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靈魂已經變得醜陋,需要通過看書來美化

文|與非

01

朋友A這幾天的感情經歷讓我大跌眼鏡,讓我一度懷疑當初怎麼和她交的朋友,價值觀和戀愛觀在我眼裏似乎都變得扭曲了。

朋友A和男朋友目前正在異地,兩個人都已經工作的他們分分合合很多次,事情爆發的導火線是A現在認識另一個男生,而那個男生不僅優秀而且現在在追她。

和人家認識沒幾天就被約出去吃飯約出去玩,不知道是那個男生太能撩妹還是朋友A太傻,沒到一個月朋友A就說想和他在一起,而和談了三年的男朋友分手。

分手前的糾結和不捨她都來和我抱怨,各種說捨不得和心痛,但在我眼裏真的覺得很作,一邊和另一個搞曖昧,一邊捨不得和男朋友分手,這到底是把誰當作了備胎。

但身爲當事人的她一點都不覺得自己的行爲和想法有問題,甚至理直氣壯地和我說三年的感情不是想分就分得了的。

於是一邊想着另一個男的一邊又想着前任,直到昨晚我說了句噁心之後再也不想聽到她任何關於感情的事。

對伴侶最基本的最終是專一,而不是吃着碗裏的,惦記着碗外的。

02

朋友A以前不是這樣的,記得以前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精神出軌的人,那時候我們還一起議論過那些渣男渣女的行爲,爲什麼同樣的本質問題發生在自己身上時卻那麼理直氣壯?

無論我怎麼和她講道理,她都一副自己很懂的樣子,或者就像成甲的《好好學習》裏面提到"基本歸因偏差"的心理:

當一個問題出現在別人身上的時候,我們習慣把這個問題歸因於別人,是那個人自身有問題。

而當同樣的問題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時候,我們就不這麼想了,反而會把問題歸因於外部因素。

和另一個朋友對A進行很多開導和勸說都讓她開竅不了,就像朋友說的那樣,她已經被別人開化過了,所以我們再想開化的時候很難。

是的,從她開始工作之後接觸的人和事已經慢慢地鞏固了她的價值觀。

因爲我在另一個城市讀書,而她早早就出社會參加工作了,在我的印象裏,她的空餘時間裏不是去哪個地方打卡吃喝玩樂,就是躺在牀上刷着手機。

記得我曾經問說過她很多次,有空的時候可以看多點書,不要到處跑,而她估計把我的話都當耳邊風了吧。

沒有得過看書帶來的益處的人,是不會知道看書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的。

書本中的那些文字和句子,會一點一點地改變你的價值觀,也會一點一點地影響着你的氣質。

03

我讀高中的時候因爲同桌的關係,我也會經常買書來看,但那時候買書似乎只爲了打卡,而且也沒有寫讀書筆記,所以當年看過的書現在再拿起的時候都忘記裏面講的內容了。

到大學的時候,曾經有一段時間爲了各種社團活動而忽略了提升自己,進入了迷茫期,不知道在大學裏應該做什麼,後來接觸到一些很厲害的師兄,才把看書這個習慣撿了起來。

直到現在大學畢業,我都一直保持着每個星期看完一本書。

可能現在你問我看過的書有哪些,我也只能想很久纔想出幾本,但我依然很感謝那些時光,因爲它是在一點一點地改變着我,影響着我,讓我現在的思維開始有了變化。

其實看書多了,你會發現很多問題都能迎刃而解,自己也能消化很多小事,而不需要靠傾訴和依賴別人。

你現在所有的價值觀都是以前看過的書形成的,看的書越多就會覺得自己越渺小也越無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