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人都懂亡國恨,但是不能再像以前那樣活着,心裏就有了悲涼---書評(四世同堂)

終於將四世同堂看完了。翻到最後一頁的時候,又往後翻了一頁,結果已經沒有了。

“等您慶九十大壽的時候,比這還得熱鬧呢。”瑞宣說。小羊圈裏,槐樹葉兒拂拂的在搖曳,起風了。

這個時候,日本已經宣佈投降了,雖然北平還沒有解除警備,但是日本人已經開始向中國人點頭和善的假笑了。而小羊圈裏的人,圍着一號房裏的日本老太太想要報這八年之仇,最後又覺得勝之不武,最後就各自散了。

說實話,讀到這裏,我已經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北平人最看重體面,即使到了這種時候,還願意放過一個老太太呢,即使祁家的妞子剛剛死在了日本人的共和麪上。老舍先生總是這樣說話,北平人總有他的道理呢,這哪能是北平人做的事呢,北平人有他的體面。

門外的日本兵戰戰兢兢,怕勢單力薄的自己被衚衕裏的人一圈圍上。這日本兵佔領了北平八年,卻還是不懂北平人的處事哲學。

祁家老太爺,經歷過八國聯軍的黑暗日子,知道怎麼在這動亂的日子裏活下去。只要關起門來過好自己的四世同堂,看着自己的房,自己的兒孫,和手植的花草,他便覺得這一世沒有虛擲了。外頭掛的是什麼旗,站的是什麼兵,也不重要了。

其實一開始我是欣賞這樣的老人的,他雖有點老太爺的架子,可是信奉家和萬事興,也沒什麼大脾氣,是個頂好相處的老人。從那樣動盪日子活過來的人,我當然不指望他能一身血氣,像佘老太君那樣把全家都填了進去愛國。

能活下來的人,哪裏會是這樣的人啊。

所以看到他只關心四時同堂的完整性,對二孫子的賣國行爲不以爲恥,聽到大孫子有了事做便很高興,知道三孫子逃出北平參軍去了覺得不懂事。看到這些我也沒有什麼意外。他關心自己的兒子兒媳婦孫子孫媳婦曾孫子曾孫女,他不提民族大義,也不太關心那些東西。

可是北平再也不能過節了,街上沒有賣麪人了,這還是北平嗎,祁家老太爺不滿意這個。

祁家老太爺少有幾次的發火都是因爲不體面,比如二孫媳婦跟人跑了,卻沒在意是二孫子做了漢奸結果把老婆賠了。唯獨最後一次,是妞子死了,祁家老太爺終於恨上了日本人,並且做出了行動。他要把妞子抱到日本人面前,讓他們看看,他們害死了娃娃!這對於凡是用忍的老人來說,已經很不容易了。但是卸過那陣氣後,老人又變回了自己。

祁家老太爺又可以過九十大壽了,活着,就是希望啊,活着他才能看見四世同堂五世同堂啊。

祁家老太爺撐到了最後。

全文中戲份最多,內心活動最多的就是四世同堂的當家人,祁家老太爺的長孫,祁瑞宣。

老舍先生用了很多筆墨描寫這個人,我也是眼睜睜的看着他慢慢的消亡,即使他最後參與了地下工作,我也覺得他的氣血已經消亡了。

看《四世同堂》,很壓抑,就好像對中國慢慢失望一樣,慢慢的對小羊圈裏的人失望,可是又好像會慢慢接受,就好像小羊圈裏的人一樣,慢慢接受亡國的現實。

瑞宣總是那麼溫雅自然,做事認真,懂得禮貌和退讓。北平人的體面,裏子和外子他都做得很好。如果在和平年代,他一定是一個合格的頂樑柱,當家人。

他接受過新思想,所以沒辦法心安理得的做亡國奴,可是他又連着舊家庭,四世同堂的擔子在他身上,讓他沒辦法一槍子和日本人幹了。

所以整篇文章都是他的掙扎與矛盾。

最開始我很體諒他,因爲設身處地的想,如果是我又能怎樣呢。看到他那樣真誠深刻的剖析自己,我有時候看的都要溼潤了眼眶。他的苦痛與委屈沒人能聽,他不想爲日本人做事,可是一家老小吃什麼呢。他不想幫助做漢奸的二弟,可是老人哪裏希望兒孫出事。就像他之前做的事情一樣,雖然支持自由婚姻,可還是爲了不讓老人傷心接受了包辦婚姻。

