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籤閱讀4:第三選擇

《第三選擇》這本書簡單來說,就是面對問題時,解決的答案一定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在此與彼之間有更好的一條路,需要被開拓。

那麼如何找到這條路呢?

這就需要有協同思維。

協同思維的四個條件是:“我看到自己”——有獨立思考;“我看到你”——放下對他人的偏見;“我找到你”——可以認真的傾聽;“我和你協同”——應用頭腦風暴。

協同思維的四個步驟:

詢問——“我們可以一起去尋找雙方都能接受的、更好的方法嗎?”這是革命性問題;

界定——什麼是更好的?我們現有的基本條件是什麼?

創造——找到新的思路;

達成——共識。

第三選擇的核心是“無分別心”,比如:不將工作和休息分割來看,可以看作“做出貢獻,享受人生”。




片斷選取:孩子有時說話會傷人的,但是你要知道他們的傷害只是針對他們的情緒,並非針對你。

重述:孩子口不擇言,只是沒有辦法調整自己的情緒,並不是想傷害父母。

聯繫經驗:丫頭在急了的時候,會說一些狠話,一般情況下,自己都會忍着,有時太累也會互相傷害。

實踐應用:面對這樣的情況,最好還是幫助她梳理情緒。

片斷選取:如果真沒辦法達成協同,請記住某些情況下“不交易”是最好的選擇。

重述:無法達成共識,就不要強求。

聯繫經驗:這個世上有“三季人”也有“四季人”。

實踐應用:當大家價值觀不同,看問題角度不同時,不必強融。勉強是一種痛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