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負信息大多來源於家長

前兩天,走到路上聽到一個媽媽對一個十來歲的小男孩說:“是不是這次比賽又要輸了?”我不知道小男孩經歷的是什麼樣的比賽,但從這句話裏我就可以聽得出來,這位媽媽傳遞給孩子的正思維是很弱的。

爲什麼這樣說呢?我們先來看一下什麼叫“正思維”吧!

百度搜索“正思維”三個字,出來的理論是這樣的:正思維,是一種世界觀,是指積極的、面向目標的、力圖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正思維也可以叫陽光思維。

藉助對其內容的註釋,我們可以很容易理解正思維的定義:它是區別於悲觀的、消極的、或與達成某個目標、解決某個問題無關的思維活動。

那我爲什麼說上面那個說自己孩子又要輸了的媽媽,沒有給孩子傳遞正思維呢?那是因爲從這個對話上就可以看得出來,媽媽在遇到困難或者外界干擾時,心理上首先蹦出的想法是“糟糕”、“肯定不行”、“真倒黴”這樣的想法,而這種想法本身是一種悲觀看世界的消極心理,是一種反向的負信息,也是缺乏自信心的一種語言表現。

而孩子最容易受到父母思維的影響,遇到事情父母就會用負信息跟他溝通,久而久之他就會用這種理念暗示自己,“我不行”這種消極觀念就會深入骨髓,不自覺地表現在思想和行爲中去了。

爲什麼這樣說呢?我想大家都聽過“條件反射”這個詞,我們人在快要摔跤的時候就會下意識地扶住旁邊用以支撐自己的物品,這是指我們行爲上的一種條件反射,而我們的思想上其實也存在“條件反射”的正思維或者是負思維。

當發生一件不好的事情,經常正思維的人會想“還好沒有太糟糕”,而負思維的人就會想“我怎麼這麼倒黴?”

所以我們作爲家長,在遇到事情每件反射是正面思考還是消極對待,這種思維都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對待事物的看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