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四个月里关于做产品的几点想法

好久没有更新文章了, 文末推荐近期看的两本书 ~

        以前一直待在一个互联网化的城市里, 觉得整个社会都已经互联网化, 什么是传统公司? 什么是互联网公司? 其实是区分不出来的, 也没必要区分, 梁宁老师说: 现在还说自己是互联网人, 已经不是新鲜的词了. 然而, 我回来才发现, 这里大部分人对于互联网中的词很陌生, 对于互联网的产品很陌生, 工作方式, 很传统, 我这才知道, 原来现在传统公司还是普遍存在, 他们或许活的很好, 而我看到的是, 有的活的很艰难. 

      有种痛苦, 是痛并快乐着, 有种痛苦是, 如果人一旦停止, 将是灭顶之灾, 因为他是靠着每天每时每分的劳动产生现金流. 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 他们采用传统的excle表格管理上万的人, 每个人都好忙碌, 每个人都好像有做不完的事情. 这种感觉很糟糕, 在互联网公司, 也会忙碌, 但是可选择的忙碌. 事情是可以拖的, 但是传统行业不可以, 你拖着, 事情只会积压的越来越多, 而且有的时候后果很严重. 

      说真的, 在这样的环境中, 我真的有点难受, 觉得不应该是这样的. 本可以更轻松的做事, 为什么要工作的这么累呢? 就像, 明明可以是用车来运货物, 你却非要用10头马和10个人来运.

      公司从去年开始做互联网产品, 开始将用户线上化, 但是8万用户, 用QQ管理的用户, 不知道如何激活他们.  因为微信的崛起, 导致QQ用户长期不在线, 甚至已经卸载掉了QQ, 运营说, 她做一张海报, 给每个QQ用户发一条消息,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2万个用户得发到什么时候? 发了两天, 每天发了几百个用户, 结果只有不到50人关注, 且有一些用户又同时取关了.她说, 她已经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一个互联网人, 用这么蠢的方式去触达用户. 

       这一段时间的工作, 我有三点关于产品的感悟:

1.  产品不是想出来的, 是靠观察, 洞察, 调研, 验证出来的. 

       我一直觉得自己缺乏创造新产品, 新功能的能力, 就把自己定位在了很低的位置, 我觉得高级的产品经理, 一定是总能有新的想法, 好的点子的. 然而现在发现 , 不是这样的. 之前在那家公司工作, 因为不懂那个行业, 以为做产品, 就是要懂那个行业, 你才能想出更好用的产品出来, 才知道产品的走向, 才知道下一步的规划是什么. 现在, 我清晰的知道, 不是这样的, 虽然我平时看大量的书籍, 看文章, 听课, 很多时候告诉我, 产品是快速迭代出来的, 是从用户使用中发现问题, 从数据反馈中观察问题去改进产品, 从大量的反馈中去改进产品的. 但真实在做产品中, 我发现并不是这样的. 也许是在那个我不熟悉的行业, 也许是自己初转行的原因, 我并没有这样做, 就像所有人知道用户第一, 但你真的知道什么是用户第一吗? 公司的考核, 形势所迫, 老板的想法都可能导致产品朝着不是预期的方向走. 所以很多做产品的, 并没有按照从用户本身出发. 所以我理解了产品不是靠想出来的, 产品是从公司基因为前提, 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打磨出来的. 

2. 不能为了互联网化而转型. 

       互联网的本质, 终究是一个渠道, 这是我最近看到的一个观点, 我目前这家公司就在转型阶段, 在此前, 他是一家很传统的公司, 几万的用户, 用excle管理着, 一个人做文档交接, 多个人要同时查看数据, 都是一份文件相互传阅. 可以想象效率很低, 员工工作很辛苦, 出错率多高, 管理层管理成本多大. 那么, 他就急需要互联网化, 可我发现, 在一个大家都适应了线下的公司, 将其线上化, 是多么难的事情. 大家不知道如何使用, 大家很惶恐, 做错了怎么办, 教育用户要花一定的时间. 

       我做了一个产品, 效果很差, 说真的, 心里很难受. 这是整个团队花了一个月的时间, 加班加点做出来的产品, 运行效果并不好, 所以我一直在反思, 我做错了什么. 我知道, 在互联网的公司里, 产品失败是个很正常的现象,  但是, 我结合自己来看, 我做这个产品前, 我的需求调研清楚了吗? 真的有必要这样做吗? 用户真的愿意用吗? 所以, 我再次想起我曾看到的一句话, 就是不要为了互联网化而去做, 一定是基于一个需求, 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体验感受, 提升所有人的工作效率, 提升公司的竞争力. 否则, 意义何在, 也让我想起, 精益创业, 低成本创业, 对于一个小公司而言, 花大量人力, 物力, 财力都是需要慎重的.  

       我老大给我说了一句话, 也是他曾经的老大给他说的: 所有商业模式的变革, 唯一衡量标准, 是否提升了用户体验.

3.产品原型是想法的自然呈现. 

        我之前一直很纠结, 我该如何设计产品, 画一个原型要很长时间, 我问一个前辈我为什么会这样, 他告诉我, 原型不过就是你想法的自然呈现. 我当时是沉默的, 我并没有理解. 这些时间, 我反复去回想他说的这句话,  我在画原型之前, 我把所有的想法, 整理出来, 想清楚, 我想要表达什么, 我想要传递什么, 我想要他们关注什么, 再动手开始画原型, 我没有那么纠结了, 因为我在动手之前, 我已经把这些问题在脑中过了一遍. 可能有些想的依然不对, 在画的过程中有所调整. 其实, 这个观点, 我也在其他课程中有听过, 但是实践出真知, 很多东西, 只有真的遇到了, 才能更好的领悟.


毛姆说,阅读能为自己筑起一个避难所,几乎可以避开生命中所有的灾难。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LDYG2017,  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这里会分享我的读书笔记, 愿你我共同进步.

推荐近期看的两本书

                                                       但愿所有人都很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