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項目經理新手上路(2) - 力量從哪裏來?

 

技術衝突是技術出身的項目經理經常碰到的事情。一開始只是技術討論,討論着討論着就變成了技術衝突。

1. 小故事

張三最近的心情很糟,這起因於一次技術爭論。在解決一個技術問題的時候,張三和李四的設計不同。從張三的角度來看,李四的設計簡直糟糕透頂,但卻怎麼也沒有辦法說服李四。於是張三就小小的動用了項目經理的權力,強制使用了自己的方案。沒想到遭到李四的強烈抵制,到最後李四竟然提出了辭職。張三也因此受到了領導的批評,所以他很鬱悶。他怎麼也想不通,他爲交付更好產品的努力竟然導致這麼個結果。

2. 常規想法

這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大多數新手項目經理都來自於開發,他們之所以成爲項目經理就是他們的技術研發能力比較優秀。但成爲項目經理後,很自然的繼續了以前的工作習慣。爲保證按時按質達到項目目標,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自己快速的做出技術決定。

在出現上述情況後通常有幾種辦法:1)都當項目經理了,爲保證團隊合作,放棄技術決定;2)項目經理繼續進行技術決定,團隊人員以服從爲主;3)雙方進行技術爭論,誰的技術方案好就用誰的,爭執不下就各找人裁決。

3. 繼續思考

3.1 力量從哪裏來?

看起來讓張三放棄技術是一種合理的方案,畢竟他是項目經理,保證項目成功是他的第一要務。但這種看似合理的方案是基本無法實施的,張三本來就是因爲技術能力而成爲的項目經理。放棄技術就是讓張三放棄自己的力量,讓他除了權力一無所有。

除非,張三能夠從其他方向尋找力量。

3.1集體利益 vs. 個人利益

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衝突並不罕見,在中國文化中,從小咱接受的教育就是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既然成爲了項目經理,彷彿就應該多考慮集體利益。當衝突出現時,如果張三認爲自己的方案代表了集體利益,李四就不明瞭了,爲啥爲了集體利益非得犧牲我的個人利益呢。如果張三選擇避免衝突,選用李四的方案,犧牲自己的利益。

這種典型的衝突情況誤導性非常強,放在新手項目經理面前的任一選擇幾乎都是陷阱。這些選擇要麼避免衝突,避免個人成功因素對項目成功造成影響;要麼強化衝突,讓團隊成員關注個人利益,引偏團隊方向。

4. 參考案例

4.1 參考案例1

項目經理王磊和架構師丁峯最近就某個設計發生了爭執。丁峯堅持自己完美的設計方案,認爲這個方案充分的考慮現在和中長期的需求,但是方案實施難度大,時間長。而王磊提出了一個簡單的多的設計方案,時間短,見效快。雙方開始就方案優劣爭執不下,遲遲沒能做出選擇。

王磊經過短暫的反思後聯繫客戶負責人提出瞭如下的要求,項目團隊需在3天內得出設計方案,並在15天內交付結果。經與丁峯探討,因時間要求得不到滿足,丁峯放棄了自己的方案。

4.2 參考案例2

項目經理王磊和架構師丁峯最近就某個設計發生了爭執,雖然雙方的方案其實比較相似,難分優劣。雙方開始就方案優劣爭執不下,遲遲沒能做出選擇。

王磊經過短暫的反思後決定放棄自己的方案。他與丁峯進行探討,列出了自己對丁峯設計方案的擔心。在後面的過程中,王磊繼續保持關注,他擔心的那些問題並沒有發生。

4.3 參考案例3

項目經理王磊和開發人員李志最近就某個設計發生了爭執。王磊作爲有經驗的開發人員出身,發現李志的設計方案有比較明顯的缺陷。但是李志並不這麼覺得。

考慮到這是一個長期的產品而這個設計是一個相對容易撤銷的設計,王磊還是同意了李志的方案。他與李志談話,讓李志保持關注。後來問題果然出現,在王磊的輔助下,李志對該設計進行了重構。

(在另一個短期項目中,王磊決定採用自己的設計方案,在選用前,向李志明確的闡述了理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