎樣,一定能得出一個好的結果。

比如,在進行頭腦風暴時,當我感覺大家的思維變得僵硬,或者偏向某一個方向時,我就會想單純地提出一個問題:大家真的都認爲那個是很重要的嗎?

或者當看到大家的想法都很不合理地集中到某一點上時,可以問:此時此刻,大家都是何感受呢?用這樣的問題暫時阻止這種發展的趨勢。

此外,當感覺氣氛變得比較冷場時,可以說:我覺得現在的氛圍有些僵化,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呢?怎樣做才能變得更輕鬆一些呢?用這樣的問題改變整個現場的氣氛。

打破僵局的宏觀問題

在會議或討論的場合,當我們的思考陷入僵局,無法順利往前推進時,可以嘗試一下“宏觀的提問”。

例如像這樣的問題:現在,我在想什麼呢?此時此刻,發生了什麼呢?眼下最關注的事情是什麼呢?比較重視的是什麼呢?

這些問題能夠有效地幫助我們打破使情況陷入僵局的各種束縛。

反之,如果在這時還想着“將所有的事情都排出一個優先順序”,那麼,將會很難找到我們想要的答案。即使我們能夠回答,也僅僅是在對方前提條件的限制下做出的回答,無法改變全局的事態。

分別運用思維的發散與集中

在會議中,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就是,目前是處於思維發散的階段,還是集中的階段?

任何一個會議,都是在思維的發散與集中這兩種狀態之間,反覆切換着向前推進的。所謂“發散”,就是從各種各樣的論點或意見出發,想出各種創意,討論的範圍十分寬泛的狀態。而將焦點集中在某一個論點或意見上,進行深度挖掘的狀態,就叫作集中了。當我們的思維太過發散時,需要有一個問題幫我們重新拉回到某個論點上來,而思維過於集中的話,則會讓討論陷入僵局,此時就需要藉助像“我們想達成什麼樣的狀態”“什麼纔是真正的課題”等這樣的提問,來幫助我們重新回到最初的目標上來,或者探尋出其他的可能性。

比方說,當討論進行得無邊無際時,我們可以提出“雖然能從中總結出幾個論點,但是最應被重視的是什麼呢”,以此來重新梳理討論的內容。

還有,當討論集中到某一個論點上或者全是場面話時,我們可以提出“到底什麼纔是真正重要的事情呢”,以此來進一步加深思考。

大家掌握了這種區分使用提問的能力以後,才能更好地掌控討論或會議的節奏。

<可用於頭腦風暴或會議中的提問>變負爲正

我們已經通過案例瞭解了,當工作進展不順利時,可以通過提問來幫助我們找到此前未曾留意過的想法,以及未曾意識到的內容。

提問就是有這樣一種無中生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那麼,能對如此多的事物帶來影響的提問,其本身又有什麼差別呢?

就像本書中一直在反覆強調的那樣,如果被所謂的“前提條件”所束縛的,或者是從思維定式出發而提出的問題,是很難引起共鳴的,也不可能打動他人。

只有從中立的視角出發提出的問題,才能讓大家有恍然大悟的效果。所謂“中立的視角”,指的就是不被前提條件所束縛的狀態。

曾讓我印象深刻的提問之一,是田阪廣志教授所提的一個問題。田阪教授是著名的達沃斯大會的主辦方——世界經濟論壇的會員。

在2009年的達沃斯大會上,來自美國的宗教學家吉姆·沃利斯曾做了下面這樣的發言:

“等到這次經濟危機結束的時候,倘若我們都沒有任何改變,那麼在這次危機中受苦受難的大多數人,他們所受的痛苦就全部白受了。”

根據他的發言,田阪教授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與其關注危機何時結束,我們是不是更應該想一想,這次危機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呢?”

2009年恰好是讓世界經濟落入谷底的“雷曼事件”發生的第二年。世界經濟界的專家齊聚一堂,討論的議題就只有一個,那就是該如何擺脫此次危機的影響。而田阪教授從中立的視角出發,提出了這樣一個讓所有人都恍然大悟的問題:

這次經濟危機何時才能結束呢?

這樣的提問,是以“經濟危機是一件完完全全的壞事”“現在所處的狀態是很糟糕的”爲前提提出來的。但是,“這次經濟危機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呢”的問題中並沒有對“經濟危機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下定論,而是站在中立的角度,思考能從中學到什麼,以及能爲將來帶來哪些正面的影響。這樣就能幫助我們跳脫“經濟危機是不好的”這一思想的束縛,從而探索出新的可能性。

在此之前,所有人都只認爲“這是一件壞事”,但是這樣的提問成爲讓人們的想法朝反方向改變的契機,從而找出其中蘊含着的正面的可能性。

更進一步說,前一種提問主要源自恐慌或不信任的心理,而後一種提問則是源自愛。

我們因爲恐慌或不信任,導致在做選擇時會表現得十分緊張,但是有愛的候選項,能讓我們感受到更多的可能性,從而讓我們變得更加積極。那麼,到底哪一種提問能給大部分人以正面的影響呢?我相信答案已經不言而喻了吧。

