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爭之世|企業做品牌一定要清楚的兩個關鍵詞分工和溝通

內容引言:

從經濟學的角度出發,個人、公司都是參與市場經濟的主要角色。彼此之間通過交換獲取各自所需:金錢上的,產品或者服務使用上的。公司的出現一方面通過讓更多的個人以協作的方式提升整體的生產力,另一方面通過匯聚多種專業知識,以專業化的方式運作,提升了公司整體的競爭力。

在筆桿營第2期線下分享活動中,我們從節省市場交易費用的角度出發來看待企業的分工和溝通,如何最大程度的幫助用戶快速做選擇,進而實現自身品牌的打造。

關鍵詞: 分工、競爭、資源有限、溝通、顧客溝通

比較適合:企業家、品牌經理、市場負責人

今天爲什麼要和大家從經濟學的角度來分享企業怎麼做好品牌,怎麼能夠以更“經濟”的方式做品牌。


1、先來看看交易費用


初識交易費用,是在經濟大師張五常的《經濟解釋》一書。大師指出:市場的出現、公司的出現、制度的出現伴隨着一系列交易費用的上升,如市場管理成本、公司運營成本、制度的維護。但這些相關組織制度的出現,最大程度的減少了整體資源或者部分資源因爲無主(產權未清晰界定)而帶來的價值消散。

如何理解交易費用,我們從兩個角度出發:一是企業端供應產品或者服務的一端,一是顧客端,需要購買產品或者服務的一端。在以往商業經濟不是很發達的時候,住在同一村落的人往往以物易物,用自家的米麪換取他家的魚肉。

這是比較近距離的、也是較爲傳統的交易方式。交易過程涉及到的成本較少,無非是更好的協商兌換的比例,再後來出現了貨幣,提升了交易效率,人們不用再揹着一袋袋或者一車車的物品去交換彼此所需。

在市場經濟逐步發展完善的大環境下,公司逐步出現。公司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通過專業化生產、通過規模效應,能夠提供遠超個人所提供的產品或者服務。

人們只需付出一定的金錢就可以買到自己需要的產品或者服務(在國內計劃經濟爲主的一段時期,除了有錢還需要有各種票如糧票米票才能購買)。

然而回看周邊的商業環境,我們會發現:無論是企業端還是用戶端,我們都已經進入一個信息急劇膨脹的商業環境。把這個商業環境比作信息環境,似乎一點都不過分。

超市裏80%的產品和顧客之間大多處於0互動的狀態。加上外部渠道越來越多、媒介種類越來越豐富、各類抖音式、小紅書式、微信式信息不斷涌現。企業端面臨的競爭對手類別也越來越多,來自同行的競爭、來自"跨界打劫"的競爭。

企業也越來越不清楚到底要服務哪類用戶,到底需要以怎樣更好的方式服務用戶,以至於通過更多產品類型、更多體驗方式來滿足更多用戶。期多獲少的事情時常發生,就想很多人買賣股票,大多希望多買幾隻來躲避可能的風險。

在產品選擇方面,越來越多的用戶面臨各種各樣的產品服務,很難快速找到自己做所需要的。除了直接付出的貨幣成本-金錢之外,用戶仍需付出越來越多的時間成本、溝通了解成本等一系列非貨幣成本。

對於一些時間成本比較高的用戶來說,大多數時候是買原來買的東西、買身邊人買的東西、買大多數人買的東西。

2、從市場分工到個人分工


之所以會把這兩個關鍵詞拿出來,主要是因爲兩本經典書籍《國富論》和《定位》。《國富論》在開篇提到分工的重要性,《定位》在開篇提到溝通問題的重要性,個人讀來,深有感觸!

熟悉定位理論體系的小夥伴,可能都知道定位之父阿爾.里斯先生曾經寫過一本《品牌的起源》,從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出發來看待商業世界的物種演變(品類分化和進化)。

在《物種起源》出現之前,現代經濟學鼻祖亞當斯密寫就了一部影響現代市場經濟的書《國富論》。據說《物種起源》的創作深受《國富論》的影響。

亞當.斯密認爲:“社會生產力、人類勞動技能和思維判斷力的大幅提高都是勞動分工的結果。勞動分工提高了勞動者的工作效率、加快了社會財富的積累。勞動者逐漸從一種事一種專門職業,成爲專業工作者。”

同時,因企業/個人時間有限,外部資源有限,一個品牌、一個個體很難在多個領域足夠專業。

我們在前面21世紀的定位解讀一文《深度解讀《21世紀的定位》全球化互聯網化下的競爭突圍原則》中有提到公司與市場和個人的關係:市場就是一個大公司,公司可以理解爲一個小市場,而個人可以理解爲一個小公司。

就像之前分享的:每個人、每個企業在這個商業社會都有特定的經濟角色和應該承擔的經濟任務。也對應着斯密所提的分工,這裏延展開來從市場到企業再到更多個人。

在昨天的線下交流活動上,也有小夥伴提到很多公司都希望找一個可以做很多類型工作人。這是大多數中小公司在多的事情,因爲公司規模較小、因爲可付出的金錢有限。

在企業面對市場,尤其是當前的互聯網化、全球化的市場。企業需要將自己的品牌像專業的知識工作者那樣打造爲一個行業的“專業知識工作組織”。也就是說爲自己的品牌找到一個角色,一個可以成爲特定品類(或者細分業務類別的)的代表。

也正如前面一篇介紹汽車玻璃大王曹德旺的一篇文章《汽車玻璃大王曹德旺力壓羣雄的5個關鍵能力》提到的:

