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電子技術Analog Electronics Technology 14】——集成運放中的單元電路 之 集成運放的輸入級:長尾式差放各種接法的參數分析

1. 多級放大電路的耦合方式

這裏只做瞭解:

  1. 直接耦合放大電路
  2. 阻容耦合放大電路
  3. 變壓器耦合放大電路
  4. 光電耦合

1.1 多級放大電路的動態分析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一個N級的放大電路的放大倍數的求法:Au=Au1Au2Aun A_u = A_{u1}*A_{u2} * \cdots *A_{un}
多級放大電路的輸入電阻等於第一級的輸入電阻:Ri=Ri1R_i = R_{i1}
多級放大電路的輸出電阻等於最後一級的輸出電阻:R0=R0nR_0 = R_{0n}

2.集成運放概述

2.1 集成運放的結構特點

這部分大家可以自己看看書上的部分自學

2.2 集成運放中的單元電路

2.2.1 零點漂移現象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即輸入爲0,輸出不爲0的情況,原因有電源電壓的不穩定、元器件的老化,三極管的溫度的敏感
其中,三極管的溫度特性的主要因素

2.2.2 差分放大電路

既然單管的直接耦合連接會產生零點漂移,那麼引入了對稱的兩部分,就會使得兩邊產生的相同的零點漂移電壓相互抵消,從而改善了零點漂移的問題

2.2.3 (重要!)長尾式放大電路

2.2.3.1靜態分析

靜態電路中,ui1,ui2u_{i1}, u_{i2}相當於接地,那麼,我們就重點從左下方的迴路切入:Rb1IBQ+UBEQ+2IEQRe=VEE R_{b1}I_{BQ} + U_{BEQ} + 2I_{EQ}R_e = V_{EE}
即:Rb1IEQ1+β+UBEQ+2IEQRe=VEE R_{b1}\frac{I_{EQ}}{1+β} + U_{BEQ} + 2I_{EQ}R_e = V_{EE}
從而可以解出IEQI_{EQ}
UCEQU_{CEQ},有個技巧,我們可以分別計算一下UCQU_{CQ}UEQU_{EQ}
那麼,UCEQ=UCQUEQU_{CEQ} = U_{CQ} - U_{EQ}

2.2.3.2 動態分析

首先,我們要知道在長尾式放大電路中有幾種輸入成分:
【1】:共模成分
對於上面的長尾式放大電路而言,當輸入信號uI1,uI2u_{I1},u_{I2}大小相等,極性相同時,我們稱之爲共模信號
即:uI1=uI2=uIcu_{I1} = u_{I2} = u_{Ic}(其中c代表common)
其中雙輸出的長尾式放大電路對共模信號有抑制作用,因爲我們的輸出u0u_0uc2u_{c2}uc1u_{c1}的電位差,但是由於電路的結構和參數都對稱,因此,u0=uc2uc1=0u_0 = u_{c2} - u_{c1} = 0
其中特別注意:\footnotesize \color{OrangeRed}{零點漂移對差放而言就相當於一對共模信號!}
\footnotesize \color{OrangeRed}{同時,由於溫度變化引起的變化等效也被認爲是共模信號}

但是,在工程上,雖然做到電路的結構對稱很簡單,但是電路元件的參數完全一樣幾乎不可能,因此,實際的差放對於共模量的抑制不完全,這怎麼辦呢?請注意電路下方有一個ReR_e,它相當重要,對共模信號的負反饋很強,因爲共模信號兩次經過ReR_e,它的負反饋原理和之前一樣

在分析動態參數之前,我們得分兩種情況,分爲了雙輸出和單輸出兩種情況:

  1. 雙輸出:我們可以直接看上面的圖,這種情況下,u0u_0 = 0,Ac=u0uIc=0A_c = \frac{u_0}{u_Ic} = 0
    共模信號雙輸出的輸入電阻Ric=Rb1+rbe+2(1+β)ReR_{ic} = R_{b1} + r_{be} + 2(1+β)R_e
    要求雙輸出的輸出電阻,我們從輸出端往裏看進去,發現是Rc1R_{c1}Rc2R_{c2}的串聯,因此,輸出電阻爲:Roc=2RcR_{oc} = 2R_c

  2. 單輸出:我們看看下面的圖:

先從AcA_c的表達式入手:Ac=u0uIcA_c = \frac{u_0}{u_{Ic}}
我們發現這不就是單管的放大倍數嘛!
但是,下面我們要處理一件事情,就是ReR_e在單管中到底是多大?
首先,我們明確一件事情:就是如果想將ReR_e等效到單管上,那麼ReR_e在原本電路的壓降要等於等效到單管之後對應位置那個電阻的壓降,那麼,我們看看原本電路中ReR_e上的壓降:
uRe=2IEReu_{R_e} = 2I_ER_e
而當ReR_e等效成單管的射極電阻後,射極電阻的壓降仍然要爲:2IERe2I_ER_e,而此時,單管的射極電流爲IEI_E了,因此,ReR_e等效成單管電阻之後應該變爲2ReR_e

