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到底該以怎樣正確的方式打開方法論!

推薦引言:

近期因各種事情,公衆號文章沒有及時更新。也有小夥伴問到是否還會繼續更新內容。

這裏說個小小的聲明,我們會繼續更新內容。也歡迎各位有一定輸出能力的小夥伴也能夠在平臺上發佈自己的專業文章。

最近幾天有和小夥伴包括個人和一些老闆聊到寫作這個事,聊到個人品牌以及企業品牌,怎麼科學、怎麼系統的整理可供對外傳播的文章。由此聊到方法論這個事,文章是具體的展開。

關鍵詞: 方法論、複用、工具論、科學;

適合對象:需要在特定領域打造品牌的個人和企業

我們到底需不需要方法論?不管是讀書時候的老師,還是工作時候的領導,好像都會時不時的和我們說到:要掌握方法!顯然的我們需要方法論,它確實能夠高效的幫助我們處理特定工作、解決特定問題。

進一步來說,我們更需要科學的方法論。只有科學些的方法論,才能真正讓我

們看清方法論的應用邊界,找到最舒適的應用地帶。

1、方法論--知識經驗的高度凝結

商業向前發展的動力之一是技術的出現,是工具的發明。我們依靠工具改造自然、讓自然更適合於我們本身的需要。斧頭的出現讓伐木這個事變得更簡單,聯合收割機的出現替代了鐮刀作業,大幅提升作業效率,讓富餘的生產資源投入到其他更具價值的事情方面。

在大多數企業、大多數個人逐步成爲知識工作組織、知識工作個體的情勢下,企業或者個人的能力更多體現爲一種知識服務。這點在95後工作者方面表現得更爲突出。

從商業價值提供方面來看,每個企業、每個個體都應當擁有自己的產品。這個產品可以表現爲。

1、企業方面:是提供給潛在用戶的具體產品或者無形服務,如某種飲料、快遞服務;

2、個人方面:可以是自己可以提供的某種技能,如寫作、設計、分析等等。

在參與市場競爭方面,個人通過直接服務企業間接的服務特定客戶。而在品牌打造方面,二者之間的本質沒有太多區別。個人需要將自身的技能形成自己的產品--一種知識經驗有邏輯的集合,形成一種工具。

有品牌意識的小夥伴會逐步嘗試建立自己在特定領域的知識體系。 

個體工作者需要像市場當中的企業一樣,建立自己的知識產品原型(圍繞核心技能的延展),具備一般化的適用能力而非只是自己覺得好,才能更好的幫助他人提高處理特定事務的效率。

但很多時候,大多數小夥伴並沒有建立自己圍繞特定技能的知識體系,即使有了知識體系,很多時候也只是小範圍的交流,沒有很好的形成一系列的產品--如文章、如課件,來獲取更多的市場反饋。

熟悉我們的小夥伴可能都會知道我們在小範圍推廣的《定位式寫作》。它本身是來自於我們的寫作實踐,包括品牌公關文的撰寫、微信公衆號運營以及一些廣告的撰寫。

經過高度的提煉,把它變爲一個小小的寫作指導理論,如何從寫作意識、具體的寫作方法以及更落地的工具三個層面在內容創作方面做了更系統的梳理。

我們嚴格秉承定位理論這套體系裏的關鍵指導原則: 

如果我們沒有將這些知識經驗有系統、有邏輯的梳理出來,並且整理成一篇篇的文章。我想這個方法可能只能受惠於幾個人而已。

在知識工具化方面,在個人知識不足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先站在別人的肩膀上,再進一步梳理出自己的一套。或者也可以從頭開始,自己摸着石頭過河。後一種方式可能會耗費更多的時間,摸索出來的也未必真的很高效。 

爲了提高個人或者企業的工作效率,我們都需要在特定知識領域建立自己的方法論,打上自己的烙印。

也只有這樣,才更有利於個人在公司、在市場長期的發展。

不管是這裏提到的怎麼科學的寫品牌傳播文,還是怎麼提升溝通交流,怎麼學好英語、怎麼做好設計

2、方法論需要科學-自有其應用條件

最開始對方法論比較有感覺的時候是在讀了麥肯錫系列書籍(《麥肯錫意識》、《麥肯錫方法》與《麥肯錫工具》)。其中的意識方法與工具思維也慢慢融入到自身具體的工作。

在接觸張五常教授的《經濟解釋》第一卷第一章科學的方法之後,纔開始對科學的方法有一定的瞭解。包括在學習定位理論這門打造品牌的學科之後,也開始對方法論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

