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佳作|《反本能2》:學會自律,你也能實現階層躍遷

文|驛路奇奇


生而爲人,我們總會被這樣那樣的事困擾。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明明時間不夠用,還是不想起身去做那些更爲重要的事,寧願一面深陷焦慮,一面又讓自己沉醉在刷網頁和視頻的愉悅中不能自拔。你想過究竟是這背後的原因嗎?

有人說,這是自制力差。也有人說,這是本性使然。的確,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我們人類天生就願意追求安逸,追求一時痛快,而不願意去做一些耗費精力、勞動筋骨的事。這不是你的錯,而是源自我們體內一些自然而然地反應。不要說是你,就連很多知名人士,也擺脫不了這樣的人性弱點。

《反本能2》這本書裏就有這樣的例證。作者劉船洋在開篇提到拖延症這一不良習慣時,提到了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胡適先生的例子,可見,人非聖賢,都會有這類的通病。而作者本人在被問及是否一貫自律時,也坦言:

剛開始寫作時,我並不自律,反而是因爲自己非常不自律,比如熬夜刷劇、早晨賴牀、做事拖延……覺得這些習慣嚴重影響了我的生活狀態,所以,我嘗試學習有關時間管理的知識,以此幫助我變得自律一些。

在搞清楚人的本性之後,你是打就此算沉淪,破罐破摔呢,還是設法改變思路,加強自我管理?

相信有志之士都會選擇後者。我們渴望改變拖延習慣,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和精力。而且,如果能夠通過有效的方法快速實現躍遷,那真是再好不過了。

作者的闡述邏輯結構清楚,結合自身的知識積累和現有知識儲備,層層深入,首先是觀念上的轉變,用決勝力喚起行動的力量,用啓動力幫助邁出行動的第一步;而當行動開始後,需要考慮如何做到持續行動以及如何高質量地行動,這時候就要從持續力和專注力入手,然後從觀念上轉變和 適應,最終丟掉不良習慣,變身自律達人。

而從更加廣泛的意義來說,則是依託六大管理方法論,來解決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一些常見的問題。而且,這些方法是互相貫通的,並非單獨存在地,它們通過某種聯結,將效用發揮到最大化。比如:情緒管理與身體管理、精力管理密不可分,而做好計劃,安排好時間,是做好一切事務的前提。

我們的生命有限,要多花時間聚焦在最有意義的事情上,比如:閱讀、自我提升和陪伴家人。書中有個典型的例子,說的是同一時間進入公司的兩個人,爲了晉升而競爭,態度截然不同:一個努力精進自己,不去過分關注旁人的眼光,另一個整體在擔心別人抓住自己把柄和終日找尋他人漏洞中度過。最終的結果不言而喻,自然是前者脫穎而出了。

這就是自我管路做的好與不好的區別吧,也是格局和思考方式帶來的差異。這本書告訴我們的都是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 如果你能把其中提到的方法,結合自身情況運用起來,相信能更好地爲學習、工作和生活助力。

實際上,這一過程就是你學會自律的過程,這應該是你實現躍遷、邁向精進的第一步。不過,作者也在後記中提示我們:

不是所有的本能都要“反”,要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用心去區分那些需要調整的本能。“反本能”並不是一個和過去的自己徹底說再見的過程,而是一個和自己和解,從而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法的過程。

願你我的人生道路少一些人性弱點的羈絆,多一些冷靜理性的剋制,相信我們的未來會更加美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