除了“世界經濟”這樣的宏觀話題以外,我們的日常工作中,也同樣可以使用這樣的提問。

“該如何應對這次銷售額減少的危機呢?”這個問題,讓人聽了就很頭疼。

而如果換成“這次銷售額減少的危機,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呢?”就能讓我們對情況的認識更加深刻,同時也能以“朝前看”的姿態來進行思考。因此,提問時的細微差別,將會爲以後帶來很大的差異。

<能提升團隊實力的提問>用四個問題改變團隊成員的想法

無論是工作中還是個人生活中,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會有極限的。要想取得重大的成果,離不開周圍人的共同努力。但是,如果只有我們自己很有幹勁,而其他人卻沒有鬥志,到頭來只能是瞎忙。

不僅工作上的團隊協作是這樣,和家人、戀人或者朋友一起做事時也是一樣,能否讓他人都能變得和我們一樣努力,將是很重要的事情。可是,要讓周圍的人都能燃起相同的鬥志談何容易呢。

提問的方式將能夠大大地幫助我們調動起他人的工作積極性。

例如,我們希望團隊的成員都能朝着同一個目標前進,可大家卻都好像各有所思,這會讓工作無法順利推進下去。

即使我們追問:“爲什麼大家都不願意好好工作呢?”也可能招致反駁:“我可是一直在幹活啊”“還要忙其他各種事情”……此時,我們需要的是能讓團隊重新凝聚在一起的提問。

這種情況下,我們往往會像玩“抓犯人”的遊戲一樣,想要找出到底是誰不好好工作,但是請大家抑制這種衝動,先提出一個讓大家迴歸原點的問題——大家都好好想一想,我們的初心到底是什麼呢?

具體來說,我們可以像下面這樣的流程,來對團隊成員進行提問。

①讓大家發發牢騷——此時此刻,在想些什麼呢

當團隊成員的心都不在一塊兒時,對於項目的向心力也會變弱,這時我們就需要花一點點時間來讓團隊“重新啓動”。

首先,要讓大家發泄出心中的牢騷。所以我們可以這樣問:此時此刻,在想什麼呢?到底什麼讓你感到厭煩?特別介意什麼?……

一般來說,牢騷往往都是一些負面的內容,但是,當我們已經陷入消極的狀態之中時,也必須排除一些“毒素”才行。所以,像這樣能夠讓大家發發牢騷的提問,也是非常有效果的。

②詢問大家的目標——我們的初心是什麼呢

當人們將心中的牢騷都一吐爲快後,不知不覺間,不滿的態度也會隨之消失。因爲,大部分人還是更願意保持一種輕鬆的狀態的。

因此,當心情變輕鬆以後,我們可以接着提問:大家的初心是什麼呢?我們是爲了什麼而努力工作的呢?

這樣一來,大家纔會很自然地說出當初的目標:“其實,本來真的是想……”接着,我們就可以順勢追問:“那麼,爲了這個目標我們該怎麼做呢?”

③詢問大家的強項——我們團隊的強項在哪裏呢

遺憾的是,當團隊瀕臨分裂的危機時,大部分領導者只會從側面來觀察成員們表面上表現出的態度和行爲。

爲了不讓項目的進度受挫,總是會想去弄清楚誰在唱反調,誰在認真工作等,以圖依靠那些沒有問題的成員來渡過難關。但是如此一來,將無法發揮出團隊真正的實力。

重要的是不能將問題的焦點集中在項目的內容上,而是應關注“團隊中的個人能力以及人際關係”。“團隊成員各自的長處是什麼呢?”“團隊的實力以及應被重視的事情是什麼呢?”“團隊中發生了什麼?”“怎樣才能恢復良好的人際關係?”以這樣的價值觀,才能讓人際關係重回正軌。

④詢問該如何發揮大家的強項

我們已經重新確認好了團隊工作的目標,也重新認識到了各自的強項,接下來就要向成員們拋出這樣的問題:“該如何發揮好大家的強項呢?”以此來重新激活整個團隊。

在團隊成員的心都已嚮往一處時提出這樣的問題,讓所有人都意識到這一次不是靠我個人的力量,而是要依靠全體成員的合力才能使工作打開新的局面。這樣一來,整個團隊纔會變得更團結。

<改變想法的練習>用“角色化”提問法改變內心的想法

這裏,再向大家介紹一個在培訓中常用的方法。

相信讀者已經都明白提問的好處及其重要性了吧,但是,也許還有人會有疑問,在現實生活中提問真的能改變人嗎?而且,說不定你自己就是這麼想的,“說的道理都懂,但是真正實際去做就不行了”。

