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有三天光明,你會怎麼過?


近日在看一本書,《如果給我三天光明》,看到海倫凱勒的故事,不禁感慨教育的重要性。

還聽過一個故事。

有一塊頑石,夢想去看大海,於是脫離大山母親的懷抱,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夢圓。

教育固然重要,但石頭若無心成玉,不願經歷磨礪,美麗特質得不到發現,自願與塵土爲伍,一生終也只能是頑石。

海倫是一塊擁有夢想的石頭,她自願經受比別人多千百次的磨礪,最終成爲一塊閃閃發光的美玉,不只照亮自己,也溫潤他人。

海倫·凱勒被譽爲19世紀的兩大奇人之一,另一個是拿破崙,20世紀美國10大偶像之一。作爲一個聾啞人,海倫·凱勒做出了我們常人難以做到的非凡成就。她學會6門外語,書寫自傳書籍,建立起許多慈善機構,爲殘疾人事業作出了許多貢獻。

海倫·凱勒一生雖困難重重,卻也幸福無比。她就像行走在玫瑰園中,雖荊棘遍佈,卻也芳香滿徑。

上帝關上了她視覺和聽覺的窗子,莎莉文小姐卻打開了她心靈感知的窗戶,透過知識這扇窗,她觸摸到我們未曾覺察到的幸福。

現在讓我們一起共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讓我們跟隨着海倫·凱勒的手指,共同觸摸她艱辛而又幸福的玫瑰人生。


                  1  暴風雨後的彩虹

1880年6月27日, 海倫·凱勒降生在美國的一個小鎮。

作爲家裏的第一個孩子,她享受着全家人所有的關注與疼愛,大家爭着爲她取名字。

無疑,海倫確是一塊璞玉,自小她便非常倔強好奇,6個月大就會向人問好,有一天吐字清晰的喊着要茶。滿週歲那天就學會了走路。

看來小海倫還真是骨骼清奇,註定她不是一個平凡的人。

古語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上天準備給海倫一個大的使命。

所以,19個月大的時候,正沐浴在陽光普照下的海倫,剛剛經歷過三季的美妙,上帝便伸出他冰冷的命運之手,冷漠的關上了小海倫的視覺和聽覺之門。從此纔剛剛一歲半的小海倫,跌入了冰涼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

病癒之後,海倫嘗試着通過手語與人溝通。但很多時候她並不能得到正確的理解,這時,她就非常急躁,她耍性子,發脾氣,又踢又打又鬧,直至筋疲力盡。

在外人看來,這是一個多麼刁蠻而又任性的孩子!

可是又有誰能瞭解海倫心中的鬱悶與痛苦呢?

家人四處尋訪,希望找一個能幫助海倫的人。在海倫7歲時,終於找到一個啓蒙老師,這就是莎麗文小姐。

1887年3月13日,這一天是一個重要的日子,莎沙利文小姐來到海倫的身邊。從這一天開始,海倫終於走過漫長的白堊紀,迎來了黎明的新生。

7歲之前的日子,海倫的生活如同在茫茫大海上漂泊的小船,急切的尋找海岸,卻茫然不知港口的遠近。她心中對光明有深切的渴望,莎莉文的小姐就像一束光,照進了海倫冰冷黑暗的世界。

每個人的一生,總會遇到一個貴人。或許是你的老師,或許是你的朋友,或許是你的同事,或許是你的老闆,或許是你的對手。

他們幫助你,提攜你,激勵你,或者敵對你,只要能促進你成長的人,都是你的貴人。

但很多人沒有認出自己的貴人,錯過了成長,所以,淪爲一個凡人。


    2  接受磨礪,蓬勃成長

莎莉文小姐送給海倫一個布娃娃,並在她的手心反覆書寫“玩具”,聰明的海倫立刻領悟了手指遊戲的意義。從此開啓了她識字的進程。

但學習並不順暢。當學習到“水”這個字時,海倫怎麼也無法理解“杯子”和“水”的不同。海倫發起了脾氣,她摔壞布娃娃,一個人跑到花園裏去。

花園裏有人正在在汲水,沙利文小姐將海倫的手放到出水口。當清冽的水流過海倫的手背,莎莉文小姐在海倫的另一隻手上寫“水”這個字。

海倫豁然開朗。

10歲的小海倫,對求知迸發出火一般的熱情。她每一天都期待着學習更多的東西。

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總有他超乎常人的地方。他們大多對知識和未知有着狂熱的激情。作爲路人甲,有多少人是在老師家長的逼迫下學習!

海倫很早就知道她與其他人的交流方式不同,雖然她知道,許多聾啞小朋友,都是通過手語交流,但她卻希望自己能夠開口講話。

1890年3月26日,在海倫的強烈要求下,莎莉文小姐帶她找到莎拉·弗勒小姐,教她學說話。當10歲的海倫開口說出第一句話,她感覺全身猶如電擊般的狂喜。

對於我們,開口講話,如呼吸一般平常,在海倫,卻是天賜一般的恩惠;我們像呼吸一樣容易,對海倫,卻堪比攀登珠峯一般困難。

她必須將手放在莎莉文小姐的喉部和脣部,通過感知喉部的震動,口型的開合,面部表情的變化,從而揣摩自己的發音,而且還不一定準確。

海倫可以開口講話,離不開老師的諄諄教誨,更離不開她自己反反覆覆,一坐就是幾個小時的刻苦練習。

沒有人的成功是容易的,偉人之所以偉大,正是因爲他們做到了大多數人做不到的事情。


3,寫作路上的風波

1892年冬天,12歲的海倫寫了一篇《霜王》,送給老師,當作生日禮物。老師很高興,並把它發表在校刊上。

但這篇文章後來卻被說是抄襲的。學校甚至公審海倫,逼問她是否抄襲。

海倫有極強的記憶力,或許是有人曾經給她讀過相似的文章,她忘記了。但後來,腦子裏的東西太多,她也不知道,那篇文章到底是她聽來的,還是自己原創的。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海倫都不敢寫作。這件事,在她心上留下了陰影。很多時候,腦子裏出現的東西,她都會反覆確認,到底是不是自己原創的。

