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而不得者,易入魔障——《维罗妮卡决定去死》

生而为人,与生俱来的枷锁过多。

枷锁,或许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它叫规则。官方说法,它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投影,俗话解释,或是被塑造,或是共同认知得来,归根结底,是多教人的选择。对于社会本身来讲,多数是为普遍,普遍即为真理。所以,多数人的选择决定了何为正常,何为异类,何为对,何为错,何为好,何为坏。这种被定义的社会禁锢了多数人,也禁锢了那部分试图求异的少数人。

或许,对于疯子而言,承认了自己是疯子,便是承认自己与众不同,想要选择一条能让自己灵魂得以释放的路;对于旁观者来说,那个承认自己是疯子的人,只是个疯子而己,而这里的疯子是异类、是威胁,是该被畏惧、被不齿、被关起来的人。大多数人的认同,造成了整个社会的认同,因为在规则的胁迫下,异类也在通过指责来划分跟异类的界限,证明自己是正常人。可是,每个人,都是异类。

求而不得者,易入魔障。

为了能存活在这个被格式化的社会,多数人选择了顺从,而这种顺从便是压迫的本身。而精神上的压迫与肉体上的压迫相比,前者才是最为痛苦的。这种压迫所 带来的感受只有,怕被揭穿己身为异类的恐惧,对解放灵魂的渴望,前者滋生出来的名为理智的退缩、躲藏,后者引来了无穷无尽的欲望,欲望与理智的冲突只会产生无穷无尽的痛苦,即使是身处梦中也逃脱不了的痛苦。

与煎熬伴生的压抑,每时每刻都在冲击每个人的心理,这种压迫感,承受住了, 便能如正常人办点赏的生活一生,承受不住,便会在现实中出现冲突,肉体和精神上的冲突,压抑和释放分隔成两部分分别与精神和肉体融合。而你,控制不了 其中任何一个。玛丽正是这样,所以她才会忽然有一天觉得自己对自己无能为力 了。

反观维罗妮卡,她的前半生,对于道路的选择,都顺应了所谓的正常,或者,那根本不是她的选择,是社会为她选择的,她的一切都是规范式的正常人该有的一 切,对理想的埋葬、对欲望的压制、对生活的妥协,这一切造就的本该是一个正常人的一生,平稳的一生,正如玛丽一样,可是与玛丽不同的是,她灵魂里的那抹不安分过早的觉醒了一一我所得之,不为我所愿。她为何不选择治疗,而是选 择自杀,在我看来,是一种对社会的控诉,接收治疗便是承认自己有病,可她没病,她也不想再这么日复一日去过这种一成不变的生活,不将就、不妥协,所以放弃!因为她唯一可以为自己选择的,便是放弃!

我并不看好维罗妮卡逃出去之后的生活,逃出去了又怎样?对自由灵魂的渴求会困扰她一生,只因她逃不脱规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