他體面的維持着這個家,在外面遊蕩時,心中的熱血要將自己毀滅,可是回到家裏,他不能將情緒露出來,哪怕講了也沒人懂。他的知識告訴他那最高的責任,他的體諒又逼着他去顧慮那最迫切的問題。

他硬氣的堅持了很長時間。看到他我就會想起爲大家庭所負累的中國人。

可是他的堅持都是軟堅持,也許在那種時候,不跪下就是一種氣節,可是他還是低下了頭。在心裏,嘲笑着和自己一樣的北平人。他熱心的幫助被日本人殘害了的鄰居,像贖罪一樣爲他們守靈,恨日本人恨漢奸,可是回到家裏,他又變了當家人,而不是一個獨立的個人,不能有自己的思想和靈魂。他的熱血漸漸消失,變成怨恨與嘲笑,最後變成無奈和麻木,其實有多少北平人想過乾脆一炸彈結束了罷,可是最後他們還是會乖乖的去領豬食,去慶祝國土的陷落,去做良民。

我有一大家子呢,祁瑞宣這樣想,原諒了自己一下。

可是誰沒有家人啊,那些死去的戰士不都是別人的兒子,孫子,丈夫,和父親嗎,於是祁瑞宣又陷入無助的恨己不爭上。

看到最後我都累了,我總以爲他到最後會和三弟一樣,最終拋下一切去參軍。可是身邊一個人一個人的死去,被冤枉死的,被打死的,被活埋的,被餓死的,他忍了下來,連父親的冤死他都忍了下來,即使血氣翻涌過,但是最後最後他都忍了下來。

他就像活在靈魂的地獄一樣,肉體在行走,靈魂在受刑。

最後三弟出現了,他接受了弟弟的主意,做了地下工作者,雖然給日本人做事,可是他終於得到了靈魂的救贖,又不至於餓了肚子。

我不知道怎麼描述這一段,其實我知道,這個時候他已經撐不下去了,不做事就沒有吃的,他每天在外面遊蕩,不願意面對現實。他彎不下那雙腿,可是他也沒有力氣擡頭了。我很想看他如果這樣繼續下去到底會怎麼樣,可是又覺得這未免太過殘忍。

如果他像他二弟一樣,毫無廉恥,做了漢奸也志得意滿,他就不至於讓女兒餓死。如果他像他三弟一樣,心中的國要大於家,滿心熱血又可以一走了之,他就不至於每天承受自己的靈魂鞭笞。

每次看到他的一點點小高興,比如中國終於到了場勝仗,可是轉眼又被天安門上的太陽旗刺痛雙眼,最後沉默的回家,我就覺得錐心的痛。八年抗戰,日本人讓北平人慢慢的,變成奴隸,變成畜生,卻也安靜的不咬人。

七七事變,在日本人的命令下,漢奸帶着全北平的學生遊行,慶祝中國陷落。在天安門前,沒有人反抗,雖然也沒有人真正喊出慶祝二字。天安門安靜的沒有人氣,太陽旗在綠瓦紅磚是上飄揚。

整個小羊圈裏的人,整個北平的人,幾乎都是這樣,心裏還是有那股氣的,跪不下去。可是,也擡不起頭。

於是八年了,一個一個的死去。他們是和睦的鄰居,互相關照,即使有些處不來,可是北平人的體面告訴他們,禮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所以哪怕是祁瑞宣,在他最討厭的漢奸上門拜訪時,也不好意思不端出茶來讓他喝。

這是北平人的體面,什麼時候都不能丟啊。所以,有人死,他們都會全體出動,好好的辦一個體面的喪事,不能叫他棄屍荒野。

我真的很難懂這件事。這種時候,他們反而不怕連累了,好像辦喪事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哪怕要出城尋屍危險很大。