這是因爲,當我們面對新的事物時,總會有一些牴觸。

這裏要介紹的,就是能有效改變自己或他人內心想法的“角色化”提問法。

當對方對新的事物有一種抗拒感,或者是覺得即使做了也是沒有意義時,可能是與其曾經嘗試過新的挑戰但最終卻失敗的經驗有關,這讓其從此變成了否定的態度。這種時候,他們爲了自我保護,可能就會產生很厭惡的想法,甚至從一開始就表現得很冷漠。

人表現得猶豫不決時,其根本原因不在於失敗本身,而是如果失敗了,自己及周圍人的評價。

這種情況下,即使我們直截了當地問對方:“爲什麼不願意改變呢?”或者問我們自己:“爲什麼不願意改變自我呢?”也是很難找出真正原因的。

能夠打動自己或他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使用“角色化”提問法。這也是在培訓時常用的一種方法,而且效果也很顯著。首先,我們來介紹一下在實際培訓中的做法。

例如,對方對新的工作或者方法表現出不贊成時,一般的提問是這樣進行的:

Q:“你好像對新的方法非常不認同,那麼,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呢?”

A:“啊,有好幾次了呢。”

Q:“是因爲以前也有過各種失敗的經歷嗎?”

A:“就是那種感覺。”

所以,即使我們就爲什麼拒絕新方法進行提問,也可能難從對方口中得到直接的答案。

我們可以嘗試使用“角色化”提問法。

Q:“聽說你不願意改變看法,那麼,假如你的心中住着不同的自己,你會叫他們什麼名字呢?”

A:“也許分別是‘保守者’和‘激進者’吧。”

Q:“那麼不是你自己,而是從內心裏那個‘保守者’來看的話,你覺得他在害怕什麼呢?”

A:“嗯——應該是害怕自己存在的價值被否定吧。”

Q:“基於這樣的恐慌,‘保守者’會怎麼說呢?”

A:“我想他會說:‘最好還是別去嘗試新的事物了’。”

Q:“那除了這個‘保守者’以外,那個‘激進者’他會怎麼看呢?”

A:“應該會覺得很遺憾,錯失了一個機會吧。”

雖然上面的對話,與我們在實際培訓中所用的相比稍顯誇張,但是通過“角色化”的方式,從另一種角色的口中說出自己很難直接說出口的話,這樣能淡化原先的抗拒感,也更容易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這個方法也同樣適用於我們自己身上,將自己心中感覺厭惡的那部分情緒“角色化”,然後與其進行對話。就像下面這樣的感覺。

我自己:“爲什麼沒能在會議上好好地闡述自己的意見呢?”

保守者:“是因爲覺得自己沒必要發言吧。”

我自己:“但是,難道不應該通過自己的發言,讓企劃案獲得通過嗎?”

保守者:“話雖這麼說,但是如果被否定,就意味着項目得全部停止,所以比較擔心。”

我自己:“即使有反對的意見,也並不意味着這個企劃案就永遠不能被通過吧。”

保守者:“嗯,說不定可以吸取反對的意見,從而提出更好的方案。”

就像這樣,嘗試面對自己心中的負面想法進行客觀的提問,從而找到心理上的原因及解決的對策。

在自己下意識的情況下,通過“角色化”的提問進行了一場自我的“頭腦風暴”,明確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和想法。

而且,大家也要客觀地認識到這種提問中出現的“擬人化的另一種角色”,並不是真正的自己,才有助於我們保持一個向前看的姿態。

5.用提問中獲得的啓示,激勵自己

有了好的提問的經驗之後,就會發現以前會當作問題的狀況,其實並不算問題,反而會將注意力集中到更爲重要的事情上。

例如,“雖然有想去做的事情,但是不得不去完成的工作太多,導致時間不夠用”,有的人就會將問題的重點放在“時間”上;但是如果換個維度來思考,就會認爲“如果將重點放在‘真正想去做的事情’上,那些‘不得不去完成的工作’也就屬於不必要的事情了”。

提問就是有這樣了不起的作用,能讓我們注意到此前無法用言語表達出的內容。

假如從一開始就有人不容分說地指責道:“這難道不是你的問題嗎?”我們也不大可能說“你說得對”來表示認同吧。即使會在心中想着“也許是這樣的吧”,但也很難會將其變成具體的行動。

我們一個人很難弄明白,什麼對自己來說纔是真正重要的事情。因爲我們沒有留意到,自己是被各種各樣的“前提”所束縛着的,因此,想跳脫出這些束縛並發現新的可能性,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身處團隊中的成員則可以利用互相提問的方式,從大家的提問中發現自己未曾思考過的內容,從而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提問的人也可以和被提問者一起探尋,將各種各樣的問題當作自己的事情來進行思考。

將他人的問題當作自己的事情來進行思考,從而催生尊重、共鳴、寬容的氛圍,讓整個團隊更加團結。

至此,就更新完第四章了,僅剩下最後的第五章了,勝利就在眼前,加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