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佳作|《世事如书,我只爱你这一句》:纸短情长,相遇时我们都是最好的模样

文|驿路奇奇

民国的爱情故事,很多都被奉为“教科书式的爱情”,朱生豪与宋清如的缱绻,钱锺书与杨绛的相濡以沫,巴金与萧珊的岁月静好,冰心与吴文藻生同眠、死同穴,每一段情史都温暖而动人。当然也有一些不完美,甚至刺心的爱情,供后世玩味,让人看清爱明白爱之后去尝试爱拥有爱

上世纪九十年代,曾经流传着一种关于“民间四大情书高手”(用今天的话说,大概可以叫“情圣”)的说法,鲁迅、沈从文、徐志摩均在其列,而另一位,则是那个“特立独行”的王小波。那个看起来玩世不恭,恋爱起来却一片火热的王小波,会说很多很多情话,却执着于一人。“你好啊,李银河”,”你要是愿意,我就永远你;你要是不愿意,我就永远相思”,像个孩子,却满是真诚。你不得不感叹:王小波真的很懂爱情!

之于爱情,尤其是写民国知名人士爱情的书,市面上有大把,说选材新、角度新大概是不可能了,不过细节上用心还是可以做到的,这本《世事如书,我只爱你这一句》是作者特立独行的猪先生出的第一本书,花了他一百天的时间写作,泡在图书馆翻阅各种资料,遍访故居找灵感、核实史实,颇具考据精神,不愧为民国史研究者。也因着这份严谨,才有了书中一个个真实可感的故事。

不过引起我阅读兴趣的,反而是因为他这个“特立独行”的笔名。大概是王小波的真爱粉,才起了这么个致敬的名字。顶着“情圣”的名头写爱情,终归容易些,在看他自己在简介中的阐释——一个勇于直面幻灭的理想主义者,好像又有鲁迅遗风,是个“真猛士”,正因如此,在写那些悲伤或波折的爱情时,他的笔触反而更动人。

你看:

卞之琳苦苦追求张允和未果,留下两句残存的《断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后来,又写下《鱼化石》来祭奠这段爱情。他们始终有缘无分,所以一个始终没能说出口“爱”,而另一个则从未爱过。

胡适没有像其他才子一样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原配分开,去追求新式爱情,固然是因为江冬秀的强势彪悍,可是又能说他对妻子的体贴入微不动心,对这个愿意照顾他、有困难挡在前面的女子没有爱?

蒋碧薇与徐悲鸿的爱可谓轰轰烈烈,分别上演了私奔、登报分手、反目等戏码,他手中戒指的刻字从她的名字”碧薇“,变成了他和另一个女子的合体”慈悲“,她得到了他的画,却失去了他的心,他掉转头要复合,她已有人陪伴呵护。只道是,形同陌路,当你从未来过。

相爱时的情意绵绵,纸短情长,在爱情消逝之时都不过是寻常,朱生豪说“醒来觉得甚是爱你”,沈从文说他这辈子“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这样看似平淡的点滴,才是最真实的爱情。

缘深缘浅,我爱你时,纸短情长,一切都是最好的样子,我不爱你时,恩断义绝,再无情义。鲁迅没有爱过朱安,却从他自己到许广平,及至后世都给予了供养和尊重,这也算一种温情。无论如何,都愿我们相遇时是最好的模样,记忆中也是如此。

这本书在我眼中,不单单是说爱情多美好,而是让你切实懂得爱的不易,进而珍视之。与诸君共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