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遊戲

P* & P*項目有許多小板、許多Option,這些如何在一張配置單上組合?乍看很複雜,可弄清結構關係後,就沒有當初顯得那麼麻煩了。文字是座迷宮,其目的無非是最後“安置”那些麼我們需要表達的東西,因之表達上越簡單越好,而從理解者角度來說,應儘量試圖還原原作者的意思,而不該糾纏在一些無關主旨的細節上。

說得如此簡易,但半個早上就耗在這樣的理解上了。由此有了第二層的想法:

學習,便是抓緊每一刻的間歇去利用。在學校集中式的學習是大決戰的話,那麼現在的學習應該是游擊戰,游擊戰的原則要求我們:敵進我退(項目緊張的時候)、敵退我進(項目不緊張的時候)、集中作戰(假期,週末)、分散遊擊(下班、午休),敵人不明,不與作戰(學習要有目標)等等

 

貫徹此點偉大指示,上午的最後時間學習了Uranus DSP IC Datasheet

 

-------------------------------------這是一條分割線--------------------------------------------

 

下午將P*兩個項目PCB、PCBA料號申請完,搞清楚了各個配置關係。由此訓練讀產品部配置單的本領。此類工作,別無它法,其一觀大局,其二細心,關注每個細節(道聽途說,許多BUG是因爲沒注意IC datasheet某一行小字引起的)

 

部門例會討論了ECN檢查方法,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1.整理出一個checklist,不合理,而且很浪費時間;愚甚以爲是,每個不大不小的項目都按照所有流程走一遍,效率會大打折扣,這也不符合公司“靈活多變,以快吃慢”之宗旨

2.比較大變更情況下,由兩位工程師同時製作ECN,之後對比其差異。這點確實可以大大降低出錯的可能,但也相對耗時;

其實,這樣的討論本應是徵求意見,發現更好的辦法,在不影響效率的情況下保證質量,於是有人提出:

3.發行ECN的原因一定要寫詳細

這個,愚以爲發行ECN的童鞋,肯定對原因很清醒,原因寫詳細,無非多縐幾個字罷鳥!

之後的時間,討論的重點竟迅速切換到責任落實的問題……

正所謂不破不立,大力以爲將平時容易犯錯的地方記錄下來,在製作每次ECN時腦海裏有這樣的意象:

1.注意每一次複製,尤其不同項目之間不能盲目複製

2.Side很容易出錯,找brd文件確認否

3.自己做項目時,PCBA配置——一定要去產品部覈實清楚

 

同事們說他們各自前公司BOM的情況,在其他(幾乎所有)的公司做BOM都是很簡單的事情,物料變更不歸R&D管,導出個BOM只是半個小時的事情,而且它們(大公司)也不存在此般cost down 的考慮,打板也沒有那麼多特色的Option……

這是殘酷的成本優勢。大廠商可以將原材料的售價壓得很低,產品量大“薄利多銷”——更有第三點優勢:從股市撈錢,將市場上的小魚——競爭對手——拖死,先壟斷市場,再盈利。

這就是我們面對的情況。

 

晚上去聽Software 講的“一鍵還原”,純軟件的知識很難聽懂,聽到一半大力便退位了。

此夜,瀟瀟冷雨,潮溼的南國籠罩在茫茫夜色中。蔡琴悠揚的歌聲淡淡飄過這狹小的空間……明日去香港協助處理產品問題。Oh,My whole day!

切記,游擊戰理論!

發佈了28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3 · 訪問量 5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