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覆盤,產品經理走個心

清明節前一晚,在深圳回廣州的路上,滴滴,高鐵站,高鐵,一路連着手機熱點,遠程測着bug,回到家,再接着奮戰3個多小時,總算在清明凌晨,完成測試環境和生產環境驗收,讓月度版本發佈告一段落。而這發佈,已經比原定的發佈時間晚了5個工作日,7天。不客氣地說一句,這麼長時間的延期,上帝都造完人了。

雖說版本順利發佈,團隊的所有成員都有功勞;大家凌晨兢兢業業改bug,也能感受到大家的苦勞。可這幾天,反思整個版本爲什麼會延期這麼久,我總覺得,有些苦勞其實是可以避免的,過度的辛苦和疲憊一定會降低人的效率和做事情的效果,想要讓以後的版本中,減少不必要的苦勞,很有必要對整個版本的經驗進行總結。


本次版本整體來說,存在以下三大核心問題:

1.前期確定需求的過程耗時太長,很多可以早早開始的研發工作,產品沒有牽頭有效地抓起來,導致後續留給研發和測試的時間過短,工作質量無法有效保障。版本發佈的預留時間是一個月,我們和需求方、各外部團隊確認業務需求耗費了一週,編寫產品需求文檔、評審需求文檔、反覆修改需求文檔又消耗了一週,留給研發的時間只有一週,測試一週,實在是太緊湊太趕,極大地影響了交付的質量和準時性;

2.測試資源嚴重不足,前後臺兩個系統,多條核心主流程,多個外部對接系統,測試任務全由一位測試同事擔綱,我都覺得有點心有餘而力不足;且版本發佈日之後,雖然還有遺留bug,但測試同事很快就被派往支持另一項目,導致後續無法有效支持遺留bug的測試及驗收;

3.項目出現重大風險時,問題反饋的機制沒有有效地建立起來,沒有直接向研發和測試的核心負責人及時反饋問題,提出加班支援的請求。只是簡單地發郵件告知團隊成員當前遺留的一些問題,希望大家儘快修復,由產品經理去推動,實在力度不足。導致項目上線前的週末完全沒有利用,全體人員睡大覺,對bug們愛理不理。


以上的三個問題,在後續的工作中,其實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規避的:

1.無需研發和測試參與評審的需求確認,應儘量在上一個版本發佈前,與所有相關利益方確認好;一旦研發和測試資源釋放出來,就立即推進與研發和測試團隊評審需求,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研發資源閒置,讓各個版本之間的人力資源更加緊密地銜接起來;

2.根據功能點的多寡,評估測試人力的需求,不能純粹地趕鴨子上架。如果當前的測試資源無法滿足,要儘早提出,提前爭取。且爭取時的出發點一定要合理,切中測試負責人的利益點,例如,“如果本次版本還像上一版本一樣,過了發佈日期,主流程和核心功能點還遺留十幾個bug,對公司領導和外部客戶都很難交代”。通過對不良影響的預警,引導測試負責人重視項目,力求能夠獲得更多測試資源。如若實在無法獲取更多測試資源,產品經理一定要儘早介入,加班加點,沒有條件創造條件,協助測試同事進行測試。尤其要重視當前版本的主流程和主功能點,儘早發現儘快跟進修復,儘量避免遺留bug,給用戶的體驗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

3.當項目出現因研發和測試不力導致的重大風險,可能導致該版本無法準時、按需地交付時,要及時向研發負責人和測試負責人通報問題。有效地利用研發和測試負責人的職權,調動相關人員加班趕進度。相比產品經理自己吭哧吭哧地賣萌、賣人情、撒潑,費了老勁別人也不一定配合,領導們哼哼一聲,相關人員肯定都會全力以赴。


不過,除了看到問題,在這一次的版本發佈中,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一羣人並肩作戰的團隊感。

夜深人靜的時候,大家堅守崗位,一遍遍地測試,一遍遍地修改,只爲了順利交付,讓客戶滿意。

當我完成了生產環境驗收,跑通所有流程,完成數據落庫,宣告“沒問題了!”時,真有一種打了一場勝仗的感覺,有《流浪地球》裏,尾聲部分,完成任務後激動人心的感覺。


看着大家齊心協力創造的作品,累,也驕傲。

雖有不足,但相信,力行改善,追求完美的一顆心,會指引我們做得越來越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