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每一步,都算数


曾经一度将一首歌循环播放。歌曲虽是经典,但名气也不算多太大;歌手虽也红过,但也并非大红大紫。不太有特色的嗓音,开首便响起:

“I realize the best part of love is the thinnest slice”

人类有一种刨根问底的本能,貌似只有所有的疑问都得到了解答,才有安全感,不然总会有些人为之伤思劳神,惶惶不可终日,从而有了哲学家,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等等。爱情,就是这样。以前不知道什么是爱情,纠结过;现在还是不知道,却不再纠结。爱情是什么这个问题,好像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就像歌里唱的,你不需要知道什么是爱情,只需要知道“the best part of love”,这就够了。

“鸿案相庄廿有三年,年愈久而情愈密。家庭之内,或暗室相逢,窄途邂逅,必握手问曰:“何处去?”私心忒忒,如恐旁人见之者。实则同行并坐。初犹避人,久则不以为意。芸或与人坐谈,见余至,必起立偏挪其身,余就而并焉。”

不知是什么时候开始放弃对爱情的追问的,沈复和芸娘的这一寸光阴更坚定了我的这一信念。对于爱情,如果苦苦寻觅却求而不得的话,那为何不痛痛快快地承认这一事实——爱情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那些 thinnest slice。

开首便谈爱情,也是随随大流罢了。毕竟,对于《浮生六记》不谈沈复和芸娘,就不算是谈《浮生六记》。但既然已经被谈论了那么多,那就暂且放一放吧。

如果能跟古今中外的作家交朋友,我希望他是沈复。与其他只能出现在纸上,为充当某种角色而存在的历史人物不同,他更像是一个朋友,一个邻居,丝毫没有距离感。《浮生六记》从来都不像有些作品那样,生来就是为了被摆上书架,生来就是为了让别人捧在手里,期待着被置于庙堂之上,相反,它与世无争,顺其自然地出现在人们面前。读过《浮生六记》,人们仿佛无意间窥见了沈复真实而有趣的灵魂,他这么平凡,让人不知不觉卸下防备,愿意慢慢凑上前去,听他娓娓道来。平平凡凡着,所以是“浮生”,渺小而伟大。这种伟大不是那种只能仰望的伟大,它是散发着柴米油盐味、平易近人的伟大。

历史上本来是不存在沈复这个人的,他是“被发现”的。一个人逛地摊时发现了《浮生六记》,沈复也随之被发现。就像一位农人,田里挥了几锄头发现一个吸引人的物件,最终被鉴定为稀世珍宝一样。所以,《浮生六记》之前无沈复,《浮生六记》是关于沈复的一手文献。 这就可能就是很多人喜欢《浮生六记》的原因吧,因为它不像四书五经那样作为一种存在而影响世人,而是因为世人被其影响而造就了它的存在。《浮生六记》本来总共六个章节,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其中后两卷遗失,能读到的只有前四个章节。

“乐”,“趣”,“愁”,“快”,也算是道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先是林语堂说芸娘是文学史上可爱的女人,再到后来,人们提到《浮生六记》总要将大量篇幅给了沈复和芸娘之间的爱情故事,说不尽,道不完。但这必定使《浮生六记》在精神上丧失了完整性,毕竟沈复的生命里,不仅仅有芸娘。虽然,沈复和芸娘的故事,一纤一毫都值得细细品读,甚至沈复仿佛是将和芸娘的生活整个揉碎了,再一片接着一片地拿来凭吊,每一句都发自肺腑。但同时,可以说《浮生六记》中的每一记,都是一个沈复,缺一不可。

其实,跟沈复最有同感的,要数那些儿时趣事了。比如,小时候总喜欢往草丛里面钻,有时趴下身去,尽力将头贴在地面上。然后把草丛想象成森林,自己成了一个巨人。太阳透过树叶一束束地射下来,蚂蚁,蛐蛐等爬虫变成了大个的猛兽在林间穿梭着。一边慢慢往前移动,一边看着那些猛兽四散奔逃,有的则跳到身上咬我一口。等玩的尽兴之后,身上总会多了些包包,然后挠个不停。可以想象,当读到“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时,是怎样的惊奇与兴奋,仿佛沈复一下子变成了小时候身边的玩伴,这难道不是一种超越时间的通感?还想到儿时,奶奶家旁边池塘岸上开满野菊,黄灿灿的,香味随风悠然飘来,扑上去一通打滚,又细心将茎叶粗壮,花开正旺的,折下一把来。不知哪里找来一个塑料瓶,将花插了进去,注满水。但细细打量了一番,总觉得塑料瓶不相适宜。突然想到,病人输液剩下的玻璃瓶大概不错,便铺天盖地寻了去。将插了野菊的玻璃瓶举起来对着太阳,花那样灿烂,折断的茎枝在玻璃瓶中喝着水,偶尔浮出一两颗气泡,自有风味。这恐怕就是沈复所说的物外之趣吧。

沈复曾说芸娘“虽叹其才思隽秀,窃恐其福泽不深”,不想一语成谶。以前沈复和芸娘有多恩爱,后来就有多凄惨。初读闺中记乐时,时常觉得沈复和芸娘过着神仙般的日子,也正因如此,也冥冥中为沈复和芸娘提心吊胆。过上了安逸与潇洒生活的人,内心总要有些惶恐不安,时常担心命运在给与某些东西的时候,也要带走一些东西,凡人过着神仙的日子总是要付出代价的。怪不得沈复说“奉劝时间夫妻,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过于情笃。语云:‘恩爱夫妻不到头’”。沈复一生颠沛流离,时运不济,有人觉得他是咎由自取,他不思进取,上不能恭养父母,下不能庇护妻儿,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而沈复坎坷人生中的“愁”,恰恰像“乐”,“趣”,“快”一样,以一种明快又超乎是非对错的方式,升华了他的人生。在这条生命之河中,对与错,是与非,喜与乐,哀与苦都不再能掀起波浪,留下的,只有平静的水面,和两岸的沧桑。

了解了沈复的生平遭际,并不觉得他像人们口中所说的那样坚毅,能在穷困潦倒的情况下苦中作乐。面对多舛的命运,沈复可以说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时候还能热爱生活,并不一定是他强大的内心,而是他不想错过生命中任何一丝纤细之美。正如沈复将乐,趣,愁,快分开来讲一样。人生,从来都不止一个主题。苦与乐,悲与喜从来不相杀相克,他们就像是相映成趣的风景,彼此成就。故不能因为缺少快乐而责怪悲伤,也不能因为悲伤而失去继续寻找的希望。沈复的一生犹如时间之海滩上,大大小小的鹅卵石,他将绚烂嶙峋的放在一起,将千疮百孔的放在一起,又将深沉厚重的放在一起。这生命中的每一部分,既相互依存,又彼此独立,只有遍历过其中的每一枚,人生才算圆满。

突然想起不知哪里听到的一句话:每一步,都算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