既然我們瞭解了等效之後電路的各個元件參數,那麼後面求AcA_c就和Chapter2裏面的方法一樣了:

因此,我們來看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這是不是相當熟悉了:Ac=βIb(Rc//RL)Ib(Rb1+rbe)+2(1+β)IbRe=β(Rc//RL)Rb1+rbe+2(1+β)Re A_c = \frac{-βI_b(R_c // R_L)}{I_b(R_{b1} + r_{be}) + 2(1+β)I_bR_e} = \frac{-β(R_c // R_L)}{R_{b1} + r_{be} + 2(1+β)R_e}
我們希望共模放大倍數越小越好,這樣一來對共模信號的抑制能力越強,因此AcA_c應該大一點,做法是ReR_e取得很大,有時候可以用電流源代替(在交流通路中電流源內阻相當大)

我們再看看共模信號共用一個信號源單輸出的輸入電阻,由於只有一個信號源,所以從輸入端看進去兩邊電路的輸入電阻相當於並聯,對於單管的輸入電阻:Rb1+rbe+2(1+β)ReR_{b1} + r_{be} + 2(1+β)R_e,因此,電路的輸入電阻爲:Ric=12(Rb1+rbe+2(1+β)Re) R_{ic} = \frac{1}{2}(R_{b1} + r_{be} + 2(1+β)R_e)
輸出電阻爲Roc=RcR_{oc} = R_c

【2】:差模成分
當兩個輸入大小相等,極性相反時,我們稱之爲差模信號;即:uI1=uI2=uId2u_{I1} = -u_{I2} = \frac{u_{Id}}{2}
我們來看看電路圖:

同樣的,在分析輸入爲差模信號的動態參數前,我們也分成兩種情況討論:1. 雙輸出 2.單輸出

  1. 對於雙輸出的情況,即上圖情況:Ad=uoduId=uod1uod22uId1=2uod12uId1=uod1uId1A_d = \frac{u_{od}}{u_{Id}} = \frac{u_{od1} - u_{od2}}{2u_{Id1}} = \frac{2u_{od1}}{2u_{Id1}} = \frac{u_{od1}}{u_{Id1}}
    我們驚喜地發現,這不就是單管的放大倍數嘛!
    那麼,我們來分析一下:在差模信號中,流過ReR_e的電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ReR_e的電位爲0,又由於uc1,uc2u_{c1}, u_{c2}的電位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RLR_L的中點處相當於零電位點,剛剛我們不是說對於差分信號,雙出的放大倍數相當於單管嘛,那麼,對於單個管子,其負載就應該爲12RL\frac{1}{2}R_L
    那麼,我們應該可以口算出來AuA_u:Au=β(Rc//12RL)Rb+rbe A_u = \frac{-β(R_c // \frac{1}{2}R_L)}{R_{b}+r_{be}}
    同時,對於差模信號雙輸出的輸入電阻Rid=Rb1+rbeR_{id} = R_{b1} + r_{be}
    要求輸出電阻的話,我們就從輸出端往裏看,是Rc1R_{c1}Rc2R_{c2}的串聯,因此,雙輸出的輸出電阻爲Rod=2RcR_{od} = 2R_c

  2. 對於單輸出的情況:

我們先分析一下放大倍數的表達式:Au=u02u1=12u0u1A_u = \frac{u_0}{2u_1} = \frac{1}{2}\frac{u_0}{u_1}
我們驚喜地發現這是單管放大倍數的一半,但是,有一點不同的是,此時用單管計算時,負載就是RLR_L,因此,我們可以得到:Au=12β(Rc//RL)Rb+rbe A_u = \frac{1}{2}\frac{-β(R_c // R_L)}{R_b + r_{be}}
同樣的,對於差模信號單輸出的輸入電阻Rid=Rb1+rbeR_{id} = R_{b1} + r_{be}
輸出電阻爲RcR_c

Tips: 1. 如果RLR_L接在了右邊的輸出端,那麼此時的放大倍數AuA_u無負號
2. 當RcR_c無窮大時,差模信號單出和雙出的放大倍數基本相等

至此,對於共模信號的單出和雙出,差模信號的單出和雙出都分析完了,來總結一下:
對於雙輸出:
Ac=0A_c = 0
Ad=β(Rc//12RL)Rb+rbeA_d = \frac{-β(R_c // \frac{1}{2}R_L)}{R_b + r_{be}}
R0=2Rc輸出電阻R_0 = 2R_c
對於單輸出:
Ac=β(Rc//RL)Rb+rbe+2(1+β)ReA_c = \frac{-β(R_c // R_L)}{R_b + r_{be} + 2(1+β)R_e}
Ad=12β(Rc//RL)Rb+rbeA_d = \frac{1}{2}\frac{-β(R_c // R_L)}{R_b + r_{be}}
R0=Rc輸出電阻R_0 = R_c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