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戒學堂】畢業後,最怕談起未來

今天挺喪的,回家已有幾天,打算過了端午出去,這些天,被很多人問以後打算幹什麼,去哪裏,工資怎樣等等問題。

畢業後,最怕談起未來。因爲不知道如何回答,也回答不好。去哪裏我自己都沒有想好,又怎麼能和別人說清楚呢?做什麼是想好了,卻也說不清,因爲和專業不相關。對方又要說,那你這四年不就是白讀了嗎?

我不做專業相關的工作,怎麼就白讀了四年大學呢?一番解釋,還是不通,又問我當初爲什麼還要選擇這個專業。

一個接一個的問題,讓我應接不暇,一個接一個的質問,讓我無從回答,一個接一個的不理解,讓我心力憔悴。

很想結束這場讓人難受的談話,對方卻聽不出我言語裏的暗示。又因對方是長輩,言辭不能激烈,態度不能敷衍,否則就說你沒禮貌。

我知道,這些詢問我狀況的人裏,有些是真的關心我,愛護我,想知道我未來的規劃,但有些卻並非如此。

有些人總愛問我以後能掙多少錢,我不知道我以後能夠掙多少,說句不知道,若是對方的孩子早早沒讀書了,必定會說你以後肯定會比我家的要掙得多啊,不然這書都白讀了。若是對方的孩子目前前途一片光明,月入上萬,必定會和我講述一下他家孩子的近況,末了,還要補一句,“你要加油啊,不要到時候還不如他。”

一句話,把我說的沒了脾氣,只能陪笑。

今天,被四五個人問了同樣的問題,以至於我媽現在只好對別人說,“管她做什麼呢,我也不想她掙多少錢,她自己喜歡就好。”

似乎在大多數人的眼中,成功的標準是金錢的多寡,一個小孩有沒有出息,也是以掙得多少爲衡量標準。家長裏短間,都是說自家的孩子今年又加薪了,掙了多少,買了房,換了車。

似乎不按照這個標準來生活,便是失敗。以至於我從來不敢和親戚說,我這輩子不想掙什麼大錢,就像平平靜靜安安穩穩做自己的喜歡的事情,掙夠用的錢。

我有時會覺得,我們像是生長於城市的樹木,枝椏和樹幹的生長都需要按照相應的規則,不能隨心所欲肆意生長。

發小的堂哥是醫生,工資待遇很好,於是他的母親要求他也報考醫學院校,而沒有在乎他喜歡與否。

堂弟喜歡文科,討厭理科,但叔叔認爲理科報考院校的選擇更多,工作前景更好,固執地要求堂弟選了理科。

堂哥近些年來事業有成,買房又買車,今年又換了一輛新車。在大家眼中便是成功,伯父伯母三番兩次和我爸講述堂哥的輝煌史,一邊還不忘告誡我多向堂哥學習,我說以後有錢了也不想買車,就得到一句“你曉得什麼”。

所有的決定,明明我們纔是當事人,卻沒有選擇的權利,而是得到一句“我們都是爲你好”。

在我眼中,不顧他人意願的“爲你好”是一種披着溫柔外衣的冷暴力。冠冕堂皇到令人無法拒絕,無法反駁,一不順從,就是不知好歹,不辨是非。

也正因此,對於未來,我有些忐忑,害怕達不到世俗的標準,被別人當成反面教材,或者是被人用來自我安慰,“你看,誰誰家的女兒上了大學,不也一樣掙這麼點工資嗎?還不如我家沒有上過學的”。是的,我害怕我成爲周邊其他女生讀書的阻礙,我害怕自己的“不成功”給她們的父母帶來不好的印象。

因爲,在我讀高中的時候,周圍有好幾個人私下和我爸說“女孩子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我害怕我的“不成功”更加堅定他們的想法。

可我又無法向他們解釋,解釋讀書的益處,告訴他們,我上了大學,最大的收穫其實是思維和認知。告訴他們,讀書讓我擁有了更多的選擇,讓我的人生有了更多的可能。

我無法回答,只能繼續沉默着。

不知道什麼時候,周圍的人才能包容不同的生活方式,才能讓成功的定義多樣化,才能不再以簡單的工資定義讀書的意義。

我希望,有一天,我的後輩們能夠坦然地和其他人說,“我覺得成功也可以是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完一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