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籤閱讀2:思考的快與慢

這本書主要講人的大腦有兩個系統:系統一是一鍵執行,自動啓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下意識行爲,比如:刷牙、洗臉、一位數加減。系統二是在系統一搞不定時纔出現,它具有推理能力,可以執行多重任務。但是系統二是個大懶漢,只有系統一求助時,纔會出現。系統一又是24小時在線,輕易不求助於系統二,導至人們總是會做出一些錯誤的判斷。

那麼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本書列取了系統一——直覺思維的原理和缺陷,並給出系列解答方法。下面,我僅會選擇幾個對自己有觸動的片斷,進行便籤是閱讀。


片斷選取1:啓動效應——比如當你用嘴咬着一支鉛筆,你並不知道自己面部呈微笑狀,但這種微笑的狀態,就會啓動你“高興”的感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因爲笑了所以纔開心。這種對行爲和情感不知不覺間被他物啓動的現象,就是啓動效應。值得注意的是,啓動效應十分常見,甚至是你完全沒有意識到的時候,就被什麼毫不起眼的東西啓動了。

內容重述:有一個觸發點,可能是一個關鍵詞,也可能是一幅圖片,或者是某種味道,都有可以觸你的行爲和情感,這樣的現象,我們稱之爲啓動效應。

經驗提取:《父親》裏有一句歌詞:“我願用我一切,換你歲月長流”總會拔動我內心最柔軟的弦。下雨天,青椒炒肉絲的味道總會讓我回到小時候。看到那個關於吃熊貓肉的笑話,總會忍不住嘴角上揚。看到一本書《心靜的力量》基本不用打開書,僅僅是看看書名就能讓自己平靜下來。

未來應用:時刻保持覺察,收集那些引發情感和行爲的東西,引導自己隨時調整心情。比如,關注哪些可以讓自己心變柔軟,情緒變好,壓力自然緩解的物品,可以時常放到眼前,讓自己時刻保有好心情。

片斷選取2:因果關係錯覺——我們常習慣將接續發生的事件聯想爲因果關係,將前一件事解釋爲後一件事發生的原因。比如因爲蘋果熟了,所以蘋果從樹上掉下來,而實際上蘋果爲什麼從樹上掉下來?牛頓的解釋更爲靠譜。再比如考試前你在課桌裏發現了一隻蝴蝶,然後那次考試你分數出奇的高,你可能就覺得是因爲蝴蝶的出現導致自己超常發揮。

內容重述:我們總會自然而然的把先後發生的第一件和第二件事關鏈起來,並用“因爲……所以……”來解釋。

經驗提取:因爲連續兩三年的5月份都發生了讓我記憶比較深刻的事,所以下意識裏就會覺得5月對我來說總會有事發現。這顯然是一種迷信,把不是必然的事情,強化爲必然。事情的因果不會是一因一果,有時是一因多果,有時是多果一因,簡單的聯繫,只會讓事情的發展軌道偏離正確的方向。

未來應用:不要簡單的用“因爲……所以……”來造句。事情與事情之間的聯繫需要多維度分析。因爲今天用了裁紙刀,所以手流血了。這句話貌似有必然的聯繫,但是從前你拿過很多此裁紙刀,手都流血了嗎?如果我們簡單的歸因,那麼勢必導至,我們未來的日子,不再會用裁紙刀。

片斷選取3: 稟賦效應——當一個人一旦擁有某物品,那麼他對該物品價值的評價要比未擁有之前大大提高。因此人們經常對於已得到的東西有迷之執着而無法客觀判斷交換該物可獲得的利益,從而損失好機會。

內容重述:敝帚自珍。

經驗提取:以前有個女同學,你看着她就會覺的她碗裏的飯是最香的,她用的鋼筆是最好的,她買的所有東西都是物美價廉的。後來,才發現,是因爲她對自己所有的東西表現出來的表情格外喜歡,以至於感染到衆人也覺得好。

未來應用:當自己打算作利益交換時,內心要先把“我的”這個標籤撕下來。客觀評價其價值,才能把握機會。對外要表示出自己對物品的看重,才能得個好價錢。

片斷選取4: 峯終定律——人們對一件事情的評價,有賴於該事件峯值時刻(高潮時刻)與結束時刻帶給自己的感受。這種評價會影響到他們的下一步決策。

內容重述:人對一件事情的判斷主要取決於高潮和結尾。

經驗提取:上學時編節目時,總會和同學們探討,這個節目有幾個亮點,每個亮點會不會觸發掌聲和笑聲。在節目結尾時,會不會給人留下反思。

未來應用:以後在授課和演講過程中對於高潮和結尾要重點關注,多問幾個亮點在哪裏?有沒有讓人意猶未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