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书简读——《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是奥地利个体心理学研究先驱Alfred Adler于100多年前所著,从人类三大约束条件牵引出人生三大命题,并通过当时那个时代的认知视角为大众展示个体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面貌的书籍。

1 《自卑与超越》内容总结

1.1 人类所面临的三大约束:人类都生活在地球之上、人与人之间必定产生联系以及人类具有性别属性。

1.2 人生所面临的三大命题是:职业生涯、人际关系以及爱情与婚姻。

1.3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共同享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引出了人生第一大命题社会职业生涯;人与人生存在社会中必定个体与个体之间会产生联系引出了人生第二大命题人际关系;人类具有的生物性属性引出了人生第三大命题男女之间的爱情与婚姻。

2 《自卑与超越》内容分述

2.1 生活的意义

人生意义的真谛在于奉献与合作。

2.2 心灵和肉体

精神会影响身体的形态和发育,身体反过来也影响到精神上的不足。

2.3 自卑与优越感

作者对自卑的定义是:当一个人遇到他无法解决的问题却深信自己能够解决时,就会出现自卑情结。

对优越感的追求激励着社会中的每个个体去达成自我的目标并作出对社会的贡献。

2.4 早期的记忆

个体心理学研究的是个体整体性格,而影响整体性格的最关键因素即个体对优越感的追求。

早期的记忆对个体尤为重要,它显示了形成人生态度的原因以及最简单的表达方式。

2.5 梦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梦并不像早先的人们认为的那样神秘和不可亵渎,梦只是一种生理性活动,是神经放电的机制而已。

不同个体的梦境体现了个体的性格特征、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个人价值取向、人生态度的方式。

2.6 家庭的影响

平等地对待孩子会减轻由于天姿倾斜以及社会赞许被赋能过多优势的孩童在其他孩童中的差异,降低未被赋能孩童的自卑感以利于他们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去追寻自我目标的实现。

2.7 学校的影响

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性格的培养,纠正学生在性格方面的缺陷。

教师要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培养起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

2.8 青春期的影响

青春期是形成个体性格的关键时期。

2.9 犯罪及预防

罪犯在人生诸如人际关系问题、职业问题以及亲密关系三大命题中都存在适应不良、悖离社会基本伦理的情绪态度和行为方式。

导致个体犯罪的因素包括家庭环境的影响、社会歧视和贫穷、身体缺陷以及社会中动荡不良的文化影响。

2.10 职业问题

个体的早期培养受家庭和学校环境的影响。

个体早期培养应该关注其潜在的错误和习惯并及时纠正。

个体早期培育应注重童年志向、早期记忆并加以培养。

作者认为个体职业的选择不应该以经济因素作为衡量标准。

2.11 个体与社会群体

合作的方式包括:最早的宗教信仰、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

作者认为对于个体的最高评价是:在工作中是一位好员工、在朋友中是一位好伙伴、在婚姻中是一位好伴侣。

2.12 爱情与婚姻

爱情和婚姻是为了全人类的幸福所完成的合作,这种合作涉及到了大众的利益。

3 《自卑与超越》一句话评语

《自卑与超越》著作成形距今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奥地利心理学家Alfred Adler在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之后致力于个体心理学的研究,他从人类三大约束条件牵引出人生三大命题,并通过当时那个时代的个体心理学研究领域的认知视角为大众展示了个体心理特征影响和形成机制以及社会生活诸如家庭、教育、个体发展、职业、爱情与婚姻多个构面以叙述并佐以案例来展示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最后引发人们对于诸如人生态度与人生意义人的命题的思考;整本书篇幅不大却在谋篇构略上略显杂乱,可能是因为现在的学科建设都是基于先驱的贡献,不能要求在那种年代学科内部知识体系就已经被地明晰划分了界限并排列得精巧别致,因此虽然此书在观点和叙述上缺乏一定的逻辑和严谨性,并且跟现在的学科体系内部知识架构相比较为单薄朴素,但通过阅读本书仍然能够给到读者一些启发和感悟。

(原创保护文章,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络作者授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