再比如,常二爺,被日本人無理的要求在城門口跪了一天,回來覺得整個人的體面都沒有了,耿耿於懷,最後鬱郁死去。可是身爲亡國奴的恥辱他反沒覺得這麼在意呢。

再比如,祁天佑,被日本人陷害遊街大喊我是奸商,當天就跳了湖,因爲覺得這份不體面會給整個家庭帶來黑點,他可是老老實實的本分人,如此出了這種事,叫什麼事!

身爲亡國奴的恥辱沒有打倒北平人,喪失了那份體面,卻打倒了北平人。看完整篇文章,直覺得在和平年歲,北平人怕是最守禮,最不喜歡生事,最悠閒自得過日子的一羣人了。可是在這動亂年月,有些行爲我看來真是可笑了。可誰又能說個人的體面就不能被看做重要的事情呢。

小羊圈裏出了三個漢奸,嘴臉描寫的十分可笑。老舍先生帶着血的幽默體現的十分好。真的有種啼笑皆非的感覺,都是些什麼阿貓阿狗的在活着。每每讀到他們的心裏活動,就會想怎麼會有這麼無恥的人,偏偏還能心安理得,在他們心裏,自己纔是顧全了北平人體面的行爲。最後當然一個都沒好下場,可是他們畢竟活得自在過,所以身爲漢奸,也算是比較成功。聽他們叫出東洋爸爸的時候,真的是笑了。

祁家出了一個抗戰英雄,錢家出了一個和日本人同歸於盡的,最後被逼的家破人亡的錢先生也抗戰了,冠家出了兩個女子抗戰,偏偏冠家是個漢奸之家。

整個小羊圈裏那麼多戶人家,只有五個人。其餘的都掙扎着過着這八年,啐口口水罵句娘,最後還是要忍氣吞聲。有些人死了,有些人撐到了抗戰勝利。也許沒看之前我會唾棄這樣的人,可是看完我卻覺得這纔是真實的人。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民族大義的,他們只知道再不能按照以前的方式活着了。

至少他們沒有去做了漢奸,雖然低着頭活着,但是脊樑還沒有彎。也許死反而是最簡單的,活着才需要最大的勇氣。

看完之後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東西,比如日本人模擬空襲時,叫全北平人都不準出門,免得日本人躲進防空洞後家裏的東西被搶。結果全北平人真的沒有人出門。

再比如,日本人曾偷了全北平的門環去煉炮彈,把市面上的書都換成淫詞豔曲,每次中國陷落一個城市就要在天安門召集學生去慶祝。

讓日本人住進北京胡同裏。這一點我最沒辦法理解。

整個小羊圈裏那麼多戶人家,住進了一家日本人。這樣怪異的場景。他們幾乎從不出門,可是爲什麼這家日本人願意住進來。

祁瑞宣的兒子小順兒曾經和這家日本小孩打過一架,因爲他把小順兒當馬騎。小順兒打不過,回來哭着就叫媽。這家日本小孩也受了傷,但是回去一聲不吭,表情如常。當時瑞宣就感覺到了一絲慚愧和害怕。小順兒就像典型的中國孩子,即使到了那樣的時刻,他還是想拉着太爺爺的手去逛街買唐人。可是每每看到那家的日本小孩,臉上的肅穆和殺氣,我都覺得恐怖。

中國人爲什麼那麼喜歡哭呢。

每逢有人死,小羊圈裏總是哭的昏天搶地,可是哭完他們又認認真真的去辦喪事,辦完之後彷彿這件事就翻過去了一頁。而那家日本人的男主人被徵兵,最後送回了骨灰,他們一家人都沒有發出哭聲,雖然表情難過。最後這家日本人的女主人被徵去當了營妓,也沒有聽到任何聲響。日本人那樣對中國人,也那樣對自己的國人。所以最後到底受益的是誰。

八年,居然真的可以熬過去。有人死,也有人新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