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讀百頁書,月寫萬行字

不經意間,豬年春節沒過完,城市就被紛紛揚揚的大雪覆蓋了。

天已經黑得很早,沒過五點,暮色已象舞臺的幕布一樣,掩上了日的餘光。

家裏沒有綠蟻新酒和紅泥火爐,有的是雙十一買的一堆新書。

說起來雙十一,買的最多的還是書。

現在有很多公衆號和微博大V,都在列書單,這倒真是一項極有意義的事業。讀了經典的書,能寫出感想,並向大衆推薦,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好事。



讀什麼書,其實是有一些竅門的。

首先你讀名家大家的作品,這些師傅也並不是一開始就是大師,他也是在不停的讀書,汲取前人的知識養料。他推薦的書,拿來讀,對於普通的讀者,不啻於一種學識上的更進一層樓。

比如,你讀村上春樹,他喜歡的近現代作家,卡夫卡,塞林格,毛姆,雷蒙德錢德勒,菲茨傑拉德,個個都是經典。你也許覺得村上自怨自艾心理稍有變態,但多讀了以上他喜歡的書,你的格局就會大很多。

村上不讀逝世不到50週年的作家的書,也有他的道理。他是剩下的時間太少了,畢竟是個50多的老人。其實,年輕人中,張嘉佳故事寫得不錯,張佳緯球評寫得好,大冰的遊記很騷情,馮唐是個醫學博士才子,韓寒也還沒有江郎才盡。趁自己也年輕,都可一讀。



有時,讀着書,看到喜歡的情節,想到另外的好書,就上網,到當和寶上找找,下個單,權當記錄,湊到200減100時,一氣買回,也是件很過癮的事。

書就放在牀邊,是絕好的催眠。讀幾頁大師的書,象大師在你耳邊叮嚀,絮語,撫慰你的心靈,就好象在雪夜,喝了一杯上好的紅酒,又燙了腳,入眠。醒來時神清氣爽。絕不會有玩手機到了半夜還欲罷不能,早起頭疼欲裂又後悔沒有早睡的感覺。

有時,出門。書架上隨手可抽一本。是那種在火車上、飛機上可以一口氣讀完的好書。日本人發明過口袋裝下的小書,叫文庫本。下班在酒吧坐着的白領,從Hermes風衣口袋裏,隨手拿出,喝着酒,讀書。日本人是個看讀書的民族。這點我們真比不上他們。


這是,網上傳的日本小學生在泰國機場侯機,人手一本書。而我們的孩子,估計手機、PAD全上了吧。能拿個KINDLE,讀讀電子書,就是異類了吧。

三聯出過一套非常棒的書。中學生圖書館文庫。兩大盒子。全是國學、美學、歷史學、哲學大師們的經典著作。之所以冠以中學生圖書館的名字,大概是給民國中學生讀的吧。象《萬曆十五年》、《國史新論》、《幹校六記》、《鄉土中國》以及一些譯作,加繆的《西西福斯神話》、奧勒留的《沉思錄》,估計在時下這浮華焦燥的社會,很多成年人都沒有讀過,更別說整天作業都做不完的中學生。


我倒是買了一套放在書架上,指望着孩子有一天開竅,能自己找來讀。無論他讀完任何一本,都是一生受益。你看那些大師,要不然就是出身書香門第,要不然出身寒門,但是得遇明師,總角小兒時讀了大量的書。胡適就是個例子。現在的當年明月也是個例子。你別驚奇他個普通公務員怎能寫出明史,其實他小時侯也讀了大量的史書。

有時你感慨,爲什麼別人有深度,別人有談吐,別人引經據典,別人出口成章,別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看到美景不會爆粗。真的沒什麼,就是因爲他讀的書比你多。

所以 ,書當買時直須買,莫使閒時玩手機。

古人誠不我欺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