“在曹德旺發行股票之後,有了足夠的資金,隨後開始產業擴張。但在這之後發現做的公司越來越多、自己事情做的越來越多,經營利潤卻遠沒有達到自己所期望的。在經過請教他人、閱讀《聚焦》一書,逐步將重心調整在汽車玻璃這一業務上面。”最終成爲汽車玻璃行業最盈利的企業。

推薦閱讀

在可期的未來,從全球市場來看,福耀玻璃完全有可能成爲汽車玻璃的代表。

《聚焦》一書作者阿爾.里斯無論是在書中還是在多個演講場合,也多次強調通過聚焦而不是延展業務類別去打造強勢品牌。

對大多數企業包括個人來說,我們需要重新看待旗下品牌、個人品牌的經濟角色。對於一個品牌,我們的期望是什麼,短期的賺錢、突然的嘗試或者看別人在做就跟着做。

對於個人來說,我們是否能夠在未來3年、5年、10年以及更長的時間找到自己的長期角色併爲之不斷聚焦、深挖,因事不同,因人而異。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值得學習的榜樣,如毛主席對於革命的熱情和持久堅持,如定位之父阿爾.里斯的長年聚焦,不斷通過諮詢、演講、著書的方式傳播定位思想,讓更多的企業、個人開始重視品牌的打造。

如果我們分工明確,具體、清晰,在對外溝通的時候,我們能夠快速的告知他人我們是做什麼的,我們能夠爲他人提供何種產品或者服務。我們將能夠降低潛在夥伴瞭解我們的成本也就節省了相關的溝通費用,提升彼此的溝通效率。

3、對內溝通和對外溝通

傑克.特勞特與阿爾.里斯先生在《定位》一書開篇就提到:溝通的問題。如果給我多一點點的時間,對方會改變對我的看法的。但有時是我們說的太多,以至於對方感知不到重要信息。如圖所示,我們太看重作爲Sender(信息發送的一端)而忽視Receiver(信息接收端)。

在不溝通、溝通模糊、溝通困難的過程當中,個人同公司、且有同顧客,很難了解彼此,浪費了彼此的時間精力-換做成本就是一種費用。

前面提到了企業的分工是從生產端出發,企業爲了高效的滿足特定用戶的需求,需要找到一個最適合自己能力發揮的業務類別。

就企業內部溝通而言:

如果個人在公司的分工明晰、責權利透明清晰、各司其職,以高效解決特定業務問題爲目標,從對方關注的點出發。我們在企業管理方面將能夠節省一大部分費用(包括一些企業內部因缺乏溝通或者溝通不當而造成的資源耗費)。從而最大化企業端的生產力。

就企業外部溝通而言:

爲了能夠在市場同他人建立夥伴關係,高效交易,從顧客需求出發,企業找到自己的角色分工,具備了參與市場競爭的基礎。大多數企業、大多數個人都在做類似的事情。

如同昨天在場的一位小夥伴的公司-經營有機食品,公司所經營的產品經過精心挑選,產品品質相對周邊競爭對手明顯高出很多。企業內部人員也覺得產品非常不錯,公司也開了很多門店。

因之前一同走過市場,做過調研,總體而言:因爲缺乏傳播,很多顧客還只是覺得該公司的很多門店是那種小作坊式的店,不太放心消費。

可喜的是,他們目前也正在學習如何更好打造品牌、做好傳播的學問--定位理論。

對外溝通什麼:

這裏的溝通本質上是在做傳播,不管你是通過廣告、公關還是內容營銷,我們需要向潛在用戶傳達我們的競爭優勢、與衆不同的點,傳播那些能夠影響潛在顧客選擇的內容。

上週有和一家做衛衣布的B2B企業溝通怎麼做內容,除了廣告之外,企業可以將自己瞭解的、競爭對手難以提供而又對潛在顧客有用的內容。具體包括如怎麼有效使用該類產品,在選擇衛衣布的時候需要考慮到哪些點等等。

企業內部覺得非常熟悉的東西,對很多顧客來說,可能仍然比較陌生,尤其對一些新進入的行業新手。企業需要整合這些內部知識傳播給潛在用戶,提升顧客感知自身專業的能力。

小結

全球化、互聯網化的商業環境將我們引入大爭之世,誰能夠最快找到自身的位置-分工。幫助顧客節省相關交易費用/成本如時間成本、溝通成本、社交成本,滿足特定差異化的需求,幫助顧客更快的選擇,誰就能夠真正贏得特定市場。

企業需要儘可能梳理自身的差異化、梳理哪些內部知識、內部運營動作能夠影響潛在顧客的選擇。在做好已有顧客的服務之後,將這種已經積累的局部優勢傳播給更多的潛在顧客。

在解決企業對外溝通方面,尤其是涉及到內容方面的生產和傳播,可以關注團隊梳理的《定位式寫作》。或許能夠幫助更多的企業和個人更科學的對外傳播。

推薦閱讀:

1、定位之父傑克.特勞特2013年迪拜155分鐘定位演講完整版

2、首次全方位系統披露定位理論如何指導品牌落地內容傳播

3爲什麼勸你不要“輕易動筆”寫作

4用好寫作戰略三板斧--讓你的傳播效力提升3.8倍

5、50年的定位歷程告訴你這場正在蓬勃發展的定位運動

6、B2B品牌如何高效運營微信公衆號

7、B2B品牌定位的危與機

8定位理論50週年之B2B企業如何高效打造品牌

9、里斯定位諮詢的成功就是最佳的B2B品牌定位實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