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文化是不是在毀掉你?

時代的潮流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流行的東西你方都尚未唱罷我便登臺,讓人目不暇接無暇細思。近日閒暇時間刷刷抖音,一會兒工夫便刷到了不下三條關於太宰治的《人間失格》內容,配文憂鬱,視頻泛着文藝調的哀傷。看過《人間失格》的朋友應當知道,這是一部自傳性小說,全書充滿了怪誕失落的色彩,尤其是作者的死亡給它蒙上了一層悲觀灰敗的陰影。百度後我發現,這本小說早在1948年就發表了,而在最近以一句“生而爲人,我很抱歉”再度火熱起來。

一種叫喪的文化,開始流行。



“活着好累啊真沒意思”“什麼都不想做只想躺着”“有錢人的生活才叫生活”……悲觀、絕望、慵懶、失落、無所事事、混吃等死、渴望坐享其成等等這樣的情緒與狀態呈現在很多青年人身上,那些本該朝氣蓬勃的生命一時間顯得死氣沉沉。“喪”,彷彿成了一種擴散速度極快的精神瘟疫。

“白天是搞笑的廢物,晚上是憂鬱的怪物。”這話是不是說到了很多人的心坎裏?白天的時候大大咧咧,笑得沒心沒肺,彷彿不會被任何事情難倒的樣子。到了晚上卻一個人縮在被窩裏看手機到深夜,哭哭笑笑,頗像個精神衰弱症患者。喜歡喪,是喜歡那些昏暗的色調和憂傷的音樂,喜歡看見很多人都和自己一樣彆扭到死,喜歡這種顯得很酷又很傷的情懷。


爲什麼這一代年輕人會這麼“喪”?除開追趕潮流的一批人,總而言之就是壓力太大。壓力來自於很多方面:家庭、學習、事業、愛情、友情、個人因素……我們經歷着數不完的考試,嚴重的課業壓力,難以承受的就業困難經濟危機和互聯網轉型的大好契機。既然所有人都要我快樂,那我便笑。可是網絡上的我和現實中的我並不是一個人,我可以哭,可以自由地吶喊說我好脆弱。我想,只要不傷害到他人,這並沒有什麼錯。我們需要發泄的地方,需要把所有的負能量集中處理。

不過在沉浸於喪的狀態時,問問你自己,“喪”在毀掉你嗎?你是不是變得越來越慵懶?不想做任何事,不想見任何人,寧願自己一個人躺在沙發上或牀上,寧願這世界永遠都是黑夜?有段時間,我也很喪,遊戲不想碰,新買的小說也懶得翻。就自己呆呆地坐在房間裏,心裏是一大堆亂七八糟的事情,剪不斷理更亂。那時候的天空從明亮一點點沉入黑暗,我模糊地感覺好像被全世界拋棄了,於是悲從中來。不能讓多愁善感又老是自怨自艾的人獨處,不然他們真的分分鐘都能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而我就是在漸漸陷入昏暗的房間裏放聲大哭,沒有眼淚,只是嘶啞地吶喊。喊完之後,我走出房間,去吃飯了,彷彿什麼都沒有發生過。可是那種鈍痛的撕扯感覺,依然清晰地留在心臟裏。

網易雲有一條熱評說:“如果一個人住,千萬不要在下午時睡午覺,一覺睡到六七點等你一睜開眼,看着朦朧黑黑的天空,看着空蕩的房間,會有一種被全世界遺棄的感覺,孤獨在那一刻體現的淋漓盡致。”


但我想告訴你,我們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個體。因爲孤獨,所以呈現出多樣和精彩,因爲感覺到了孤獨和喪,所以我們會更珍惜身邊的人和景。

喪不會毀掉一個人,它只是在某個時空罅隙忽然出現,想要看看你過得如何。等到感覺到有人過來了,它就逃走了。

所以,不要喪,不要害怕深夜的黑,天亮之後,有人一直在愛你呀。借用謝憐的話:“如果不知道要怎樣活下去,就爲了我而活下去吧”,如果覺得沒有人愛你,那就來我的世界吧,我愛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