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銷書簡讀——《AI•未來》

《AI·未來》是由李開復博士所著,講述人工智能席捲全球,對經濟和社會各方面帶來何種影響的書籍。

1 《AI·未來》內容總結

1.1 人工智能概念

機器學習是涵蓋了深度學習的一個人工智能技術領域。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人工智能先驅者就致力於在機器上搭建人類智能。80年代,人工智能分爲兩個陣營,一個是規則式方法(rule-based),一個是神經網絡方法(neural network)。

1.2 人工智能發展格局

人工智能時代的七巨頭——谷歌、Facebook、亞馬遜、微軟、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建立起了海量的數據儲備,招募精尖人工智能 人才,構建 人工智能 時代的公共設施,即私有云和公有云設施,讓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擴散到整個經濟體系。

1.3 人工智能四階段

互聯網智能化商業智能化實體世界智能化自主智能化

1.4 人工智能發展趨勢

預計未來10~20年,美國有40%~50%的工作崗位是能夠被人工智能取代的。

2 《AI·未來》內容分述

2.1中國的“斯普特尼克時刻”

2017年07月,國務院公佈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規劃提出未來將對人工智能發展給予更多資金、政策支持,是國家級的對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遠景規劃。

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將會改寫世界秩序,“贏家通吃”的經濟原理,將使財富集中在中國、美國少數幾家人工智能寡頭公司,貧富差距將更難以消弭;同時,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加速了人類的職業被部分取代的危機。

2.2從競技場殺出的世界級創業者

創業公司的商業模式、產品與核心價值觀內生於特定時代與環境的文化特徵。硅谷創業文化是精英式的“極客—嬉皮”混搭文化,硅谷的創業者胸懷通過創新“改變世界”的夢想,沒有世俗只有崇高。而中國創業界則更多以市場爲導向,做順應市場的產品,即便是模仿成性,也要賺風口上的錢。

2.3 中國的另類互聯網世界

中國與硅谷在O2O商業模式上的區別是“輕量”和“重磅”的區別。中國公司是“重磅”,它們不僅打造平臺,還包攬了平臺下對接的實體領域的各種行爲;而美國公司是“輕量”模式,它們只運營平臺。

2.4兩國演義和七巨頭

人工智能的電網和電池:七巨頭的“電網”式與創業公司的“電池”式較量的結果將決定人工智能領域的商業格局——是寡頭壟斷還是數百個公司角力。

2.5人工智能發展的四波浪潮

互聯網智能化(Internet AI)使用人工智能算法作爲推薦引擎,因爲這些算法瞭解、研究、學習我們的喜好,從而推薦我們偏好的內容。

商業智能化(Business AI):給傳統公司數十年積累的大量專業數據貼標籤。通過弱特徵和強特徵的結合來進行判斷。

實體世界智能化(Perception AI):將人工智能延伸至我們的生活環境,以大量傳感器及智能型器材,把現實世界轉化成可被深度學習算法分析和優化的數據。OMO(Online Merge Offline)。

自主智能化(Autonomous AI):機器能夠看到和聽到我們周邊的世界,就可以安全地移動和有效率地工作了。自動駕駛技術。

2.6 烏托邦、反烏托邦和真正的人工智能危機

人工智能可能會滋生21世紀的階級制度:人工智能精英和“無用階層”。一大批人會因爲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而感到失去人生的意義。但殘酷的事實是,先進的生產力永遠會毫不留情地淘汰陳舊的生產力。

2.7 人類與人工智能共存的藍圖

政府應該警覺人工智能時代逼近所帶來的對社會、經濟的衝擊,通過公共政策的引導與專項對策的制定,來緩解和改善衝擊帶來的破壞力,比如通過“社會貢獻津貼”的設置,對那些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慈善和公共服務事業的公民,政府提供一筆不錯的報酬。例如:護理工作、社羣服務、接受培訓。

3 《AI·未來》一句話評語

李開復博士早年畢業於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是很早就研究人工智能的頂尖專家,整本書以細膩工整的語言敘述,邏輯清晰的分層構架,爲我們展示了人工智能的來世今生,並將中國和美國兩個經濟體在人工智能發展階段的對比來闡明人工智能的格局走向,通過援引中美兩國人工智能領域的獨角獸企業來應證人工智能在不同文化精神的兩個國家成長的態勢和特徵,最後通過人性化的視角辯證地看待了人工智能在人類社會中所造成的影響並提出了對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