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聊聊《活着》這本書

我第一次讀《活着》,是在我讀高中的時候。

但因爲我讀書少,第一次讀完這本書,並不能讀出很深的東西。我能清楚地記得的是讀這本書後,內心受到的極大的震撼。

我不喜歡悲劇,在讀的過程中,我總盼着富貴一家的日子會慢慢好起來。看到富貴的生活平穩時,我也會感到欣慰,但意外總是發生在最讓人欣慰的時刻。

第一次,富貴洗心革面,就在我我期望着這一家慢慢走向幸福的時候,富貴卻被抓了壯丁。回家後,母親已不在人世,女兒也不能再開口叫爸爸。

第二次,就在我看到他們的日子安定下來的時候,家珍卻罹患軟骨病,有慶被抽血抽死。我原以爲富貴會崩潰,可是他沒有,而且這纔剛剛開始。

第三次,鳳霞終於找到了丈夫,原本喜事可以衝一衝以往的悲哀。可不幸再次光顧富貴,鳳霞死於難產。這時家珍已經接受不了自己的孩子接二連三的死去,崩潰的她在鳳霞死後,卻流不出一滴淚水。

第四次,獨自一人撫養孩子的二喜,在鳳霞死後,失了魂一般,除了和富貴,不再怎麼說話。二喜邊工作,便照顧孩子,求人給苦根爲口奶,生活本已苦到了極致。可死亡還是不放過,意外,偏偏發生在生活最難熬的人身上,二喜也死了。

第五次,只剩爺孫二人。我怎麼也想不到苦根是吃豆子噎死的,如此簡單的就奪走一個人的生命,我無法想象,一個人要內心多麼強大才能面對這一切。

第一遍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真的哭了。太苦了,太慘了,讀第一遍時我感受到。

在對比中,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我所有的沮喪,也在目睹富貴的一生之後,一掃而空。

但是大家都知道,這並不是比慘的標本書,也並不是讓我們用來建立生活自信的書。

直到我讀的書稍微多了一點,我才找到了一點蛛絲馬跡。

先了解這本書的寫作背景。當時餘華寫作的心態同以往相比有了微妙的變化。

“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內心的憤怒漸漸平息,我開始意識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尋找的是真理,是一種排斥道德判斷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發泄,不是控訴或者揭露,他應該向人們展示高尚。這裏的高尚不是那種單純的美好,而是對一切事物瞭解之後的超然,對善於惡一視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上面是餘華對《活着》這本書作的序,剛開始我看不懂,直到我讀了一些他其他的作品,纔有了初步的認識。餘華的早期作品描寫了很多血腥暴力,和死人。他經歷過文革年代,很多事情使得他一直以敵對的態度看待現實,這種態度就具體的表現在他的作品中。

《活着》這本書,雖然也死了很多人,但較其他作品,《活着》中接二連三的死亡更多的是命運的安排,是餘華對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的和對世界的樂觀態度所做的實驗。

在寫作的過程中,他明白了人是爲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爲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雖然富貴承受了諸多不幸,但我們並沒有從他口中聽到過抱怨。恰恰相反,他開始捕捉生活爲數不多的美好,即使是在最困難的時候。

他開始疼老婆孩子,在家珍走不動的時候,他揹着她,在黃昏時,到村中走走。

家珍貼着富貴的耳朵說文問:

“他們不會笑話我們吧?”

“我揹着自己的女人有什麼好笑話的?”

富貴夫妻二人,即使在受到生活的脅迫下,仍然能夠享受溫馨與甜蜜。即使身處在最悲苦的生活中,也能咂摸出一點甜味來。

還有一段富貴對家珍的死的敘述:

富貴微笑地看着我,西落的陽光照在他的臉上,顯得格外精神。他說:
“家珍死的很好,死的平平安安,乾乾淨淨,死後一點是非都沒留下,不像村裏有些女人,死了還有人說閒話。”
坐在我對面的這位老人,用這樣的語氣談論着十多年前死去的妻子,使我內心涌上一股難言的溫情,彷彿是一片青草在風中搖曳,我看到寧靜在遙遠處波動。

富貴的對家珍死的描述,沒有抱怨,沒有任何的負面情緒,只有淡淡的欣慰與懷念。

正像給餘華靈感的美國民歌《老黑奴》中描寫的那樣,老黑奴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舊友好地對待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

我理解的《活着》並不是在描寫苦難,只是在講述一種事實。

是事實撩撥起了人們心中的哈姆雷特,而不是作者把自己的思想,藉助小說,傳遞給讀者。

餘華說他感覺自己寫下了高尚的作品。

我感覺他寫下了偉大的作品


相信你也一定讀過《活着》這本書,寫下你的感受與我分享吧!我想知道大家的閱讀感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