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入學,分離焦慮怎麼破

馬上就到9月1日了,從幼兒園到大學,甚至老年大學,都是傳統的開學季。叨姐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越是知名的大學,開學就越早,暑假時間就越短。北大清華就不用說了,校長髮表的開學講話都能在網上查到了。今天聽朋友說浙大的暑假只有40多天,現在也開學了。真是羨慕這些知名高校的朋友們。

孩子馬上要上幼兒園了,爲人父母說不緊張是假的,不過孩子畢竟上了幾個月的託班,再去幼兒園就像假期結束重新上學一樣,應該不至於有太大的焦慮吧。還記得幼兒園的老師在分析孩子幾個月的表現時,評價他是一個班裏哭的最少的,但也是最鬧騰的,吃飯吃得快,睡覺睡得少,一心就撲在玩具上了。說來也是,有這麼多的小夥伴和玩具,比家裏好玩多了,肯定是要抓緊時間玩啊。但相比之下,這樣的孩子就容易克服分離焦慮就嗎?

幼兒園老師介紹,孩子上幼兒園的最大障礙,不是自己上廁所、自己穿鞋、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飯,甚至不是帶不帶尿不溼的問題,而是如何緩解分離焦慮?

據她介紹,剛上幼兒園的孩子分爲兩類,一類是分離焦慮很明顯,不想上幼兒園,一進班裏就哭個不停,適應集體生活比較困難,剛開始老想着回家,大部分的幼兒都屬於這一種。好處是適應了就好了,困難就是一開始適應起來會很難,每個人的適應時間長短差異又很大。另一類是分離焦慮不明顯,願意上幼兒園,孩子很少哭,也能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完成各項任務,看起來很容易克服了分離焦慮,但隨着時間的推移,這類孩子會呈現出較強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有些問題解決起來很困難,孩子也比較頑固。這類孩子雖然少,但往往容易成爲被老師忽略的部分人,畢竟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經過了早教和各類不同培訓班的“薰陶”,孩子對各種環境已經有了很強的適應性;出生以來經常性的外出旅遊、走南闖北,孩子見的人、走的路也比只呆在一個城市甚至一個社區的孩子要多得多,飲食、氣候的適應性也要強很多,有助於增強抵抗力;加上家裏人不停地跟他說話,他的語言發育也能在平均水平之上,能和大人正常交流,聽得懂大人的話,這樣就不用擔心在幼兒園和老師同學的交流存在障礙。

但不管怎麼說,幼兒園都是一個全新的環境,隨着孩子的長大和時間的推移,分離焦慮會逐漸得到克服。叨姐最擔心的是孩子的社會化進程,說白了就是攻擊和被攻擊的可能。在早教和培訓班,好歹還有老師能夠全程盯着,家長也往往再身邊,孩子彼此有了爭執和碰撞,一般能夠及時被發現和制止。但在幼兒園,脫離了家長的視線,孩子怎樣首先確保不被欺負?這是個讓人揪心的問題。孩子不被人打,也不能隨便打人,否則別的孩子家長找上門也是一件煩心事。

不敢想太多了,打與被打,終究也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