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於文字,感恩遇見!

01

生命中的遇見有很多理由,因同路而行、因同畫共賞、因同歌共唱……而今天想說的是因爲文字而與蔣坤元老師的星點交集。

因爲遇見美女成悅老師,瞭解到人生猝不及防之下還能如那般美好,於是畢業之後的埋藏在心底的文學夢又開始慢慢滋長;

因爲遇見齊帆齊老師,感受到了文字的溫暖、文字的力量,又一次拿起昔日久放的書本和筆囊;

因爲遇見蔣坤元老師,對於寫作,對於作家,對於企業家,我重新有了認識。

02

一條路,一直走。因爲文字,加入齊悅夢想社羣;因爲緣分,相識了很多文友;因爲熱愛,大家一起勇往直前。但我從不是優等生。

課堂上沒有按時聽課的我總是在課下一個人打開,細聽;

羣裏邊不常發言的我也曾不斷點開大家的文章,細看;

簡書不常更新的我也會用心寫下幾篇文章,細磨。

手中的筆放下太久,提起時總會有些費力。心中有迫切表達的慾望,筆卻擱在紙上久久不能成文;成文後又發現沒有可讀性,像飲過夜的白開水,難以下嚥。寫了改,改了寫。

閱讀別人的文章,分析別人全文的佈局;看人家的文章段落之間的銜接過渡,考慮相關圖片的穿插位置;總結作者想表達的主題思想。之後並試着把這些應用到自己文章上去,使文章更加美觀整潔,提高文章的可讀性。

最後將自我感覺良好的第一篇文章發給齊齊老師,第二天,竟然轉給我50元稿費,當時自己特別開心,這是一種被認可的開心。

而當時,我也在自己文章被收錄的公衆號正翔語中初步瞭解了蔣坤元老師。關注了公衆號,並加了老師的微信。

02

有緣成朋友,惜緣成知己;
不能有相聚,但願心相馨.

自此開始在微信關注蔣坤元老師。

人們常說,優秀的人都相似,而平庸的各有各的平庸。理所當然,蔣老師屬於特優秀的那類。

儘管事務衆多,他仍舊堅持寫作,並能夠在簡書做到日更;

儘管身心操勞,他依舊堅持每日在微信分享自己的文字,像《白米妹妹和黑豆哥哥》、《80年代的大農戶》、《四十纔是青春》……等;

一篇篇文章像一幅幅畫卷,讓想要了解的人們歎爲觀止。蔣老師能夠做到文字如靈魂,文字如其人,以文交流,以文會友。

此時的我只在微信關注,有時小心翼翼的在文章下面點個贊。在我看來,在寫作這條充滿魔幻的海洋裏,我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蝦米,而蔣坤元老師早早地就成爲萬人矚目的錦鯉。

03

只因文字能引起你我的共鳴,所以彼此互相理解,互相認同,互相支持。

“勵志女神”齊齊老師出新書《追夢路上,讓靈魂發光》,過完年後一口氣看完,並寫了一篇《有夢想,不屈服》的讀後感。

好的文字就是如此,讓你有不得不表達的慾望。看完書中的勵志人物,深深覺得,夢想是值得爲之拼搏的一件事情。

而讀到介紹蔣老師的文字,更瞭解到蔣老師的方方面面。

業餘寫作出版31部著作、資產過億、蘇州最富有的作家、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這些等人盡皆知,我還瞭解到蔣老師與佛學。

我在簡書寫齊齊老師新書的讀後感,沒想到蔣老師第一個讚賞,並評論“謝謝你,齊齊老師的書,佛光普照。”

更讓我吃驚的是蔣老師在簡書關注了我,並在微信分享了我的讀後感。

看到讚賞和評論的那一刻,我欣喜了好一陣。因爲文字,我又一次遇見大咖。但隨後,我鞭策自己,老師是位誠心向佛的人,這是對齊齊老師新書的宣傳,也是對我這個小小的寫作者的鼓勵。

04

有的人機關用盡,才拼得世間榮華富貴,卻落得遺臭萬年;
有的人不計較個人得失,爲天下人民謀福利卻留下英名萬古。

在我看來:

蔣老師資產過億卻不驕不躁,能夠在文字中找到一方淨土;

蔣老師美譽一方卻平易和善,能夠在人羣中找到自我;

蔣老師事業有成卻堅持修身,能夠在佛學中獨闢蹊徑;

感恩遇見,寫作路上,你是我前進的榜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