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潛談青年人修養:不自省,不自知,責人太嚴,責己太寬

《談修養》朱光潛 著

這本書雖然大多數是寫給當代青年的,但是只要是能夠對思維有所啓發,無論什麼年紀都是一樣的。

實現人生有很多條路,重點是覺醒與堅持,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堅持就一定會獲得成功,只要肯踏踏實實的做,總能走到目的地的。

在行路之前最先要做的就是做一個人,對所處的時代和當下的形式有足夠的認識,因爲社會就是適者生存,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想要脫穎而出首先要徹底瞭解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是什麼,國家有了出路,人民纔能有出路,做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取知識,培養人格情操,有才又有德才是每個人應該有的目標。

如今很多人對於生活和工作的態度是敷衍和消極,得過且過,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娛樂的機會,但是談到未來談到理想卻並沒有什麼關於自己的看法,沒有志氣會形成惡性循環,雖然不至於墮落但是卻欠缺了一種向上的勁頭。

意志薄弱,沒有勇氣和決心的人,一般都會把原因歸結到大環境上,什麼工作壓力太大啦,家庭負擔太重啦,埋怨環境不給自己可以施展抱負的機會,但是環境永遠是不會圓滿的,因爲自己的心不夠圓滿,就算是天時地利人和,如果自己毫無準備也抓不住這些機會。


不自省,不自知,責任太嚴,責己太寬,這樣的人如何能夠有什麼大作爲呢?

實現自我價值就像登山,目標很高,路途中障礙也很多,需要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的向前走,抱定決心才能最終走向巔峯。

有了想法就要從一而終的貫徹執行,所有偉大的人物在成就自己的事業之前都經歷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磨練和困難,沒有一蹴而就的天才,也沒有不立志就成功的偉人。

每一個階段的目標都要與現實能力相平衡,這樣纔不算狂妄的立志,做任何一件事都會有阻礙,但是如果能夠對阻礙抱有抵抗的心思,願意去迎接挑戰,勝利就在不遠的前方。如果總想着投機取巧,走捷徑,最後的結果也不會太好。

向懶低頭,向惰性屈服,就會失去奮鬥的動力,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會逐漸離我們遠去,人之所以爲人是因爲我們有自己的意識力,在順從和抵抗面前,能夠朝着阻力最大的路徑走,這就是生命力的體現。

對於現在總是覺得空虛的心來說,藝術的啓迪是很重要的,藝術培養的除了鑑賞能力之外其實最關鍵的是教會人如何通過對所見的種種事物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就是一種對生活的“觀照”,一個人如果能夠對生活有足夠的觀察從而得出獨到的見解,內心是不會覺得空虛的。

就智慧說,學問是訓練思想的工具。

一個真正有學問的人必定知識豐富,思想銳敏,洞達事理,處任環境,知道把握綱要,分析條理,解決困難。就性格說,學問是道德修養的途徑。蘇格拉底說得好,「知識即德行」。世間許多罪惡都起於愚昧,如果真正徹底明瞭一件事是好的,另一件事是壞的,一個人決不會睜着眼睛向壞的方面走。


懂得欣賞就是一種快樂,只靠外界的活動來刺激,內心會也越來越覺得不滿足,動不動就會覺得生活苦悶,終日頹唐麻木,經不起任何挫折。

作者對於青年的擔憂並非毫無依據,他寫的種種現象確實是很多人平常都會有的心態,不要忽視一個人內心的彷徨和煩悶,如果每個人心中都有這些問題,組成的社會形態又怎麼會富有朝氣積極向上呢。

恥是道德情操的基礎,一個人有了恥惡之心才能夠朝着良心和善意之路去前行,恥使人自重,還能夠激發人非凡的力量去成就非常的事業。

時刻檢點自己,從冷靜和修養中發現自己目前的狀態,冷靜的態度就是科學的態度,文藝與科學相比,其實前者更需要控制情緒和理性思維。

在冷靜自處的過程中要學會拋開自我,用冷靜客觀的頭腦看自己,產生強大的自制力,因爲面對很多事情的時候,只有一顆冷靜之心才能夠由錯綜複雜的表面看透本質。

優秀人格的表現需要深厚的涵養,涵養來自於人在冷靜之時對自己對環境靜默的觀察,從而領悟。


學問

讀書只是學問的一種方式,沒有無用的學問,就看你把他們用在哪,除了可以用來作爲謀生的一技之長之外,還能夠修身養性,增加涵養,拋去學習的功利性,學習的作用範圍是很大的。

學習是訓練思想的工具,也是道德修養的途徑,如今問問大多數的父母爲什麼讓孩子上學,他們的回答可能就是“爲了以後能找個好工作,掙大錢。很少有從培養孩子品德或者是爲了讓孩子能夠成爲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出發,衣食無憂纔是學習的最終目的。

但是衡量一個人的成就,並非在於他掙多少錢,有多成功的事業,而是他的精神世界是否足夠充實。

因爲知識是精神食糧,帶來利益只是它的功能之一並不是全部。

擁有快樂和豐富的內心,這個人的一生將會比別人更有意義的度過,因爲他的內心包含萬象,澄明通達。學與問是分開的,需要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發文來摸索出答案,得出屬於自己的結論。


獨到的思維都是從已知推出來的未知,創造出更新的想法。

不能死板的學習和記憶,要學會靈活運用在實際當中。

學習不僅僅是靠讀書才能獲取知識,但是讀書確實是一項很快捷方便的途徑,書籍是過去人類關於經驗和知識的凝縮,也是人類文明的寶庫。看書貴不在多而在精,看的再多不用不消化也是浪費時間。

將一本好書徹底閱讀,反覆閱讀勝過粗讀十本書,閱讀的目的是要將裏面的知識自己受用,不要講讀書看成是一種消遣,應該是心靈的修行,是一種頭腦的訓練。

身心都需要跟隨一定的節奏才能配合得更好,所以需要有忙有閒,該休息的時候就休息,該緊張的時候才能更好的發揮自己的想法。一個人想要持續精力充沛,就要有足夠的休息,生機是在休養中培育出來的,精力充足了,才能用蓬勃的狀態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但是對於精力不能只養不宣泄,這樣會讓人失去鬥志和對生活的熱情,工作就是宣泄精力實現人生價值的最好途徑之一,在工作中還能夠收穫自信和成就感。


體育運動就是一種很好的消遣方式,通過運動能夠鍛鍊人的身體和意志,並且通過鍛鍊能夠使身體更健康,相比於大吃大喝,晚上一天的遊戲來說,運動既健康又有效的刺激身體。

雖然是寫給青年人,但是這本書中的很多建議對於任何年齡段的人都是適用的。

朱光潛先生是美學大師,從他對青年的教育中能夠看到對於國家的未來,關於未來,關於自身修養,他說了太多太多,真心實意的希望青年一代都能夠成爲國之棟樑。

丟失修養,無疑丟掉的是自我價值。

從文中可以看出先生學貫中西的知識涵養,說的道理鏗鏘有力,舉得例子淺顯易懂,用平易近人的語氣說出讓人醍醐灌頂的句子。

即使是對於當代的青年,這些勸慰依然不過時。

這或許就是文學經典的魅力所在,看似隨意的散筆邏輯性毫無漏洞,無論何時人們都需要自省來使自己進步,對社會做出貢獻聽起來是一個很虛幻的目標,但是如果自己真的能夠腳踏實地的過好每一天,其實就是在爲社會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