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千日好


網上有一個段子,說的是:“旅遊,是從自己待膩了的地方去到別人待膩了的地方。”

其實,出門,特別是出一趟遠門,會特別想家,想家裏的一切,好的,不好的。

每到一處他方,總是會與自己居住的地方做比較。

譬如,看到天津那條波瀾不驚的海河,會想起我的母親河湘江。在炎熱的夏天,清淺的河水在裸露的沙石中蜿蜒而行,人們在傍晚的餘暉中,在淺水中嬉戲;漲水時的湘江深不可測,波濤洶涌,充滿着活力,也讓人心生敬畏。

河岸邊的高樓遠不及天津的高樓多和高,沒有500多米的117高樓,也沒有336.9米的環球金融中心——津塔,可是,我們在江邊的任何一個地方,只要一擡頭,就能看見那玲瓏秀美的神龍閣矗立在綠意盎然的山頂上。

天津古鎮楊柳青,楊柳成林,高大的楊柳就那樣撲面而來,青雖青,卻因爲氣候的原因,得不到雨水的滋潤而青得蒼白。

我想起離我家最近的小公園,楊柳雖只有幾棵,因爲長在湖邊,而添了許多風姿,因爲雨水的澆灌,而青得無比滋潤。

天津人對於當地的風景顯得並不那麼自信,不論是我們的天津朋友,還是偶遇的同乘一架飛機來湖南旅遊的天津夫婦,他們都會用我們熟悉的天津話(電視裏聽得多)說:天津冒啥(四聲)好玩地……天津人對於當地的食物卻有着不一般的自信。在他們心裏,煎餅果子和三鮮小湯包是他們最愛的早餐,簡直無可替代,當然,包子不是指狗不理的包子。說到狗不理包子,他們的看法出奇的一致:不吃會後悔,吃了更後悔。所以,我們選擇不吃也不買。倒是帶了一些天津麻花,一根小的還沒吃完,就噎住了。

那幾天,肚子都吃撐了,而且還長了五斤肉,心裏卻總是感覺還沒吃飽,用天津話說,還差了點意思。無論吃得再多,仍然對家裏常吃的油淋青椒念念不忘,也更能理解,爲什麼毛主席無辣不歡了。

出門在外,充滿着太多的不確定。去的時候,飛機因故延遲一小時起飛,回來的時候,晚上的飛機乾脆取消,第二天中午才起飛,等待的過程極其難熬,一邊想念油淋青椒,一邊祈禱上天讓我們平安到家。

終於,飛機起飛了,終於在天空下見到了那熟悉的山山水水,那連綿的青山,那一汪汪的湖泊與河流,就那麼生機勃勃地牽動着我的心。

在回家的路上,路邊的草地、灌木、樹林,各種各樣的綠色,層層疊疊,在眼中連綿起伏,溼潤的空氣中傳來草木的清香,這一片綠色的海洋擁抱着我們,歡迎着我們,那煩人的雨天也變得可愛了許多,那惱人的蚊子也變得可親了許多。

回家後,餐桌上那一盤綠油油的本地青椒,引誘着我的食指大動,來,乾了這碗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