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压力从大脑开始

日更 Day96

消除压力从大脑开始

“零压力”不应该成为我们的目标,因为压力绝对不会消失。期望不能得到的东西,反而会增加我们的压力。

释迦牟尼用了六年时间苦修,希望战胜压力,但是最终还是没有成功。他承认诸漏皆苦,其实就是说人生永远存在着压力。

而所有的压力都是来自大脑的感觉。本书的作者是日本知名的脑科学专家,通过对大脑的深入剖析,我们会更了解我们的压力。

当我们受到身体性压力时,比如疼痛,首先从丘脑,经过大脑皮质或大脑边缘系,到达压力中枢——丘脑下部室旁核。

室旁核会产生促肾上腺素皮质释放激素(CRH),刺激下垂体,释放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这种荷尔蒙刺激肾上腺皮质,引起肾上腺皮质肥大和压力荷尔蒙“皮质醇”的分泌。皮质醇过多,会引起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

动物也会有脑压力,但有些压力只有人类才能感受到。

一是不快产生的压力;

二是自己为别人做的事没有得到适当的评价而产生的压力。

第一种常常发生在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比如对酒精的依赖,对网络的依赖,还有购物、性和暴力等等。

第二种则是来自于与他人的互动,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的不同。比如同他人的比较、升职压力、财务压力等等。

长时间看电脑、打游戏、看电视的人,前运动区就会不活跃。电视儿童就是因为前运动区不发展,而与人沟通产生困难。婴幼儿没有耐心、喜欢哭也是因为前运动区还没有发育。在学校里喜欢欺负同学的孩子,从表情读懂人物感情的能力很明显要差很多。

疲劳和酒精会弱化前运动区功能,这是很多成年人失控的主要原因。

演员靠演技哭出来的眼泪不会减压,反而会增加压力。

哭比笑好。哭比笑更能消解压力,流泪后是爽快了,大笑后是有精神了。但哭很吃力,不能总哭,笑比哭时间短,可以每天轻松进行。

很多人在一起哭,效果更好。这是同感的力量。

所以,你的减压计划是:

作息规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晒晒太阳。

坐禅,或者培养一项能够坚持的韵律运动。

每周末找个令你感动的电影自己哭一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