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行記

一晃眼三個月就過去了,公婆他們在杭州的跨年省親之旅結束了。趕上了杭州連綿不絕的雨季,心情也變得溼漉漉的,還好臨走之時陽光燦爛了一週,杭州也迎來了最美好的春意,彷彿在歡送他們一般。

提前了很久買好的回程機票,婆婆總是嚷嚷着還是坐火車舒服,其實我們心裏明白,他們只是不想浪費小輩的錢。常常勸公婆平時要捨得給自己買吃買穿,不要把錢看得太重,轉過頭來就聽他們在念叨,那是因爲你們沒有過過苦日子,現在的吃穿我們己經很滿足了。

來了三個月,幾乎每週兒子都能吃到一頓婆婆包的手工水餃,白菜的、芹菜的、茴香的、韭菜的、雀肉的、豬肉的、牛肉的頓頓不重樣,臨走了還包了好幾百個餃子,速凍好放在冰箱裏,只是因爲兒子好那一口。

公婆總是說,到杭州來住會麻煩我們,來之前要爲他們準備好房間、被褥、衣物、食物……臨走了還要收拾好一陣子。所以他們總會在離開前,一點點的把自己使用過的東西收拾洗曬停當,想盡量給我們減少負擔。雖然有時我們會感覺這樣有一點見外,但確實省了不少時間。

這次兒子因爲週末上興趣班的緣故不能去送行,他們特地提前一天跑來等着兒子下晚課,一直到十點,只爲了回山東前再看上他一眼。公婆望着兒子,眼角眉梢裏都是帶着笑意的,握着手,捏捏胳膊,擁抱一下,喜悅又難捨難分之情溢於言表,好像要把他的樣子完整的裝進腦袋裏。

第二天一早開車送他們去機場,說實話11點的飛機並不需要走得那麼早,可老人們七點多就早早的收拾妥當一切等着出發了。我知道,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他們其實也想家了。

車子行駛在路上,老人們感概城市裏高樓林立,車流人流的密集總讓人有種不適應的感覺。連着趕上了兩三個紅燈,他們的神情裏明顯多了份焦慮。好在機場高速我們走的很順暢,並沒有發生預想當中的堵車,只是因爲機場內部在整修,最近的停車場被關閉了。爲了避免停車來回折騰,所以只能由我單獨送公婆進候機樓了。

候機樓里人聲鼎沸,從入口處就開始排隊,一道道檢查關卡,一排排值機櫃臺,一個個神色匆匆。婆婆拉着公公的袖子,小聲嘀咕:“這麼多人跟我們坐同一個飛機呀!”還沒等我回話,公公搭腔道:“那哪兒能呀,飛全國呢。”

我推着行李車去到自助櫃檯爲他們辦理託運手續,回頭遠遠看見婆婆望着身邊穿梭而過的人流,有點茫然無措。她緊緊地挨在公公身邊,就像怕被誰衝散了似的。我想對於老人而言,伴侶兩個字,真正的意義,在於有問必答,有求必應,有人可依,隨時都能相伴吧!

辦好行李送他們去安檢,安檢的隊伍蜿蜒曲折,排的猶如長龍一般。我看到他們的登機牌上標註的是遠機位,就給他們講解了一下遠機位的注意事項,老人們聽得可仔細了,深怕漏了什麼。看着他們緊張的神情,我安慰道:“沒事的,機場工作人員很多,真有需要打聽一下就行。”

慢慢的隨着排隊的人流,看着他們走進了安檢的工作區。不知是不是因爲婆婆的膝蓋做過人工關節手術,來回過了好幾遍,安檢的儀器還在不停的鳴叫,工作人員在詢問着檢查着什麼,遠遠望着他們,我突然有一種想陪着他們上飛機的衝動。

這是一種親情的循環吧,就像當年父母們目送孩子遠去的背影一樣,滿是牽掛和擔心,希望自己能爲他們抵擋風雨。家庭就是這樣一種循環,父母也好,兒女也罷,能互相理解,願相互包容,纔有家的味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