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人际高手就是让人舒服》一书简介(原名:I-Power: The Freedom to be me )

心理边界模糊不清是90%人际关系问题的原因,本书深入浅出探讨心理边界,给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途径。

本书名列美国心理学年度榜单。

一、基本情况

【美】乔治·戴德(George Dieter)著,李菲译,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的图书。

ISBN 978-7-5594-1511-0

页数:256

定价:42元

出版时间:2018年7月

装帧:平装

开本:32

原名:I-Power: The Freedom to be me

亚马逊上有英文版出售,可以用书名搜索。

二、内容简介

和初次见面、不熟的人聊到嗨,在口误后机智地化解尴尬,和同事打成一片、让领导称赞有加,不再被最亲近的人伤害,不再被“我是为了你好”等情感绑架。知深浅、懂进退、有边界,九个字帮你解决人际困扰,秒变社交高手。

怼天、怼地、怼空气的“杠精”

永远像个长不大的孩子一样的“妈宝”

大包大揽、错把牺牲当作爱的“圣母”

总想操控他人生活而不自知的“控制狂”

一味地丧失自我边界去迎合他人的“讨好型人格”

……

这些都是边界意识模糊不清甚至无视心理边界的现象,是人际交往的大忌。

心理学研究显示,90%的人际关系问题,都是心理边界不清导致的。

而有些人如玉一般,触手可温,相处起来让人感觉既温暖又舒服,如沐春风。这些人的心里总是装着别人,也是我们最想结交的人。外表好不好看,绝对不是人生的决胜点,讨不讨人喜欢,才是能否玩转社交的关键。一个人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着他所能抵达的高度。

三、作者简介

[美] 乔治·戴德(George Dieter)

美国咨商心理学硕士、法学硕士。

目前是一家私人诊所的咨询师,主要做人际关系、儿童和青少年咨询方面的心理咨询工作。在国内外会议上提交有关心理学方面的论文,出版了关于青少年司法制度问题的专著。

四、目录

PART 1

人际关系问题的元凶:心理边界模糊不清

第1章 所谓心理边界,就是人际关系中的黄金分割点

心理边界是看不见的,但却真实存在。人际交往中,心理边界的建立能够帮助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和他人各自的责任和权利范围,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帮助我们区分内在现实与外在现实,也区分“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

第2章 90%的人际关系问题,都是心理边界不清导致的

不设任何防线的职场关系、亲密关系、家庭关系、朋友关系、陌生人关系等,是心理边界模糊不清的表现,也是人际关系问题的元凶。

第3章 人际关系应该建立在尊重心理边界的基础上

承担不属于自己的责任,会让关系变得沉重。健康的关系,是既能尊重彼此的心理界限,又能给予相互的情感支持。

第4章 建立自我的边界,守住内心世界的秩序

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有其特定的秩序,建立心理边界并不是自私,而是让你的事情归你,我的事情归我。自我边界的建立,是我们在这个世界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的前提。

第5章 尊重他人的边界,不做“以爱之名”的干涉

在中国社会里,“我都是为了你好”这句话仿佛万金油一般,只要拿出来,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干涉他人的生活,在此基础上做出的所有跨界操控的行为,也就变得理所当然。

第6章 把每一次人际交往,看成往他人“情感账户”存款的机会

“情感账户”里存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价值、情感,是人际交往的一种比喻。所谓的人际关系处理,其实指的就是在彼此情感账户里存款和取款的行为。一个人情感账户的余额越大,说明他在别人有需要时提供的帮助越多,理论上来说,他遇到困难时获得别人帮助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PART 2

知深浅,懂进退,有边界:没有什么人际关系是搞不定的

第7章 常见的“越界”行为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见怼天、怼地、怼空气的“杠精”,永远像个长不大的孩子一样的“妈宝”,大包大揽、错把牺牲当作爱的“圣母”,总想操控他人生活而不自知的“控制狂”,一味地丧失自我边界去迎合他人的“讨好型人格”,等等。这些边界意识模糊不清甚至无视心理边界的人,往往是公众场合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对象。

第8章 职场关系中的边界:知深浅,懂进退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耐基也曾说过:“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取决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则要依赖其人际关系的质量。”职场中,真正消耗甚至拖垮我们的,并非工作难度本身,而是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人。有边界意识,才能成为职场赢家。

第9章 家庭关系中的边界:不要让爱变成伤害

家庭生活中,当家庭成员之间缺少必要的心理边界时,就有可能在“我是为你好”的幌子下,理所当然地入侵他人的心理空间,被入侵的人为了保护自己,也会做出种种反抗,于是,各种冲突随之此起彼伏。在这种情况下,真正健康的家庭关系便无从谈起。因为健康的家庭关系应该建立在家庭成员之间彼此尊重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允许个体独特性、差异性的存在,才能让大家都舒服。

第10章 亲密关系中的边界:爱而不黏,亲密有间

亲密关系中,不论是情侣还是夫妻,都必须面临人际亲疏的两难挣扎。有些人对于伴侣的依赖度较高,希望时时刻刻黏在一起,而有些人则过于冷淡,对伴侣缺少必要的情感表达与交流。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不同的喜好、感觉和想法。当两个人开始交往并且关系越来越亲近的时候,常常就会发现这种差异让彼此很不舒服。

第11章 朋友关系中的边界:太远了孤独,太近了伤害

当一个人缺乏界限感,常常会把自己的事托付给他人,邀请他人跨入自己的界限内;也常常会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强行跨入他人的界限内。

第12章 边界模糊,让人不舒服

人际关系中,心理边界模糊不清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过分热心、过分卷入、过度干涉、过度保护,以拯救者或救世主自居,具有过强的监护人和主人翁精神,把帮助别人当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第13章 所谓人际高手,就是懂得建立边界、尊重边界

社交高手和社交低能者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能否精准地把握界限感。无论何种交情,人与人之间都应该有一定的界限。没有界限感的人,必定是令人避之唯恐不及的。

第14章 有边界才会让人际交往更健康、更舒服

外表好不好看,绝对不是人生的决胜点;讨不讨人喜欢,才是能否玩转社交的关键。一个懂得建立边界并遵守边界的人,一定是心里总装着别人的人,也是我们最想结交的人。和这样的人相处,既温暖又舒服,如沐春风。

五、书评摘录

1 I-Power is a powerful book. It offers a practical and fresh framework to respect and hold to your boundaries, and take responsibility when you allow someone into your space/life. The author is a real expert and his experience shows on every page. The main negative is his focus on the triune brain theory, which, though a practical basic model, is pretty much totally discredited by neuroscience. Other than that, overall, a fantastic, practical book with exercises and insights I will be putting into practice straightaway.

2 As a practitioner working in the mental health field I would highly recommend this book. Great information about understanding the importance of boundaries. Extremely helpful information for anyone working in this area - practical information to assist with not only the well being of your clients but importantly the practitioner as well.

3 Written in an accessible style, this book is pretty empowering. Advocating that, while we can't control the behavior of others, we can control the way we respond to others behavior and therefore our own happiness. Definitely food for thought.

4 This book has changed the way I think. Beautifully written and easy to understand. I recommend it to anyone in search of something better in their life. 

【根据网络信息整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