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合作中的防坑指南

最近,作爲乙方,對接了一個平臺搭建項目。在項目進行的過程中,甲方在某功能點上,出於資金和效率方面的考慮,引入了另一技術供應商,與我方進行合作開發。

由於對方負責的功能點和我方已搭建的平臺間存在交互,並調用了我方的多個接口,爲保證項目的順利開展,前期確定雙方對接人後,我很快就組織了內部的方案溝通和確認,完成初步方案的編寫,並通過多次會議反覆地與第三方討論方案,對方案進行修訂和完善。

方案確定,並交付雙方技術進行開發後,本以爲可以高枕無憂,等着測試驗收,哪料到,自己早早地就給團隊挖了多個大坑,項目組的成員們早就在坑裏排排坐了。

後續,被第三方在微信羣中,當着甲方的面,多次點名質問,擡不起頭。血的教訓,使我覺得很有必要對本次項目進行復盤,對經驗進行總結。

首先,是方案的確定階段。在確定方案時,雙方信息必須完全對稱,所謂的完全對稱,不僅指雙方對於整體實現方案,流程,接口,加密方式,字段等要達成一致意見,也意味着最底層信息的對稱。比如,對於字段級別的內容,務必就字段含義和解釋,字段內容的示例達成共識。很多我們想當然地認爲非常常見的詞組,在不同的組織中,完全可能有着不同的定義和解釋。如果前期不確定清晰,後續我們提供的信息就可能完全無法滿足對方需求。

除了字段的定義,所有需要提供給對方的數據來源於哪裏,數據的權威性,準確性是否有保障,數據是否100%都能提供,也要儘早和數據提供方確認清楚,千萬不能聽信開發拍着胸脯的一面之辭。雖然大數據的傳說已經流傳多年,被描述得神乎其神,但實際上,目前即使是市場上公認最權威的數據提供方,在很多數據上都存在着一定比例的缺失,如果前期不瞭解清楚數據的缺失情況,給對方設定了過高的期望值,後續一旦出現任何約定好的數據無法提供的狀況,不僅會對雙方工作的開展造成不良影響,也很難向雙方共同服務的甲方交代。

而在項目推進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實現有效的多方溝通,併力求在溝通中建立專業,高效,主動的形象。

雙方所有的線上溝通,儘量避免私聊。尤其是當合作跨越地域,彼此沒有任何私交基礎和建立私交的機會時,我們常常很難把握對方的真實態度,以及對方在項目中的真實訴求。私聊不僅效率低,也沒有太大必要,畢竟,項目中很少有什麼事情是不能夠拿到檯面上溝通的。並且,項目的參與人員往往較多,在微信羣等討論組中確認信息,也有助於項目的所有參與人員及時瞭解項目情況。

其次,在不確定的情況下,切忌給出任何方案,以免給對方或甲方留下不專業不靠譜的印象。自己沒有把握,不清楚的,就及時請教其他同事,太陽底下無新事,一個企業裏,那麼多人,那麼多大腦,遇到問題,大家一起出力,總能想出解決辦法。

同時,在羣組討論中,如對方或甲方提出任何問題,作爲產品負責人,只要是自己能回答的,一定要主動及時地回覆,且要自帶“專家”人設,在表達時,語氣簡潔清晰肯定;對於自己無法回答,也不確定項目組誰能回答的,也要及時地給出反饋,比如“收到,這一點我們確認好,立即給您回覆”,讓對方瞭解到,我們已經看到了他的疑問,並正組織解決疑問,而不是讓一個問句一直掛在羣聊頁面上,沒有迴音,讓人對我們的主動性產生疑問。

在項目開展的過程中,任何一份文檔,任何一次培訓,任何一次溝通,都是我們表現的機會,表現的好壞,會讓項目的參與方逐漸對我們形成或好或壞的印象,影響項目的順利推進,尤其是項目款項的順利收取。

作爲乙方,相比甲方,雖然會面對更多的壓力,但也有更多的學習機會。只要我們用心學習,在每一次的錯誤中快速反思,吸取教訓,一定會獲得更快的成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