張教授是講經濟學的,主要偏重實證科學,偏重在現實中去發現特定方法論、理論的有用與否。同時張教授亦特別講究特定方法理論的邊界,並再三指出,給定條件的多寡會影響一個理論、一個方法的適用範圍。一個方法、一個理論的應用,需要的條件越多,其適用範圍就越窄。

再次結合我們所研究的定位理論,這個理論本身就比較抽象。很多時候也讓一些人摸不着頭腦。

若想應用好這類同樣作爲實踐指導思想的思維,我們需要清晰企業在什麼條件下會更適合。有人一提定位理論,往往會提到大競爭的市場環境下面應用最適合。

定位理論本身作爲作用於企業或者個人這兩類市場參與主體,本身也屬於經濟學科範疇。定位理論在戰略方面的指導效力需要具備一些侷限條件才能真正發揮作用,這些條件來自於企業、來自於行業、來自於用戶

說定位理論是一種無所不能的思維或者工具,對每個企業都有用,不分時間、不分具體的市場事實。這不只是在騙別人,更是在騙自己。

以我們將定位思想應用在寫作方面爲例---《定位式寫作》。不是每一個人、每一家企業都需要它。通過它掌握能夠傳播品牌優勢的內容創作方法、新聞傳播方法。 作爲它的創作者,我們當然希望更多的人能夠知道它、應用它。

但論適合的程度,它同樣也有一些更佳的應用條件如:

1、如果廣告以及公關不太適合你企業的推廣,內容比較適合的話,可以借鑑這裏的方法。

2、你本身在特定領域有豐富的知識和經驗,你也想打造自己的品牌。你沒有足夠的人脈,然而有個知識豐富的腦袋。那麼這個時候,這本書可能更適合你去做對外的傳播。

3、如果你希望在職場找到自己的位置,比其他人成長的更快,想及時將自身的工作經驗和思考提煉成方法,這本書同樣適合你。

3、實踐能夠檢驗一切真與僞

雖然我們已經整理成一本相對系統的小書《定位式寫作》,近幾天也和小夥伴做了一些分享。部分小夥伴也比較認可這套意識方法和工具。但大部分小夥伴書也拿到了,也翻了不少次,但還是沒有動筆寫一篇文章。

有和小夥伴提到,需要換種思維寫傳播文章。把文章當成產品,去想怎麼把這個產品賣出去語言的組織一定不能完全內部思維,要緊貼潛在用戶關注的痛點,希望解決的問題或者希望發生的美好。

既然是產品,也應當有一個好點的名字,也需要有不錯的產品骨架(結構化),也需要有過渡的節點(骨肉連接),也需要有豐滿的血肉(內容填充)。

光有方法工具還不能幫我們寫出比較好的文章。我們需要將特定的方法論結合到具體的行業,去獲取信息、去填充內容。方法論是工具式的、靜止的,而我們是靈活的、主動的、具備極強創造力的。

像張教授講的那樣:

方法論我們的確需要,但不能只是滿足腦子的需要,滿足好奇的需要。我們需要到真實的商業環境中去考察、去實踐、去驗證。忽視真實的商業環境,商業信息,就會陷入聽過很多道理,卻依然不知明天做何的境地。

腦子裏轉10圈,不如拿筆在紙上畫一個圓圈來得更真切。

小結

回到原點,我們的的確確需要方法論。因爲它能夠極大幫助我們提升處理特定問題的效率,節省大量的時間。在我們所能接觸的大多數工作,已經有很多人做了摸索和總結。我們可以先學習他人已經總結好的方法論,我們也更需要建立自己應對特定問題的方法論。

我們也應當清晰特定方法論的適用邊界,而不能去做只是無限放大特定理論。

當然最重要的是還是要到真實的市場經濟裏去實踐、去驗證、去發現不足,我們絕不能做只是滿足自己大腦開心的工具神論者。



推薦閱讀:

1首次全方位系統披露定位理論如何指導品牌落地內容傳播

2、50年的定位歷程告訴你這場正在蓬勃發展的定位運動

3、B2B品牌如何高效運營微信公衆號

4、爲什麼勸你不要“輕易動筆”寫作

5、定位理論50週年之B2B企業如何高效打造品牌

6、全網中文版首發!筆桿營2019年首次專訪定位之父艾.里斯

7、首次翻譯32年前同臺對話定位之父:艾.里斯與傑克.特勞特

8定位之父傑克.特勞特2013年迪拜155分鐘定位演講完整版

9、50年的定位歷程告訴你這場正在蓬勃發展的定位運動

10、大爭之世|企業做品牌一定要清楚的兩個關鍵詞分工和溝通

11爲什麼勸你不要“輕易動筆”寫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