在沙利文小姐的鼓勵下,海倫重拾信心,繼續創作。

生活中你所遭遇的磨難,打不倒你的,終將使你更加強大。

如果海倫沒有走出這段陰影,今天的我們看不到這本優秀的書。


4  學習是一生的事情,不止進哈佛

在1893年10月之前,13歲的海倫,已經斷斷續續自學了很多科目。

13歲,同齡的孩子,甚至成人,在做什麼?

耍遊戲,吃雞,絕地反擊。

這就是人生的區別。

謀不同,所以道不同。

有的人站在了萬衆矚目的舞臺,有的人暗淡成了旅途中千人一面的路人甲。

海倫有狂熱的求知慾,她不放過任何可以學習的機會。客居外地半年,她跟鄰居學了6個月的拉丁文。

她還學習法語,德語,希臘語。即便只掌握少量的德語詞彙,她也一有機會就用德語交談。短短幾個月,她幾乎能聽懂德語老師所說的任何話。每學習一門新的語言,她就去看原版書,這大大促進了她新語言學習的進度。

反觀我們,一門英語,從幼兒園就開始學,一直到大學畢業,十幾年的學習,結果仍然是聾啞英語。

你不能不佩服海倫在語言學習上的天賦與勤奮。

1896年10月,16歲的海倫進入劍橋女子學校學習。

這不過是她踏入哈佛的一個跳板。很早以前,她就決定讀哈佛,就讀劍橋女校是最近的路

莎莉文小姐陪同海倫進入課堂,幫她查生詞,讀筆記,將老師講課內容拼寫在她的手上。

別人可以聽見老師繪聲繪色的講課,她卻只能專注莎莉文小姐寫在她手上的內容。課餘時間,別人在操場上跳躍舞蹈,她卻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記憶課堂上的內容,完成作業。


海倫寫到:

雖然每個人對我們都很友善,傾力相助,但只有一個人能夠把苦差變爲樂事。

這個人就是自己。

一個人,當他對一件事懷有極大的熱情時,他將不會感到痛苦。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迪生不厭其煩地做實驗,他成功的尋找到合適的材料做鎢絲,纔有了燈泡。

海倫對書籍嗜之如命。

她興致勃勃地閱讀德文名著,津津有味地傾聽老師的講解,雖然這一切全憑沙利文小姐的手指轉換和她自己手指的觸摸,但這絲毫沒有減少她的興趣。

文學上的這些功課,對於博聞強識的海倫來說,雖有些困難,但都不在話下。難的是數學和幾何,因爲圖形她看不到。雖然用軟絲做了一些模型,但仍然困難重重。

幾何是一種空間感很強的東西,不能只憑想象。對於正常人來說,都是一塊硬骨頭,而且海倫缺乏相關的書籍和工具,更是難啃。但是再硬的骨頭也懼怕飽含希望的種子,海倫很慶幸自己終於將困難全部克服。她如願進入哈佛。

後來,她應邀給報刊寫自傳,到各地去演講,爲盲人培訓奔走募捐,爲盲人建立基金會。她開啓了自己的事業,得到貝爾,愛迪生等偉人的友誼,也得到世界人民的敬意。

海倫·凱勒失去了視覺和聽覺,但她卻從沒有失去希望。

她說: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我要去看每一個善待我,陪伴我的人,去看美麗的大自然,去參觀博物館,去看電影,觀戲劇,通過藝術探索人類的靈魂。我要去遊覽紐約。用我的雙眼觀察我能看到的一切。

海倫奉勸我們:

要像明天就會失明一樣,去觀察我們所能看到的一切,像明天會失聰一樣,傾聽我們周遭的一切聲音。最大限度的用好我們的每一個感官,享受大自然賦予給我們的方方面面的快樂和美。

像沒有明天那樣去生活!

不止是海倫,我們多少人也曾聽說過這句話。然而,有幾個人活在當下。人人都知道世事無常,知道人都只有短短的幾十載,知道意外和明天不一定哪個先來。

但每個人都覺得這些話都只針對別人,而自己好像是長生不老似的,明天之後還會有無數個明天,所以慵懶的浪費掉一個個今天。

海倫卻從不活在明天,她抓住每一個當下,過好每一個瞬間。

她勇敢,堅韌,從不放棄,永不服輸。

她樂觀,自信,自強,從不認爲自己弱於正常人。她和耳聰目明的同學們同堂聽課,考試,交作業,一樣也不落下。

她月下獨自划船,旅遊,演講,演出,下棋,編織,寫作。

她努力地嘗試她想做的任何事情。

生活想看海倫的笑話,她卻將自己活成了一個傳奇!

這就是這本書的精華。

當今社會生存壓力越來越大,很多時候我們會迷失自己,找不到生命的意義。這個時候,建議你看一下,《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

當你迷茫的時候,問一問自己,我有像海倫一樣,堅定自己的目標嗎?

當你失敗的時候,問一問自己,我有像海倫一樣,堅定自己的信念嗎?

當你想放棄的時候,問一問自己,我有像海倫一樣,付出所有的努力嗎?

看過海倫的故事,願你從海倫身上激起勇氣,願你爬出迷茫的泥坑,重新振作精神,迎接明天的太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