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劇評:圓了一個大唐夢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李白(唐)《俠客行·趙客縵胡纓》

短歌行-劉梅-《長安十二時辰》片尾曲

我一般不喜歡追劇,主要原因是覺得追劇很浪費時間,就像朋友以前說的,“中國的電視劇,就像古時候女人的裹腳布,又臭又長。”

而且,打小的印象中,電視劇都是有很多集很多集,就算有時間看劇,也沒毅力一直堅持看到結局,導致每每回想起來,總感覺電視劇都沒結局,不完滿的感覺,反而降低了對電視劇本身的評價。

此外,每天看一兩集的體驗,遠沒有一次性看個夠、劇情連續緊湊的高峯體驗來得爽。心理學中有個著名的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他有一個論點就是“一般來說,某一層次的需要相對滿足了,就會向高一層次發展,追求更高一層次的需要就成爲驅使行爲的動力。相應的,獲得基本滿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勵力量。”

所以,在一次性看完整部劇後所獲得的強烈滿足感,能夠讓人轉移注意,不再沉迷於電視劇帶來的滿足感中,而是去尋求新的刺激來滿足更高層次的需要。

自去年年底因在旅途中十分無聊就追了熱播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以下簡稱《知否》)後,已經有大半年沒追過電視劇了。看過《知否》的朋友應該清楚,追這局就是一個坑,本以爲最多40集就能播完的劇,硬生生地被剪成了70多集,越到後面劇情越拖沓,每集的播放時間越來越短,我還記得其中有一集,只有23分鐘(而且包括了片頭和片尾)。正因此,回家過年的那幾天晚上,我還曾竭力說服我媽看湖南衛視,胡鄒亂編的不停誇讚宣傳《知否》是多麼好看又有教育價值。

追完《知否》之後,我就下定決心,堅決不追劇了,特別是像這種動不動就七八十集的劇,真·忒浪費時間,而且結尾總是沒有過程精彩。

至此,最近卻迷上了《長安十二時辰》,一不小心一衝動不知不覺就追完了……看來下定的決心都是用來違背的,發下的誓言都是用來後悔的。

但是,《長安十二時辰》確實值得看,最近能熱播大火,而且豆瓣20多萬人參與評分,還能一直保持在8.5分以上的平均成績,也是有原因的。

長安十二時辰》是根據馬伯庸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在唐朝天寶三年的上元節前夕,長安城陷入危局,長安死囚“不良帥”張小敬臨危受命,與靖安司司丞李必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的故事。

首先,不得不說的是它恢宏精美的製作,據美術組負責人金楊在一席平臺上的演講展示,劇中每一個道具製作都神還原唐朝歷史,一晃而過的鏡頭非常考究細緻,各個人物的妝容服飾都是按照唐朝史料來扮演的。金楊 一席演講- 《長安十二時辰》美術指導

還有不得不提的一點是整部劇中都沒有直接出現大詩人李白,現在我們都說他是“袖手一揮,便是半個盛唐”。但劇中大到許鶴子的頭籌表演,小到勾欄瓦市的歌舞,都在傳唱李太白的詩詞,就連片頭劇尾的歌曲都是李白填詞,而且還挺好聽(超級好聽),我想捨不得跳過片頭片尾的觀衆,不止我一個吧。

夢迴大唐

大唐有仙,有癡,有佛

大唐有貴妃,有佞臣,有荒唐君王

大唐有詩詞歌賦,有明月扁舟,也有萬場刀戈

一部劇,圓滿了一個大唐夢

其次,《長安十二時辰》雖然只講述了十二個時辰(即一天)裏的故事,但呈現出來的卻是整個大唐的繁榮景象和社會生活的縮影,也揭示出大唐爲何會由盛而衰的原因,這其中的道理,適合任何一個朝代。它跌宕起伏的懸疑劇情,就連原著黨都表示“作爲原著黨,本以爲可以劇透,但是根本不知道誰纔是大boss。”

整部劇中,除了有很多精彩的鏡頭,還有很多熱血且有道理、給人醍醐灌頂的臺詞,比如:

“解決一切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活着。”

“像我們這樣的人都不出來守護長安,就沒有人站出來守護它了。”

“每個人都有軟肋。”

“細微之處,方顯功夫。”

“看上去是小事吧,可人心的失望,就是從這些小事開始的。”

“別以爲聰明就能兩全,世上的事就是這樣,你越想兩全,越是兩個都不全。”

“知道自己要什麼,有難處就能忍了。”

“這世上,沒有完人。你忠於一個人,就已經決定不去看他的短處。”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龍波經常說的那句:“聖人之下,皆是蚍蜉。我們是結隊的蚍蜉,蚍蜉過處,皆成齏粉。”是啊,時勢造英雄,聖人、英雄只是普通民衆的代表,歷史的發展方向是千千萬萬個普通百姓決定的,如果對待不好,蚍蜉也可以撼大樹。

最後,看完大結局,終於明白在繁華的長安城上元節這一天會有這一場死傷無數、驚心動魄的謀殺案:君不君,臣不臣,以及難以滿足的慾望。

綜合評價這部劇則是:劇情緊湊,道具講究,畫面精美,虛實相間,尊重歷史發展規律,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對人物的塑造形象豐滿、性格突出,“毫無多餘的角色”,值得一看。

關於劇中人物性格的分析,敬請期待下次推文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