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拿天,怎麼辦

頭伏餃子二伏面,老北京對天氣概括的說法總是這麼簡單直接。今年中伏恰巧遇到大暑節氣,天氣非常的應景,持續了一個多星期的悶熱天氣已經把人憋的受不了了。誰讓這就是北京的桑拿天呢?

昨天7.21,想必很多帝都的朋友想起了七年前的那一天。房山是重災區,多少平原成爲了一片澤國,就連北京猿人的故居周口店也不能倖免。城區的立交橋和快速路基本癱瘓,路面成爲了河面。廣渠門下的一輛SUV被沒頂更是成爲經典畫面(儘管這是個應該能夠避免的悲劇)。

不過也正是因爲這一天,北京的很多地方發生了實實在在的變化。立交橋下有了明顯的積水線,下水道的清淤頻率明顯提高,很少再出現積水久久不能退去的景象,城市雨情的監測和預報準確率提高了不少(當然也不可能做到100%準確)。

儘管如此,桑拿天該來的總會來,每年都有,想躲是躲不開的。桑拿天有多難過?經歷過的朋友都知道:

衣服就跟水洗的一樣,無論一天換幾身衣服,只要戶外走一走,很快就能汗流浹背;
皮膚永遠是粘粘的,恨不得要和衣服永遠地黏在一起,你很難分清這是汗還是水;
空調幾乎晝夜不停,因爲一旦關機,很快屋裏就會悶得像鍋爐一樣憋屈;
吃飯總是吃不多,因爲氣溫太高,溼度太大,人的食慾也大打折扣,唯有冷飲和酸辣口的烤串麪條能入人的法眼。

這樣的感受想要多少就有多少,我也沒有辦法一一總結。叨姐認爲,想要過好桑拿天,無非三個竅門:

三十六計走爲上,惹不起還躲不起嗎?正好趕上暑假,是孩子的假期,如果趕上桑拿天,和單位商量好,完全可以在這段時間到外地去避一避。雖說全國很多地方也一樣炎熱,火爐不少,但高緯度地區着實要比北京涼快太多,還有數不清的避暑聖地可以選擇。要是不願意出遠門,哪怕到壩上草原和張家口,也能感受到絲絲涼意。

勤換衣服勤洗澡。夏天最大的好處,就是穿衣服少。叨姐冬天帶上孩子出遊,總要大包小包幾個大箱子,夏天只要一個箱子就能把所有的東西都裝進去。衣服穿的少換的也快,總能逮住一天出太陽的,趁機洗一大波就行,洗澡衝個常溫的就能解決。否則我很難想象一天以上不洗是什麼味道。

堅持鍛鍊多出汗。桑拿天時間久了,吹的空調就會多,如果姿勢不正確,很容易導致風溼受涼,被溼氣纏身。怎麼辦?叨姐在前面的文章《除溼氣,跑步最管用》已經有了詳細的分析。反正夏天也是要出汗,與其讓溼氣在體內淤積,還不如找機會痛痛快快的出出汗,既可以排溼氣預防風溼和關節炎,又能鍛鍊身體增強體質,何樂而不爲呢?

總之,不管桑拿天有多難過,既然這是北京每個夏天的保留節目,那就既來之則安之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