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北京有什麼好?

隨着三伏天的到來,從空氣到地面,我越來越感覺到北京夏天的熾熱。看着越來越多的遊客拖着大包小包來來往往時,某一刻,我會非常的不解,帝都這麼熱,還來旅遊?

而當地鐵裏烏央烏央的遊客把本就不寬裕的車廂擠得滿滿當當時,這才提醒我這個生於斯長於斯的土著:原來北京是一座旅遊城市啊!

2018年12月15日,《2018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地城市排行榜》正式發佈。2018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地城市20強城市分別是上海市、北京市、蘇州市、杭州市、深圳市、廣州市、南京市、重慶市、廈門市、成都市、青島市、天津市、寧波市、西安市、三亞市、鄭州市、無錫市、武漢市、東莞市、湖州市。

從上面的報告能看出,整個京津冀地區,只有北京和天津兩座城市躋身全國旅遊目的地20強。如果以秦嶺淮河爲界,我們會詫異地發現,整個北方也只有五座城市上榜,分別是京津加上青島、西安、鄭州(叨姐對鄭州上榜比較意外)。

和中國經濟越來向南方傾斜的趨勢雷同,沒想到北方城市的旅遊吸引力也不如南方城市。要知道,夏天南方普遍炎熱多雨,北方是相對乾爽,夏天可以避暑,冬天也有冰雪盛景觀賞,爲什麼還是不如南方城市呢?叨姐覺得可能有這麼些原因:

帝都承載着大多數國人的夢

生長於帝都的叨姐很難想象,外地朋友對於天安門看升旗的執着與期待,對於課本中北京名勝古蹟的嚮往,中老年朋友對於毛主席紀念堂的嚮往,這從首都機場的吞吐量也能看出來。

2018年度,北京首都機場(PEK)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億人次。該機場成爲我國第一個年旅客吞吐量過億人次的機場,也是繼美國亞特蘭大機場(ATL)後,全球第二個年旅客量吞吐量過億人次的機場。上海浦東機場(PVG)和虹橋機場(SHA)合起來,2017年的旅客吞吐量就達到了1.12億,2018年突破1.17億。排名第三的廣州白雲機場接近7000萬人次。

帝都最能體現古典與現代中國

雖說長城、故宮、頤和園等世界遺產已經足以吸引外地的朋友,曾經的南鑼鼓巷、什剎海和798也吸引着年輕人的目光,現在更小衆的五道營衚衕、五道口等宇宙中心更是無數文青和碼農的聖地。多中心構成的帝都,延續着它的魅力。

帝都是北中國最具吸引力的樞紐

沒有人能否認,無論是公路,還是鐵路和飛機,北京都是北部中國最重要的交通樞紐,東北華北的線路都得經過這裏,永定門外還有中國公路里程起點。各方遊客到北京,走的是最近的路線,也是捷徑。到北京遠比到別的城市方便。路通財通,不正是這個道理嘛。

總之,夏天的北京,三伏天可以讓你悶熱到懷疑人生,但即便是這種天氣,也不能阻止全國人民對北京的嚮往,畢竟這是首都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