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观应《盛世危言 》片段

《易·系辞》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盖道自虚无,始生一气,凝成太极。太极判而阴阳分,天包地外,地处天中。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者是也。由是二生三,三生万物,宇宙间名物理气,无不罗括而包举。是故一者奇数也,二者偶数也,奇偶相乘,参伍错综,阴阳全而万物备矣。

故物由气生,即器由道出。《老子》云:“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名者,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也;有名者,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也。孔氏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既曰物有本末,岂不以道为之本,器为之末乎?又曰:“事有终始。”岂不以道开其始,而器成其终乎?孔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又曰:“君子不器。”良以握原者可以制化,大受者不可小知。昔轩辕访道于广成,孔子问礼于老氏,虞廷十六字之心传,圣门一贯之秘旨,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盖人受天地之中以生,天地有中,人亦同具。秦、汉以降,三教分途,均不识中为何说。《大学》云:“止至善。”止此中也。《中庸》云:“得一善则拳拳服膺。”服此中也。《易·系辞》云:“成性存存,道义之门。”存此中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此中国自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以来,列圣相传之大道,而孔子述之以教天下万世者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